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专家:恢复一周上学6天!人民日报关注,学渣怒怼,学霸漠视

  近些年以来,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一直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一块“心病”。想了很多的办法“减负”,可效果就是不及预期,甚至还出现一个怪现象——学校和老师们一边减负,家长却花重金在培训机构,挤时间、抓统筹,想方设法多给孩子补课。

  针对中小学生这样的“减负”效果,中山大学特聘副研究员王捷认为,有必要恢复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教学模式,即每周六天上学,以此来控制中小学生日常的学习课程负担。此番言论一出,就在网上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很多网友认为,这是开历史的“倒车”,周末多放一天假,即使是学生在补课,也比学校里要轻松一些。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这条建议很好,虽然有悖习惯、有违发展,但是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减负效果,值得一试。

  由于该话题颇具争议性,人民日报还专门进行了报道,认为“或许值得进一步商榷”,表示“理应从看似反常的言论中,看到其合理性”。

  下午放学之际,有老师就此建议在班上作了个小调查。先是问了几个学习成绩年级靠前的同学,没想到的是这4个同学都表示“无所谓”,不在乎周末放一天假还是放两天假,貌似放假与他们根本就没有关系,一幅波澜不惊、稳如泰山的样子,学霸就是学霸啊!

  

  在问到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时,大家则又是一个腔调:“千万别啊,现在这样每周上5天课就很好!”一高个子男生甚至公开怒怼:“老师,这个专家简直就是在瞎说!现在每周上5天课都很累呢,上6天课不是要让我们全部趴下吗?”完全一副想要声讨中山大学专家的架势,与班上学霸的态度大相径庭。

  其实,这完全是一个无解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波有理。

  经历过一周上学6天课的学习阶段,经历过一周上学6天、下周上5.5天、两周交替运行的学习阶段,当然也经历一周上学5天的学习阶段。比较之下,作为一个用心读书的学生来说,这多上一天少上一天,真还没有多少影响。因为爱学习的学生,即使无人监督也会学;不爱学习的学生,即使圈在课堂上,心也在教室之外。

  

  如今一周上学5天,也是曾经出于为中小学生减负的一项举措,从客观上讲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尽管学生在校的时间减少了,低年级不准布置家庭作业了,教材课程的难度下降了,但是最终还是以分数论成败,凭分数上普通高中、进普通高校。

  在这样的“指挥棒”下,有几个家长敢不督促孩子去上校外补习班?

  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城市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报有校外补习班,而那些以培训补课为主的校外机构,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尤其是严禁在职老师有偿补课的新形势下,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列是摩拳擦掌,大干、快干的劲头一览无余。有人统计计,挖挖机孩子曾经就读的中学四周,有培训机构近90家。

  

  按照中山大学王捷研究员的逻辑,恢复一周上学6天,就可以把周6的时间利用起来,把学生圈在学校里学习,可以用制度的形式阻止中小学生到校外培训机构补课。这是一个减负的思路,但把学生留在学校上课,就真的减负奏效吗?

  学校对老师有教学任务考核,具有升学压力的不止是学生和家长,科任老师也是如此。在这样的压力下,老师一心只想抓成绩,如果周六定为正常上课时间,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把这样的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不管是拉进度也好,还是搞题海战术也罢,总之不大可能让学生轻松地度过一天的教学时间。

  于是乎,学生不得已要消化老师讲的新课内容,不得已要抓紧完成老师们布置的课堂作业,不得已要在学校教室里坐满比往常多出的这一整天。这样延长在校时间,反而是给学生制造更多的学习负担。

  

  相较于这样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外补习机构,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是学习场景得到了切换,精神上相对会宽松一些,对于补习机构的老师也没有对学校老师那样强的敬畏之感。再说,家长也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课外学习进行适当控制。

  “恢复一周上学6天”的减负建议就是“开历史的倒车”的。国家在二十多年前制定周末双休的制度,本是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背景发展下的必然结果,不宜轻易“走回头路”。

  再说,中小学生减负一直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对于某些学生来说,现在的学习负担可能是重了;而对于其他学生,同样的学习内容可能根本就“吃不饱”。真正要把减负措施落到实处,还得从家长的教育理念上加以有效引导,需要从长计议、标本兼治、稳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