为了这所450年名校,香港、海外家长搬家到广西?看完后我也心动了
来,感受一下这样的教育:
同在地球生活了4亿年的活化石生物做邻居,在生物多样性堪比芬兰的森林城市中了解自然;
在百米高空的喀斯特峰丛上,以铁索攀岩的方式书写勇敢;
深入13个少数民族聚集的村落,围着篝火感受文化多元;
每月都有不同邻国的领事携家眷造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说着流利英语,化身风度翩翩的小小外交官……
当学习不再禁锢于书本,学生们在非凡体验中习得的知识,视野和格局,又会有怎样的不同?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不敢相信这样近乎完美的教育竟然就在中国,在南宁,它就是哈罗礼德南宁。
去年9月,哈罗礼德南宁正式开学,成为了继北京、香港、上海、深圳、珠海、重庆等地之后的第7所哈罗学校。
和以往哈罗大多只招收外籍学生不同,不限国籍的双语学校哈罗礼德,让更多中国学生有机会接受有着450年历史,被誉为“英式教育天花板”的英国哈罗公学高端教育。
要知道,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是英国“九大公学”之一,在过去的四个多世纪里,为世界培养了无数杰出的领航人物和社会精英,其中就包括英国一代名相丘吉尔、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诗人拜伦以及数不清的诺贝尔奖得主等。
可以说在英国,哈罗就代表着金字塔尖的优质教育,更是精英教育的标杆。
哈罗礼德南宁的创办,不仅吸引了包括广西在内的诸多西南省份的家庭,也像磁石一样,牢牢“抓住”了海外、港澳等地家庭的心。
不久前,“爸爸真棒”有幸受邀探访传说中的哈罗礼德南宁,在短短三天的拜访中,我被这所学校处处散发出的真诚、质朴深深打动,也为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无与伦比的教育资源而折服。
有理由相信,哈罗礼德南宁的诞生,不仅会打破中国西南地区的教育格局,同时也将成为中国国际化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想了解哈罗礼德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01
藏在“天空之城”中的哈罗学校
初春,从北京乘坐3个半小时的飞机抵达南宁,身心都在和煦温暖的春风中舒展开来。乘车前往哈罗南宁,一路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和时不时跃入视野的突兀山峰,乍一眼看过去,仿佛身处宫崎骏笔下的天空之城。
对于习惯了钢筋水泥都市森林的人来说,这种与自然交融和谐共处的城市风貌,不由得让人生出几分新奇和向往,“绿城”之于南宁,可谓实至名归。
哈罗南宁就是这座 “绿城”中,一个特别的存在。
钟楼、古堡、红色砖墙,充满英式格调的建筑让人过目难忘,高级感呼之欲出。
学校占地6.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0亿元,整体建筑外既延续了英国古典建筑的传统,又有东方书院的空间特色,其中还融合了岭南建筑的骑楼架空、通风廊道、立面遮阳等空间特征,中西合璧的校园建筑,为师生提供既舒适便捷,又能充分亲近自然的课内外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南宁作为“中国—东盟(注:东南亚国家联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聚集了大量来自东南亚诸国的商旅人士,哈罗南宁也与各国使领馆保持了密切的往来。
我到校园的那天,就遇到了一群身着靓丽“奥戴”(即Ao Dai,越南的国服)的老师,正在迎接越南领事及家人的到访。学生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每个月都有不同国家的主题文化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代表学校,成为领事身边落落大方的小小外交官。也正因此,哈罗南宁的校园里也始终保有一丝独特的异域风情。
△哈罗学生与越南总领事馆领事互动
校园自东向西分别坐落着幼儿园、小学初中部以及高中和宿舍,各教学区相对独立,又错落有致。
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内,1-4年级的学生拥有固定教室,5年级以上的孩子则要像大学生一样走班上课,他们西装革履,头戴哈罗标志的草帽,步履款款地穿梭于图书馆、活动室、美劳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等场所,其自信的模样让我联想起传说中的“牛津步”。
△低年级学生的课堂
△高年级学生的课堂
除了学术场所,学校配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活动场所,让人叹为观止。
例如,被国际足联评定为2星级的球场,可举办FIFA的任何决赛阶段的比赛和UEFA欧足联的最高级别赛事,足球场周围还设有400米标准6道环形跑到和8条百米直线跑道,可满足田径赛事之需。
学校还拥有网球场和两个NBA标准球场,篮球场拥有升降篮球框及专业NBA标准地板。8泳道标准恒温泳池净长50米,供学生日常练习浆板冲浪、游泳等项目。
学校大礼堂面积700多平方米,可容纳650人,拥有专业的灯光和舞台,可承办大型音乐会、戏剧活动、典礼等。此外,还有中英文藏书超过2万册的中小学图书馆(幼儿园还有两个独立的小图书馆)。
此外,还有专业的音乐练习房、钢琴房和艺术教室,让孩子们的艺术天分得到充分滋养。
更让人惊艳的是,哈罗公学的精髓所在——寄宿制,也在哈罗南宁得以充分展现。
住宿项目甚至拥有一套完整而独立的培养系统,Day School之后,Boarding Team无缝衔接。有专职的中外团队负责照料孩子们的起居学习,“培优时间”还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有专门的指导。难怪即便是南宁本市的家长,也都挤破头要把孩子送来寄宿。
在看过全国那么多顶配学校后,我还是被哈罗南宁的无可挑剔征服,不过和硬件相比,这所学校的“软件”——教学理念,才让人分分钟想搬家。
#02
大部分看到了才会相信,
小部分人相信了才能看到
可能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哈罗南宁的管理团队处处透露着谦虚和真诚。
尽管天生优秀,哈罗南宁依旧面临着很多大城市国际化学校无法想象的挑战。
例如,作为广西地区第一所国际化学校,如何处理传统与国际化教育之间巨大的理念差异;怎么吸引并留住最优秀的中外籍国际化教育老师;在充满变数的教育政策中,如何提供最符合中国学生需要的双语教学并与一线城市并驾齐驱,等等。
为此,我采访了哈罗南宁总督学尼尔·克莱顿(Neil Clayton)和校长曹月,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有担当的教育者最好的模样。
独具特色的体验式培养
“我们的校长无处不在”,这是哈罗南宁学生对尼尔校长的描述。作为一位在国际教育领域深耕了17年的校长,尼尔可谓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我碰巧是这方面的专家”,这是我在和他的聊天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他在英国拉夫堡大学读教育学硕士期间,做了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世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数家珍,同时他还曾是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在加入哈罗南宁之前,他不仅在英国、马来西亚、上海等地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还参与创办了一所有着350年历史的英国著名公学的亚洲分校。
尼尔的办公室桌上就摆着好多计算器,这是前不久他给科学老师代课,研究不同星球重力计算时留下的。
在尼尔看来,教育的本质是与学生产生紧密的关联,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发掘潜能,助力成功。
为此,他每天早上都和中方校长曹月一起在校门口迎接孩子的到来,并在午餐时来到食堂,跟学生们聊天。这看似简单但很重要,“如果我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怎么给他们提供适合他们的机会呢?”
为了迎接越南领事的到访,尼尔还给两位小主持人做了“集训”。
“我把他们带到剧场,告诉他们公共演讲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与观众的连接,目光直视观众的眼睛,恰当地环顾四周,打打手势,放慢语速,确保大家能听明白,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麦克风,和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大多数孩子紧张时会把麦克直接怼到嘴边,尼尔会笑着跟他们说“记住,这不是一个冰激凌,你不用放得那么近。”
之所以这么用心,到还不是因为要见领事,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机会,变得更加自信、勇敢。“让学生从特定的活动中学到核心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哈罗孩子们与马来西亚总领事馆领事互动
△哈罗孩子们采访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
事实上,这也是哈罗南宁的教学特色,在接待大厅最瞩目的地方,张贴着学校的四个核心价值观:勇气、荣誉、谦和以及互助。这些就体现在细节中,“站在台上需要勇气,也代表了学校的荣誉,准备过程中要彼此帮助,想让观众理解更需要谦和的态度。”
不久前,在学校的超级课程中,孩子们体会了惊险刺激的菲拉达铁索攀岩,在他们战胜自我,克服恐惧,挑战成功时,尼尔感叹“只有真的勇敢过,才会了解什么是勇气。”
在尼尔看来,如果把教育比作砌墙,那么学术是砖块,丰富的体验和经历就是粘合砖块的水泥。完整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
打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次元壁
想约到中方校长曹月,我足足等了两天,她一直在忙着接待家长。从外表看来,很难把这样一位清秀端庄的女性和充满艰辛的创校联系在一起,然而曹月不仅有资深的国际化教育背景,还有丰富的创校实践。
她曾在西安,“赤手空拳”地将一所只有40个学生的外籍人员子女学,发展到600人规模,涵盖4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0多位中外籍教师。
受邀参与哈罗南宁的创办,于她而言可谓“如鱼得水”。她最希望哈罗南宁培养的孩子身上具备这样的气质:
首先,他们拥有谦谦君子的外交官气质。
这次代表学校为越南领事做引导的孩子其实是学校6年级的学生,他在刚入学的时候甚至不太会讲英文。
“广西这边在小学3年级之前是不怎么学英语的。”而在舞台上自信地用英文主持的4年级小孩,更是“英语零起步”。“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包容是哈罗教育的底色。
其次,他们要有强健的体魄。
每一个学生都至少要精通一门体育,游泳更是必修项目,学校还提供了高尔夫、篮球、橄榄球、曲棍球、浆板、足球、击剑等10多种运动,不少运动还都组织了校队。
等学生再多一点,学校即将启动英国百年航海品牌克雷伯的帆船项目,引入曼彻斯特的足球教练等等。
最后,他们要积极参与公益,有奉献精神。
除了举办各种特色活动,募集资金一对一帮扶本地学校外,哈罗南宁把奉献刻在了自己的DNA里。在哈罗特色的院舍制度中,不为人知的小人物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大英雄。
17年来,拯救了351个轻生者生命的南京市民陈思;
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家乡扶贫事业并因公殉职的广西人黄文秀;
20岁创建公司,靠智慧解决了当地水源危机的卢旺达机械工程师克利斯泰勒·奎塞拉……
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与丘吉尔、约翰·里昂、大卫·爱登堡一起成为院舍代表。他们的精神,让每一个哈罗南宁的孩子从小就知道,“领导即奉献”。
这些教育目标,也是哈罗举世闻名的“全人教育”的体现。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最关键的是得到家长的理解。
△院舍的慈善义卖活动
对于那些“安静”的家长而言,校长会主动给他们打电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家小孩怎么了”,曹校长笑着说。
前不久的面谈中,一个家长反映学校早上游泳池有点凉,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泳池加温是不会关掉的,但家长有这样的担心,校方就一定会有反馈,为此,学校计划定期开放泳池,每天开放10个名额给家长来体验。
“有的人担心,这样就变成了家长导向的学校,但其实不是的。我们是在谋求双方最大程度的理解。”如果不做到这样,家长就有可能因为怕孩子着凉,不准备泳衣,导致孩子错过很好的学习机会。每做一件事,最终的指向都是孩子的成长。
此外,曹校长还根据自己的博士课程,研发了一套教育体系,为家长开办了家长领导力学院,要在两年内,上满18门课,修60个学分才能毕业,毕业时还会为每一个家长举办毕业典礼。课程非常抢手,常常一位难求。
△家长领导力学院
这样的努力,也换来了家长们的认可。“很多南宁的家长把自己放得很低,他们觉得哈罗的老师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他们是来支持我们广西的教育的。”
在去年圣诞节,为了给身在异乡的外籍教师“家”的感觉,很多家长几乎把家都搬了过来,布置了超豪华的自助餐,有的甚至搬来了整个果园。每每说到动情处,校长眼里闪烁着泪光。
疫情期间,中外籍老师全员到岗
在曹校长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副照片,开学100天全体87名教师和201名同学组成了大大的哈罗字样,这让她感到非常骄傲。
据校长们说,为了吸引最优秀的教师来到南宁,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开学前一年的时间,就向集团和社会发出了信号,同时深入研究各地防疫、入境政策。
在尼尔校长看来,国际教师是“游牧式”的职业,很多年轻人是来体验生活的,南宁很显然不具备大城市的优势,因此,他们把招聘重点放在了有家庭,想要稳定下来的中年教师身上。这也让他们集结了一支非常有经验的教师队伍。
为了做到让每个老师都至少任职满两个合约(4年),校长们还打出了“关怀”牌,他们在老师长达1个月的隔离期间,安排了一对一的在线帮助,在老师抵达南宁时,管理团队全员去机场、车站迎接,还为他们准备了温馨的宿舍(两位校长也把家安在了学校)。
作为一所双语学校,哈罗南宁还在培养自己的师资力量,所有助教都是教育学出身的海归研究生,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培训机会,将来还会集中送到曼谷哈罗进行培训。
“我们希望他们能成长为中英文切换自如的双语老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知识。毕竟,我们对标的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双语教育。”曹校长说,而她本人的博士课题也是关于双语教育的创新学习。
在两位校长看来,创校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挑战,大部分人看到了才会相信,只有少部分人相信了才能看到。
#03
张弛有度的英式教育,让“候鸟归巢”
在哈罗南宁拜访期间,我还采访了两位从马来西亚和香港“回流”的家长及他们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我找到了久违的松弛与豁达。
我开玩笑地说,北京妈妈会因为孩子考了99分而感到“天塌了”,南宁妈妈则会说“哈哈哈,我儿子语文只考了60分。”
这个妈妈就是Cathy,4年前一次偶然,她把两个孩子送到了能够全面发展的吉隆坡一所国际学校。4年后,她又欢天喜地地把孩子们转到了哈罗,老大寄宿读5年级,老二则依着他自己的性子,选择了家门口的一所公立学校,明年也会来到哈罗读书。
在Cathy看来,好的教育殊途同归。如果不是小儿子读公立,她不会知道孩子的功课居然还是那么多,经常要写到十一二点,“我就让他去睡觉,我来帮他写”。
尽管也教中文,但吉隆坡的中文教学还是要弱很多,但Cathy却没有因此而焦虑。一次,语文老师给Cathy打电话,说第一次考试给孩子读了题目,考了95分,第二次没读只考了60。
“我知道他的差距在哪里,也能理解,但老师就会很紧张,比我当妈妈的还焦虑。”
可毕竟,教育是一件急不得的事。
对比而言,在哈罗读书的大儿子则适应得很好。不仅各学科成绩名列前茅,还参加了篮球校队,交到了很多要好的朋友。“每周末回家,他都吵着要回学校。”在Cathy看来,能让孩子自由、快乐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带着双胞胎女儿从香港回到南宁读书的Stephen先生也有同样的感受。
因为工作缘故,Stephen一家常年往返与港深两地,两个女儿在香港两所不同的公立学校读书,近年来动荡的局势和疫情反复,让他动了“回到内地读书”的心。
“我时常要小心保持中立,以免在持不同政见的同学中增添不必要的麻烦”,读初一的女儿言语间流露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谨慎。
在考察了广深等地的学校后,Stephen得知老家南宁即将开办哈罗,“绝对的性价比之选”。在等了哈罗一年后(当时还没有开办初中课程),Stephen征得女儿们的同意,转来哈罗南宁读书。
“从前,父母往返香港和内地,一家人很难凑齐,现在我们每天一家人开车上学,感觉特别温馨。”Stephen的小女儿说,他自己也感叹要珍惜陪伴孩子的每一天,因为不久后她们就将飞向远方。
“这边亲戚多,过年还能收好多红包呢。”Cathy大儿子的童言无忌把我们都给逗乐了。
的确,如果能在自己的家乡接受最好的教育,谁还会甘当候鸟,辛苦地飞到海外呢?
三天的采访,让我见识到了哈罗南宁深耕教育,影响当下,改变未来的决心和魄力,也感受到了西南重镇“绿城”南宁的魅力。
如尼尔校长所说,“我们早就为所有的问题都做好了准备”。哈罗礼德南宁会永远记得自己的使命,尊重彼此,培养具有扎实学术水平、强健体魄和国际视野的中国公民。
哈罗南宁,未来可期。
哈罗南宁100%全额奖学金、50%半额奖学金、优才奖学金申请开放,抓住终生受益的机会。3月20日线上教育分享会,招生官带你云探校。
了解更多学校信息,扫码添加微信号
懂教育的家长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