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听记者讲自己的故事
编者按
11月8日,中国第十九个记者节。广大新闻工作者将在工作岗位上度过属于自己的节日。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记者,将版面留给记者,讲述关于这个职业的责任和荣耀。
在今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如何承担起这样的使命任务?“守正”与“创新”缺一不可。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初心既是“铁肩担道义”,更是“妙手著文章”。进入融媒体时代,记者要成为多面手。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新要求,着力培养一批一专多能、能实现一岗多责的媒体“最强大脑”,才能在融媒体时代游刃有余,用新知识、新能力去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半个月辗转“追虾” 写出近20篇报道
——访广东省第十三届新闻金枪奖获得者魏礼军
“还是做记者时开心!”如今已是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助理、新媒体中心主任的魏礼军,刚刚获得广东省第十三届新闻金枪奖,虽然现在不用去一线采访,但回忆起往事,他说的最多的还是这句话。
魏礼军
□记者:从业多年,哪次采访令您印象深刻?
■魏礼军:追虾!1997年,那时的我还是一个跑农业线的小记者,跟农户特别熟。有一次,农户和我说最近有个新技术,可以把活虾催眠冰冻起来,然后运去外地贩卖。
这个技术好啊,之前中山本地的农产品都是就地销售,如果把这个技术应用起来,可以大大拓宽中山农产品的贩卖市场。认识到这一点,我就从农户网虾开始跟,还随着他们贩卖的路线去到深圳,然后转飞机去了上海,整个采访大概跟了半个月,写了13篇系列报道,出了4篇访谈报道。当时的媒体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我的稿子一见报就有人打电话过来追问,下一篇什么时候出,特别有成就感。
□记者:对记者这个行业,您是怎么看待的?
■魏礼军:现阶段对记者的要求更高,自媒体时代,谁都有话语权,谁都能出来说两句。虽然记者入门门槛不高,但要做好很难。
我跑农业线的时候,把农村里的鱼塘、鱼都摸索得明明白白的,对农村的市场、政策也是了解得清清楚楚的,所以我写出来的东西不仅外行人看得明白,内行人也觉得有指导意义,就这样,我在这个行业里站住了脚。
一个好记者除了要做精做专外,还得对新闻敏感。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写法,不同的切入点,写出来的效果也不同。如何将一件事写出彩?我认为,记者要时刻保持兴奋感、好奇心,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要挖出不一样的东西。
□记者:对新人记者,您有什么“秘诀”和希望?
■魏礼军:首先,新人记者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练好文字表达能力,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好一件事情。其次,新人记者在采访之前就要提练好新闻点,然后在采访过程中围绕着这个新闻点做补录和升华。最后,新人记者写完一篇稿件后还要时常回头梳理,思考当时自己这样的写法是否存在偏差。
在这里我再补充几条新闻写作的“黄金准则”吧。一是要把最精华的信息最先呈现出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的眼睛。二是新闻报道时选材的切入点要小,这样在稿件上比较好呈现。
记者这个行业往往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量,新人入行时就要做好这方面的考虑,要学会平衡好工作与生活。工作状态好的时候就多干点活儿,状态不好的时候就要放松自己,给自己充电。活到老学到老,记者还要与时俱进,学习一些新的理论,尝试一些新的表现手法。
李玮玮:第一次“采写”自己
记者李玮玮
今天是我的节日,习惯了采访别人,却从来没有采访过自己;习惯了找线索、采访、写稿的快节奏,却很少梳理、归纳自己的职业生涯;习惯了和不同的人交流、沟通,回到家却常常是个寡言者。
记者节这天,我自采自答一下。
从业这些年,经历了从纸媒向融媒体转型的剧变,面临行业紧缩、同行转型的现状,你为什么还坚守岗位?
记者,是我大学时的梦想。于我而言,记者是个极富光环的职业,被赋予的角色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时代的瞭望者、公正的捍卫者、进步的推动者,听起来,“记者”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而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才发现,不是每一次采访都肩负重大使命,都能体现无上荣光,都能振臂一呼、万人回应。今天采访邻里纠纷,明天是一起交通事故,后天是广场舞大妈的快乐生活……琐碎而日常。
原来不是每个记者都能成为闾丘露薇一样的战地记者。刚入职不久,闾丘露薇来中山开讲座,采访时我表达了职业困惑。闾丘露薇回答,记者的价值不在于采访多么重大的题材,而在于我们在现场,我们在发声,我们被听见。
从业十多年来,历数我参与过的采访,有汶川地震、上海世博会、乐山留守儿童、春节摩托车大军、港珠澳大桥通车等;我也采访过很多政要、娱乐明星、企业家等,他们熠熠闪耀;而给我更多触动的还有很多小人物:一个19年骑摩托车返乡的务工者,一个戒毒后又帮助更多人戒毒的过来人,一个热爱街舞走上国际舞台的小姑娘,一个因壮年丈夫去世陷入迷茫的一家四口,一对80岁还在游历四方的老顽童等……这些经历非常宝贵,也很震撼。
是的,媒体行业面临剧变,坚守在纸媒的我们,有点猝不及防。互联网是喧嚣的、复杂的、多元的、分化的、偏狭的、迎合的,但互联网绝对不是对手,而是我们展示新闻的另一个平台。
无论何时,人们都需要真相。作为记者,我们所拥有的媒介素养、扎实采写功底、客观中立的立场无可取代。当然,时代在前进,新一代天然带着移动互联网基因的年轻人正投身新闻事业,大变革的时代到来了。因此,我们也必须拥抱互联网,学习直播、微信制作、拍摄、视频制作、H5等。
有位新闻学院的前辈说过,最好的中国,一定是好新闻层出不穷、好记者一字千金的时代,我们无需等待,从现在开始去创造。把眼睛睁大、把耳朵打开、把手机当成武器,把“真实、客观、正义”融入血液,成为本能,相信发声有意义,相信传播改变世界。
王欣琳:调动感官 让新闻“有感觉”
见习生王欣琳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道出了人可以多方观察感受,用以形容采访的状态是十分贴切的,但不够全面。记者在采访中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聆听、嗅闻、品味和触摸,才能“巧妇有米可炊”,积累丰富素材融合多种感受写出“有感觉”的新闻,这是作为新人的我,在工作中最深刻的体会。
第一次采访是写80后女律师的奋斗故事,前辈提醒我,去现场要多观察感受,写出“现场感”才能使新闻鲜活,我默默记住。
走进律所的那一刻,我留心观察律所环境、办公室内陈设,她的神情状态,把看到的一切都印刻在脑海中。当她对自身经历侃侃而谈时,我只顾埋头苦记,那时筛选信息的能力有限,仿佛记得越多越心安。后来写稿发现,“现场描写”穿插在报道中确实增加了文字的画面感,让人物形象丰盈真实,但记录的内容太多反而凌乱无法突出重点,影响写作思路。这次采访让我感觉到,用心观察的同时,带着判断与思考去聆听。
能参与港珠澳大桥开通体验式报道是我的幸运,在这次采访中我再次调动所有感官,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在珠海公路口岸,我们看到一对气质不凡的夫妻,听到他们的对话,闻到淡淡的香水味,立刻与之交谈,顺利收获第一个人物故事,感官感受帮助我们在人群中搜索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在整个体验采访中,我们把感官旋钮调到最大,自助通关、穿梭巴士乘坐、口岸服务设施的体验都离不开感官调动,我感受到调动多种感官能发现更多信息,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点。
前两天我报道了一位“洋媳妇”的中山情,她是美国人,随夫首次到大岭寻根。采访第一天,我在纠结寻根故事怎样写才有吸引力。毫无头绪的我“混”在寻根团中,仔细观察每个人,听他们聊天。我发现一位美国太太手里常拿着个文件袋,里面的笔记本记满了丈夫家族的故事,纸张上用力书写的字迹能清晰摸到,便瞬间锁定她,与她聊天,跟着她祠堂祭祖、探访祖屋等,她用丰富的感官体会故乡一草一木,无论是讲述家族故事还是中山行感受,她都说得有感染力、十分生动,在檀香与老家具混合的气味中,我逐渐形成写作思路,与她的交谈让我再次感受到感官体验的重要性。
“感受”与“表达”是人很珍贵的能力,作为记者,更应该多感受、多体会,调动所有感官敏锐地感知、了解、记录身边的故事,通过文字真实而鲜活地呈现出来,写出“有感觉”的新闻。
黄启艳:记录之前学会倾听
记者黄启艳
此时,你看到这版文字的时候,也许我们正在前往采访的路上,也许正在采访某个事件或某个人……我们长着一副普通的面孔,每天过着油盐酱醋茶的世俗生活,但当我们面对着采访对象时,那种追根究底、寻求真相的好奇和坚定,是我们的常态,因为我们是记者。
在这样一个新媒体快速发展,自媒体消解一切新闻、传统媒体式微的时代,作为从业10多年的记者,说转型似乎更容易获得认可和肯定,但是自己偏偏在这两年发现并坚定地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最适合自己,越发喜欢这个职业。因为只有保持敏锐,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保持独立思考,才能三观端正,不被裹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尽量成为一名合格的对话者。
当然,“记者”很有趣,才是它最适合我的原因。作为记者,一个个新闻事件最终都归结到一个个人。每天跟不同的采访对象打交道,让我看到了人的各种可能性,就像打开一本本不同的书,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面对他们的尊重、理解、支持或者戒备、误解、指责,心里越来越淡定。如果碰到那种特别有料、思维开阔、逻辑清晰的采访对象,不仅让你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还启发了你的新思路,充实了你的知识储备,这种精神愉悦,应该只有在采访中才能获得吧。
有一天,我采访一位企业负责人,主题采访完毕,我顺便问了一个我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没想到,这位原本神色拘谨、要不时对照材料的董事长打开了话匣子。后来,他发来一条信息说:黄记者,今天的采访对我很有启发,让我理清了思路,想了很多我以前没有想到的问题,谢谢!看到这句话,我也很受触动。应该没有哪个职业,别人愿意对一个陌生人说这么多,特别是放下最开始的戒备,他们神色松弛开始进入讲述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一个个真实的人,在坚强的外壳下,装着愤怒、不满、不堪、纠结、焦虑、恐惧、脆弱……有时候他们甚至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我是这么想的?啊,你说出了我想说但不知怎么说的话!其实,不是我有多聪明,而是,很多人需要一个倾听者。记者只是恰好做了那个倾听者。
时代快速发展,人们脚步匆匆,但每个个体仍然需要被关注,被看见,我愿意慢下脚步、沉下心来继续做社会的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
隋胜伟:时常提醒自己又要出发了
记者隋胜伟
毕业就从事纸媒行业,算算已有10多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媒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自己的从业经历正见证着媒体业的变迁。又到记者节,在新闻战线的角色仍未变,却感慨万千。
回想起12年前,实习时第一次独立完成调查报道,当年的一幕幕放电影一般在眼前回放。跟领导无意中说起自己意外发现的线索后,马上便被安排去采访。出门前,领导的那句“新闻不计成本”至今难以忘却。这句话坚定了我的信念,几天后,一个关于四六级考试作弊的调查报道完成了。
这份职业的魅力所在,就是让你能够在大千世界中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事,这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多年来,我所涉猎的题材包括时政、经济、社会、文化等,使得我可以出现在全国两会采访的现场,可以对黑车团伙进行暗访,可以走入基层,为群众民生需求发声……这种职业带来的独特人生经历,不仅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还带来一次次的心灵触动。这些感受汇聚在一起,成为见诸于报端的印记,最终传递给读者。
传统媒体的时代,是职业荣誉感较高的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媒体行业的巨变,似乎也将这份荣誉感冲淡了。有人在一面倒地唱衰传统媒体,也有人空洞地喊着理想。无论如何,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只能跟随时代的脚步,转型全媒体,努力在碎片化信息漫天飞舞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道靓丽的彩虹。
最近的几次采访,给我很大感悟。采访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从全国两会的采访到近期的几篇深入报道,静下心来,把握时机,总会有意外的收获。采访小榄镇书法协会会长骆培华时,他说,好的书法一定要体现时代的元素,我想,这也是我们新闻报道所必备的。
约瑟夫·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上观察一切,审视不测风云和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应该是从业之初的信条和理想。叶嘉莹在《人间词话七讲》中说,媒体应该“引领人们的理想”。
理想毕竟是远大的。有时候,比起嘴上空洞的理想,脚踏实地的职业精神更来的实际一些。不管时代怎么变,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记者,记者目前来说仍然是新闻的生产者。我想,眼下我们能做的,是常怀敬畏之心,一步一个脚印,紧跟时代脚步,时常给自己提个醒,又要准备出发了!
徐钧钻:记录温暖故事 汲取前行力量
记者徐钧钻
头发越来越稀,把头剃光重来,却不得不承认岁月无情。人越来越“精分”,喜欢自己与自己对话,题材好怕采访不好,采访好怕写不好,写到好稿子欣喜若狂……一篇稿子的起点永远不是开始码字的时刻,一次采访的完成也不是停下采访笔的瞬间。
入行7年,虽然职业病一堆,可在这个没有假期的节日里,仍感恩这份职业带给自己的成长与思考,温暖与力量。
2011年因好奇入行,从零开始,有幸见证这座城市近几年的一些发展节点,更有幸“空降”不同人的生活当中,旁观或聆听他们的故事,在别人人生中找到新闻素材,吸收着前行的力量。
就说最近,采访国庆值班公交司机时,在K07公交上,自谦文化程度不高的罗富强说起故事却真诚动人。故事主人翁是来自南头一对退休夫妻,罗富强的乘客,因妻子患有尿毒症,近两年里丈夫风雨不改地背着妻子从南头轻轨站出发,将近2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人民医院做透析。
“妻子有点胖,丈夫很细心,经常问妻子是否晕车,给妻子做按摩。60多岁的老头子,背到门口总是停一停,喘口气就飞奔过来,怕我等得太久不方便……”说着说着,罗富强眼眶已湿润。他说,K07终点站是市人民医院,自己就像半辆救护车,看尽人生凄苦。不大影响工作时给病人留个电话,等一等,与人方便,病人对他就像朋友一样。故事里的老婆婆半年前走了,老头子却在中秋、重阳不同佳节保持问候着罗富强。
陌生人与陌生人的关系,可以很亲近。
更早前7月底,接到报料,又一次接触“小朝晖”——这个6年前因媒体报道被中山人“输血”长大的地贫小朋友,因溶血症再次陷入困境,需筹款切脾。母亲见到记者时犹豫了。原来经过轻众筹,女儿切脾手术的爱心款已够。当记者发现母亲股骨坏死多年,一条腿已畸形,建议其继续求助时,母亲却推脱说:“我不想手术,不想再消费小朝晖来筹款。她康复后还要读书,不想同学看不起她。”
母爱的伟大可见一斑。
这些“琐事”或许不是大新闻,但对我影响却很大。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欢庆记者节时,我们似乎更应该思考,文字的力量在哪里?记者常说的初心体现又在哪里?我希望自己在往后的日子里,可以在客观地记录这些好故事的同时,通过别人的人生予读者点点烛光,以丝丝温暖,又或提供一个看问题的方式与角度。当我们遭遇“人生不值得”时,相信我们仍可以抱团取暖,苦中有甜,泪中带笑。
李鑫:“山竹”背后的人和事
见习生李鑫
作为入职不久的我,“记者”这个词还有些许陌生,但一次重大采访让我对这个职业有了深入的认识,萌生出一份敬意。
9月16日,台风“山竹”来了。早上9点,我被一个电话叫回报社,并做好可能过夜的准备。虽然不用在抗灾一线守候,但能帮忙整理报道及资料,我一样很受用。就这样忙到晚上12点,睡在报社的我被手机铃声吵醒,“李鑫,有个采访,去跟一下。”是组长的声音,赶紧套好外套,背着包包下一楼。
组长已在一楼等候多时了。“有没有创可贴?”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组长的手指受伤了,伤势还比较严重,地上滴了斑斑血迹。组长随后用纸巾简单地处理了一下伤口,就出发了。
采访点在民生大厦,有棵大树被台风连根拔起,倒在路中间。我们到达时,武警官兵和环卫工人正在清理路障。虽然这条新闻呈现在报纸上只有几百字,但当时令人动容的场景却深深烙在我的脑海:电锯声,昏暗的灯光,冷冷的雨水……在万家灯火熄灭之时,有这么一群人,冒着风雨默默奉献着。当第二天朝阳升起,奋斗一整晚的人可能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入行不久,就参与到抗击强台风的报道,我觉得这对于记者是件具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令我见识到重大新闻背后的人和事,而这些东西是旁观者看不到的。
张倩:认真采访 收获惊喜
记者张倩
今年是我从事记者工作的第4年。从业4年来,有幸一篇报道《女兵林颖仪的两个灵魂》荣获2016年度广东省新闻一等奖。
这本是每年征兵宣传工作的一次常规采访,作品能获奖,是我没想到的。但通过这次报道给我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作为记者,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次采访,脚踏实地走进新闻现场,与新闻当事人对话,深入新闻事件的核心,才能尽可能了解和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才可能呈现出好作品。
热线新闻重民生民情,解决群众疑难,涉及各种求助信息、群众投诉建议等。我很高兴的是,有些事件通过我们的报道得到推动、有了进展,这让我意识到手中这支笔的分量。不过,还有很多时候,我会感到无奈,比如遭遇电话网络诈骗、被骗数万元的受害人,遭遇消费陷阱、投诉无门的消费者,遭遇车祸、疾病的弱势群体,因火灾等事故造成严重伤亡的市民等,他们对“记者”有寄托、有期望,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记录和报道,帮他们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我的报道只是“杯水车薪”。哪怕只是“杯水”,至少抚慰着这些本已受伤的心灵。
我想,一个称职的记者就是要靠着这种热心探索真相和关怀社会的心,才能维持对工作的热情,一直坚持下去吧。对我来说,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能为中山这座城市的进步贡献力量,就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