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度过难关?借鉴历史经验,Ta们在非典后变得更强大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钛媒体 ,作者钛媒体编辑部

  阿里巴巴、新东方、京东……他们都是非典困难期闯出了更大一片天的“一条汉子”。

  编辑部:李程程 柳牧宗等

  来源:钛媒体(ID:taimeiti)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14亿中国人的心。

  昨天是春节后上班首日,很多企业选择了在家远程办公。不过在全国人民试水协同办公的第一天,不少软件都崩了,甚至中毒了。(查看钛媒体此前文章→《开工首日,企业:我太难了…》)

  当前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包括餐饮、酒店、旅游、影视等行业损失惨重。不少企业纷纷表示,现金流吃紧,面临倒闭的风险。

  上一次全球性的高传染性疫情,发生在17年前。2002-2003年“非典”的爆发,同样让中国经济一夜陷入寒冬。

  当今巨头公司阿里、京东、新东方等公司都曾经历过“非典”的艰难时刻。不过在这场“非典”的背后,有的公司销声匿迹了,有的公司却有能力把“非典特殊时期”转化成一次机遇,变得更为强大了。

  我们虽然不能预测未来,但可以通过历史来总结经验。钛媒体盘点和梳理了非典时期这些渡过难过的公司是如何面对当时的“非典”疫情,从而给当前应对新冠病毒疫情有所启发。

  新东方:借债度过财务危机,

  成为行业现金储备最足的公司

  在中国教培行业发展史上,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新东方在“非典”时期的遭遇。彼时,面对疫情的新东方,面临着巨大财务危机,一度濒临倒闭。

  2003年3月,“非典”疫情全面在北京爆发。4月,北京市教委要求培训机构全面停课。4月30日,已成立十年的北京新东方宣布,全国的学校全部停课。

  停课之后,新东方所有学生要求退费。在《新东方·永不言败》一书中,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写到,为解决问题,新东方提出四种解决方案给已经报名的学生,尽最大可能保证学生的利益。

  其一,缴纳报名费但尚未开课的培训班可全额退款;其二,5月份开课的培训班可全部退班;其三,延期开课;其四,持现有听课证的学生可以在两年内到新东方学习相同的课程。此外,新东方的远程教育系统将继续开通。

  当时,北京新东方的教学点,排满了戴着口罩前来退费的学生。据网上流传的一份时任新东方日语老师的回顾文章中显示,退费的学生“从我们的四楼办公室一直排到楼下”。面对浩浩荡荡、熙熙攘攘的学生,新东方老师心里自然是比较紧张,但依然勇敢地带上大口罩逐一为学生退费。

  不过,面对所有学员的挤兑退款的时刻,新东方账面上的钱已经不够,因为公司已经把钱投入至暑期教学,租教室,印资料,搞市场宣传等。

  俞敏洪不得不在一天内,向朋友筹集了2000万元补上了这个窟窿。

  在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俞敏洪表示,非典时期的经历,曾是他创业以来最沮丧的时刻。处理完新东方的财务危机之后,俞敏洪飞回到了加拿大与家人团聚。但新的问题也摆在他面前,因为不知道疫情何时消散,各个地方教学点的老师工资必须照发,教室租金得照付。因此,他向朋友借来700万人民币用以度过危机。

  

  在加拿大自我隔离时期,俞敏洪专门为此次经历写了一篇文章。他提到,4月30日晚上,他和各新东方学校及公司的领导一一通了电话,讨论了5月份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大家一致认为,只要保住“新东方”三个字,就保住了新东方的未来。

  新东方在“非典”时期的遭遇,一直提醒着俞敏洪——无论规模多大,必须能够随时随地退完学生的学费以及教师的工资。

  在去底的一次大会上,俞敏洪透露,“新东方现在应该是在全中国培训机构中间,账上的现金储存应该是最多的机构,几乎没有之一。”

  当然,新东方在“非典”时期对学员和教师负责任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得到了认可。5月底,“非典”疫情即将散去,学生又把钱交回来了上课,至此,俞敏洪危机解除。而同期北京绝大多数的教育培训机构,因为没有能扛过疫情而纷纷倒闭,行业也因此完成了一次“洗牌”。

  时隔17年,新东方至今为止依旧是教育培训行业的巨头公司。

  京东试水电商,成为京东历史的转折点

  2003年3月6日,北京接报第一起非典型性肺炎病例,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大江南北。

  “非典”期间,依赖客流量的零售业受到了重创,当时中关村所有电脑都在降价,平均降价幅度达到30%-40%。

  作为一家主卖CD光盘和刻录机的公司,京东也面临着生死考验。没了买家,销量上不去,返点就自然拿不到。要知道代理商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返点。

  短短的21天时间里,京东亏了800多万,公司账面资金只有两三千万。如果非典六个月之内不过去,京东就会面临倒闭。

  为了应对特殊时期,刘强东把12个柜台全部关闭,和没有离开的员工商量对策。一个经理说“既然我们不敢跟客户见面,为什么不通过网上去卖东西呢?这样就不用见客户了,就没有非典的问题了。”

  这个建议给了京东新的希望。线下门店已经走不通了,这也让刘强东看到线上交易的机会。于是包括刘强东在内的员工,开始在网络上发帖子推销光盘。

  他们的做法也很简单,在论坛上发起团购活动,公布该期团购的产品参数、价格以及截至日期,留下QQ号做联系方式。在收到客户汇款之后,京东通过邮政发货给客户。

  早期创业的口碑积累,让京东赢取了线上用户的信任。在 CDbest 这个论坛上,有版主评价京东称:“京东多媒体是他认识的唯一一家不卖假货的公司”。

  京东就这样迈出了线上零售的第一步。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转变,让京东安全渡过了“非典”时期。

  在看到电子商务的潜力后,刘强东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关闭京东实体店转型做电子商务。

  这个决定在当时遭到很多员工的反对,很多人认为线下门店正在盈利,为何要去冒险。不过刘强东认为,电子商务即将成为新的趋势,此外当时CDbest 的渠道成本也越来越高,京东需要独立掌握客户来源。

  在一片质疑声中,2004年1月1日,京东的前身京东多媒体网站正式上线。如今来看,这个决定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刘强东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是“非典”成就了今天的京东。如果没有“非典”话,京东还是现在的京东吗?

  阿里起死回生,展现超强执行力和凝聚力,

  改变了电商历史

  2003年4月,第93届广交会举办在即,阿里巴巴早前承诺了50位客户,要把他们的样品带到广交会免费推广。

  彼时,广州已被划为“非典”疫区,但阿里还是派出员工去参加了广交会。不幸的是,5月5日,一位女员工从广交会回来之后,高烧到39.1度,经专家诊断为“非典疑似病例”,送往杭州西溪医院隔离治疗。

  5月7日,该女员工被确诊为浙江省的第四例非典病例。

  阿里巴巴的形势陡然紧张起来,阿里所在的华星科技大厦成为“禁区”,马云本人也被强制隔离两周。不少员工都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在整个杭州,阿里也一度成了“过街老鼠”,人们唯恐避之不及。

  严峻情势之下,马云果断做出部署,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5月6日下午4点,他在公司宣布隔离消息,通知全体员工在家办公。

  此时,整个阿里团队展示出极强的执行力,短短两个多小时,400多名员工离开公司,回家上班。

  最终,阿里巴巴的服务没有一天中断,很多客户甚至都不知道彼时阿里已到生死存亡之际。而受非典影响,很多外商都选择了网上交易,阿里巴巴业务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由此一战成名。

  更重要的是,在危机到来前不久,6个被选中的员工积极研发对抗美国电商巨头eBay的秘密武器。从4月17日开始研发,到5月10日正式上线,仅花费26天时间,淘宝网便横空出世,之后的商业故事人尽皆知,淘宝网顺利赶走eBay,成为阿里实现“进阶”的法宝。

  2005年4月20日,马云致信全体员工宣布,今后每年5月10日定为“阿里日”,阿里在逆境中翻盘的故事,也成为阿里人的精神寄托。

  17年后,阿里再次发挥一贯强悍的组织能力,积极应对新疫情,同时向灾区输送物资以及技术赋能,成为化解危机的中流砥柱。

  

  顺丰租飞机运快递,奠定顺丰江湖地位

  2003年,非典让整个中国商业走入了寒冬。包括国内航空运输受到重创,这也给快递行业发展创造了机会。顺丰正是在这个时期迎来爆发式发展。

  王卫发现,当货物达到一定数量后,空运和陆运的成本相差很小,那为何不采用速度更快的飞机运输呢?

  2003年非典时期正好给了王卫一个机会。

  非典爆发期间,人们都不敢出门,航班几乎无人乘坐,航空公司不得不大幅降低费用。

  

  在航空运价大跌的时候,王卫果断出手,顺丰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包机5架的协议,专门用于运送快递。顺丰也是第一个将民营快递业带上天空的公司。

  虽然用飞机运快件的成本不低,但这让顺丰在服务时效性方面获得巨大的优势,越来越多用户认可顺丰的“快”。据了解,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干线,即便头天下午6点寄件,第二天一早也能收到。

  王卫在“非典”时期的一次重要决策,也奠定了顺丰快递行业的江湖地位。

  携程不裁员、苦练内功,一举实现IPO

  非典对旅游行业造成的影响尤其严重,2003年,国内游客的增速从02年的11.99%急速下滑至-0.91%,国内旅游总花费增长率也呈负增长,多数企业迫于经济压力开始裁员。

  携程自然也过得极为艰难,彼时在会议室里,高管们如热锅上的蚂蚁,觉得快要完蛋了。临危之际,携程创始人梁建章成为定海神针,来了一句“非典能控制得住,怕什么”,稳住了高管们的心。

  

  梁建章认为,非典会在几个月之内停止,所以公司一定要保持原来的规模。由此,他保留了几乎所有员工,尤其是一千多人的呼叫中心,但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上半天班、拿60%的工资,最大程度降低人力成本。

  同时,趁着业务低迷之际,携程坚持“苦练内功”,呼叫中心的员工全部上班,磨流程和培训。

  正如梁建章所预测的那样,几个月后疫情结束,旅游行业迎来了“报复性”增长,在家里憋了好几个月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旅游。到了7、8月份,携程的业务量就大幅度反弹,甚至超过了“非典”前的水平。

  携程的坚持也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2003年12月9日,携程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创下3年内纳指IPO首次涨幅最高的记录,并成为互联网泡沫破裂以来,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可以说,正是坚持,才造就了携程如今的辉煌。

  据悉,梁建章也对当前新一轮疫情做出判断,称疫情不会持续太久,携程将养精蓄锐,苦练内功。

  他表示,和2003年相比,现在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明显上升,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2003年提升了20多个百分点。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比这部分占比还要大得多,十几年过去了,旅游增长近十倍。

  所以,有理由相信,尽管这场疫情影响不容小视,但是携程一定会迎来难关过后的强势恢复。

  结语

  在17年前那场非典疫情中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企业,如今都成为各自领域的绝对巨头。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危机都是“危中有机”,真正有魄力的企业,在危急时刻,永远都是靠不服输的精神以及积极应对的乐观态度,才换来宝贵的机遇,并迎来辉煌时刻。

  如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日益严峻,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无人能置身事外,但如何从这些伟大公司身上汲取力量,成功应对身边的“危机”,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