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娱乐圈戏最多的编剧,写的小作文永远比剧本精彩!
在娱乐圈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于正堪称是劳模。
这不,6月刚过去了一半,于正就已经有三篇小作文“发表”,一周一篇,属实典范。
要么不指名道姓地爆料一通让网友好生猜测,要么为自己澄清反黑,自带夸夸效应。
说来也怪,作为一个编剧,他的小作文却永远比作品好看。
01 未观其剧,先见其文
昨天,于正又双叒叕写小作文了......
一大早醒来搜了搜自己名字的他,发现竟然有人在编自己的料。于是立马澄清了这些虚假消息,夸了自己一把——
“我签艺人不为赚钱,就为自己的梦想”。
还顺带夹带不少内容:《尚食》配置豪华,《传家》刚刚杀青,吴谨言没有不受宠……
不过回想一下,距离他的上篇小作文,也就刚过去一周而已。
6月8日,为了给自家演员赵弈钦做宣传,于正写了条微博,称曾有某部顶流卡司大戏来找小赵,但被自己拒绝了,大戏虽然有一线大咖,但很老套也尬。
大家就此事讨论了一天,究竟是哪部大戏,又究竟是什么大咖……
于正晚上却跑出来指责,总是幻想别人的作文是“宣传新剧”“炒作”,多么幼稚、多么低俗?
有一说一,大家老觉得你在炒作,还不是因为前科太多?
比如再往前推上一周,这篇小作文里的ABCDE,还让人一顿好猜呢。
简单看一下6月这几篇,好像都有共同点——全部都是因戏写文。
昨天是《尚食》《传家》,上周是《99分女朋友》,上上周则是“女演员A新剧刚刚官宣”。
生怕剧名不够明显,于正还要特地加上微博话题。
说来说去,原来不过是换了个形式的广告。
02 “金牌编剧”的小作文,比剧好看
这几次小长文虽引起不少讨论,但是却没有什么人对他的做法诧异。
毕竟于正爱写小作文,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写着写着,大家也就渐渐摸清了他的套路——
小作文看似花样繁多,形式丰富,但都殊途同归,提前鸣笛——噢,原来于正又有新剧要播了!
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大多是为了给新戏或旗下艺人炒热度。
不如,先一起来看看那些年于正写过的小作文——
①点评天下型
这类小作文特点比较明显,每天娱乐圈都有大事小事发生,虽然和自己没太大关系,但于正总要去掺上几脚,点评几句,最后成功把战火引到自己这边。
比如刚被贴上“敢说”标签的宁静姐姐(考古姐姐们的金句,各个都是虎狼之词…),虽然很敢,但向来还是保存了一定分寸。
2018年,她在微博上吐槽个别演员太轻狂↓
言辞犀利,但从头到尾都没有透露出到底这位“半老不老的演员”是谁。
可能是cue到了得意之作《延禧攻略》,于正坐不住了,跑到宁静微博底下评论,还带上另一位演员胡静出场。
等到大家吵个底朝天,于正又出面总结陈词↓
哎呀,宁静怼的应该是杜若溪,结果误以为是殷桃,大家都散了吧!——顺势把另一位演员也拖出来。
全程自导自演,宁静反而成了最小气的事儿妈,另外三位演员也无辜躺枪,还把热度完全引流到了自己微博。
高,实在是高。
类似的操作还发生在《流浪地球》上映后,主演屈楚潇各种黑历史被扒了个底朝天,于正立马发博——
“正处在叛逆期的小孩其实不适合红”“没有演技”......
虽没有指名道姓,但最后“今日看新闻有感”和配图,已经算是明示。
②爆料娱乐圈型
这种小作文呢,顾名思义,就是打着娱乐圈各种内幕各种劲爆大料的幌子,但绝不指名道姓,但除了名字以外的细节统统写上。
如果被猜出来了,也没关系,于正一定会坚决否认!
前文提到的“ABCDE”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再举个例子,去年9月,于正靠“揭露娱乐圈的套路”成功热搜第一,营销号、对家、黑料、带节奏等词语看起来很内行,相当唬人↓
但拉到最后,#优酷演技派#的话题赫然瞩目,这是于正参与的一档综艺。评论区更是直言,就是写给节目中新人演员的!
原来说了半天还是在这儿啊,宣发目的,立显无疑。
还有爆料自家艺人分手后被前女友威胁;女演员请去看她的电影,自己真实评价了演技差对方却不领情;吐槽希望某演员来演《鬓边不是海棠红》商细蕊,但对方不接受邀请来《延禧攻略》试戏,还欺骗自己……
③小说型
比起上一种,这类小作文好歹让男女主都有了姓名,只不过是小X这样的化名,最后还要有模有样,为全文取一个看似贴切又略带非主流的名字。
比如今年1月,于正说自己在写剧本,全部取材于真实故事。
这次的小说叫《缘》,说的是男孩和女孩因戏生情,后来各自成家,但男孩仍深爱着女孩。
《缘》一出,娱乐圈已婚夫妇们恐怕受到了不少困扰,高票答案陈晓和赵丽颖更是被推上了舆论中心。
当天下午,赵丽颖就分享了单曲《我是来揍你的》疑似表示不满。
挂在热搜一天后,于正果然又坚决否认,哎呀,我只是想介绍新人,都怪你们脑洞太大啦!
而这样的小说,可不要太多。
比如《延禧攻略》开播前,于正写了篇千字小说《红人》,一句“愿你的人品和修养跟你的成就相匹配”,疑有所指。
《红人》说的是绣娘小丽上位史,她既有和三位情郎“织郎”“戏子”“杨业”纠缠的情节,还有面对捧红自己的恩师“一鸣”时,再相逢却仿佛不曾认识的喟叹。
这一通下来,就差公开@杨幂了。当然于正是不会轻易承认的,而是文采飞扬,继续写上三天三夜。
写了小说《脏水》,回忆了当年沈泰打他的事件;又写了《诡戏 》,蹭了一把范冰冰税务新闻的热度。
以及《鬓边》开播前一天,又撞上张檬和小五公布恋情,于正灵感大发写出了《茉莉》(原来小三才是正宫?!),从张檬初入娱乐圈到卷入小三门等重新回忆了一遍。
不去当八卦博主,真是可惜了于正!
03 本末倒置,也就没了编剧的内核
为了宣传新作,于正可谓是次次操碎了心,激情创作,博人眼球。
说到底,还是希望作品能多一点关注度,当网友们对他的新剧产生好奇并贡献了一二播放量时,于正的目的就达到了。
但这也不奇怪,不管是写小作文的于正,还是写剧本的于正,其实都是商人于正。
商人逐利,流量至上,不择手段。
1998年,机缘巧合之下于正成了TVB实习生,开始跟着《新龙门客栈》导演李惠民工作。
在TVB的大环境影响下,于正很快便有了自己的剧本写作之道——
要想一下子抓住观众的眼球,必须要叙事紧凑、矛盾鲜明。
所以快节奏、大信息量的写作风格,便成了早期于正剧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在接受专访时,于正就表示,其他剧或许是两三集讲一个故事,但自己的剧是三个事情交错进行。
而为了“快”和“满”,剧集的质量便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对于于正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我收视第一就可以了”。
收视至上,自然得琢磨出观众们最喜欢的题材。
翻看于正早期作品不难发现,《美人心计》一炮打响后,《宫》系列、《美人》系列等都是当年大火题材,先是宫斗,后是清穿。
而这些作品,永远以曲折离奇的剧情为卖点,以女性观众为目标受众。
再细究一点,2015年前于正的剧,无论故事置身于哪个年代、什么环境,内核大都是女性视角的爱恨情仇,从万人之下苦女人到宫中富贵娘娘都有涉及。
《宫》是宫女经历一番宫斗,以及与一众皇室子弟的情感纠纷,最终与八阿哥在了一起;
《宫2》是深宫女子步步为营,经历各种明争暗斗后,为自己创出了一片天;
《陆贞传奇》是官商世家的大小姐,从被追杀到一步步成为高级女官,最后与皇帝相恋;
......
选择了这种女性观众最喜欢看的故事走向,下一步做法是让桥段又多又密,因为——“观众爱的就是狗血”。
于正说,他的电视剧,一定要让观众有种过山车的感觉。
虽然于正曾苦口婆心告诫自己,写民国剧千万不能落入俗套,诸如“泰坦尼克号式开场”“男主或女主自幼有不寻常的经历”“女主万能,总是想救万民于水火”“女主总要经历家道中落”等写了千次的桥段要避开。
但在他的作品里,依旧惯于把男女主虐到底,更是不少这些雷人桥段。
耳熟能详的故事设定、极快的节奏、又多又密的桥段,虽然剧情雷人,但是这样的组合确实能让作品有非常不错的收视率。
至于故事的内核,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毕竟在于正理念里,一部剧最重要的就是吸眼球、提收视。
为此,他的另一标准是——画面好看,观众才会觉得电视剧好看。
这在他从编剧逐渐转为制作人之后更加明显。
2016年,于正作为编剧的《半妖倾城》放弃了“于正剧”一直以来的“阿宝色”,转向了更加含蓄、肃穆的质感追求。
尽管故事质量、口碑都不算好,但开始担任艺术总监的于正,继续把重心放在了新美学风格的尝试上。
《凤求凰》的极简主义,《延禧攻略》的“莫兰迪色”,《烈火军校》的暗色调......
视觉质感确实会改善整部剧的观感,对于已经有一定话题度的剧来说,是加分项。
但若是故事内核烂了,视觉质感再好,也无法拯救。
比如《皓镧传》,沿用和《延禧攻略》同样的“莫兰迪色”,精致到任何细节都不放过的服化道,对战国时期秦国日常风俗的还原,都让整部剧笼罩着一种“高级感”。
但是,剧情俗套又和历史真实情况巨大出入,观众口碑走低,最后豆瓣评分都没有及格。
确实,经于正之手出了不少爆剧,他的名声早已打响,商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于正剧”某种程度上也已经成了”烂剧“代名词,声誉早已如山崩般不可挽救。
评判一部剧是好是坏的标准,从来都是故事内核和想要传递的世界观等,不单是精美的外表,更不是靠各种内涵、拉踩小作文烘托出来的热闹景象。
在这一点上,于正似乎越走越远了。
但自诩没做过一部赔钱的电视剧的于正,恐怕也不在乎这些。
毕竟对他来说,只要收视高,能赚钱赚名气那就够了。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娱乐。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8号风曝(微信号:entifeng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