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金花 奋战一线,书写媒体担当
2020年鼠年春节,一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全面打响。在这场战“疫”中,有一支逆行队伍毅然冲在抗疫一线,他们就是阿拉善日报社的记者们,在这支队伍中,最亮眼的就是那些“巾帼女将”——我们的一线女记者。她们24小时待命,闻令而动,每天奔波在医疗机构、交通要道、街道社区,用手中的话筒和镜头,客观报道,现场追踪,安抚人心,凝聚力量。
何晓琴:奔波疫线的背后是家人的支持
何晓琴作为阿拉善日报社的骨干记者,平日里主要承担盟委重要采访任务。
1月27日,盟委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我盟疫情防控工作。何晓琴早早地就到了会议现场做好准备工作,认真记录会议内容。会议结束后,迅速整理写稿。下午,她又跟随采访盟领导到抗疫一线调研的报道。采访结束后天色已黑,回到家的她迅速扒拉几口饭,就一头扎进书房开始写稿。
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她担心自己频繁出门采访,会给家人带去感染的风险,为了减少跟孩子的接触,她常常在车里写稿子,手脚冻得冰凉。回家后,9个月大的孩子不顾妈妈身上的冰冷就往怀里扑……
从年三十到因疫情延长的假日里,何晓琴只休息了两天,其它时间她一直在外忙着采访,几乎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6岁的大儿子哄一哄就好了,但9个月的小儿子饿了只能用奶粉、米粉顶一顶。 “丈夫在这段时间里又当爹又当妈,也是不容易。”何晓琴说,疫情期间,她把孩子和家务都交给了丈夫。懂事的大儿子不仅帮着爸爸干家务活,每次她外出采访时还会叮嘱她要戴好口罩,早点回来。
“家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虽然他们每天都在担心我的安全,但嘴上说得都是鼓励的话。”何晓琴说。腊月二十,父亲去采购年货的路上不小心摔伤了右腿,疼的无法走路,父母怕她担心,一直没有说。正月初一,才从丈夫口中得知父亲受伤,赶快去看望父亲。“没想到这么长时间了他的脚还肿得厉害,腿也是青紫的,可爸爸却安慰我说‘没事’,让我别担心。”何晓琴说,从那天见面后,她再没能抽出时间去看看父亲,只能通过电话询问情况。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何晓琴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第二天依然前往抗疫一线进行采访报道。
张彧:两点一线的“逆行者”
2月15日一早,32岁的张彧就已戴好口罩,再次来到我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盟中心医院,准备采访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测体温、询问外来史、登记、消毒……盟中心医院大厅内医护工作者正在对进入人员进行登记检测,张彧熟练的配合着,她对医院的一系列防护工作已经驾轻就熟,因为这是疫情期间她第5次来医院采访。
此次采访的主角是即将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当天,我们的英雄们就要出征了,到抗疫最前沿去。在出征现场,领导、同事、家人都来为她们送行,她们主动请缨驰援湖北的行动也感染着我。”张彧说,当天和同事们用手机、相机、文字记录了队员们的出征时刻。《刚刚阿拉善盟援鄂医疗队出征!万超岐代钦为英雄壮行!》《唯愿平安!带你认识阿拉善驰援湖北9位医护人员》 《出征前,阿拉善9位医护人员对家人说了这些话》等稿件备受关注,阅读量达10万+。
采访期间,她和9名医护人员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希望她们能通过媒体给家乡人民报个平安。医疗队队员们每天都会通过微信与张彧联系,介绍她们在武汉的工作和生活,有的还撰写日记。不管多晚,张彧都会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将她们每个人的故事通过阿拉善日报社的新媒体平台告诉大家。“有很多读者留言鼓励她们、祝福她们。大家对她们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鼓励,我会更加努力,采写更多的新闻稿件。”张彧说。
作为一名经常和卫生系统打交道的记者,张彧自我盟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一直在一线采访,平均3天就要进一次医院,每天都要写两篇稿件。“疫情期间,居民几乎都避着医院,而我经常要进去采访,说不怕是假的,但这就是我的工作。”她说,连日来,3岁半的孩子一直在公婆那里,为了不让孩子有感染的风险,每次采访完她都会从里到外换身衣服再去看孩子。
张彧的丈夫是阿拉善高新区的公安民警,这段时间也一直坚守在排查一线。张彧说,疫情面前无小事,正因为这么多人的坚守,才换来阿拉善地区“零确诊”“零疑似”的成果。
赵楠:非常时期的民生报道
“盟、阿左旗两级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查处了2起哄抬口罩价格的案件。”“1月27日,记者在巴彦浩特开元超市东城店内看到,前来购物的居民和超市工作人员全都佩戴了口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一篇篇民生报道刊登在今日阿拉善微信、今日阿拉善APP平台上,条条点击量过万,受到民众的格外关注,而采访这些新闻的就是长期奔波在一线的记者赵楠。
33岁的赵楠从事记者行业已经11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立即与盟、阿左旗市监部门联系,深入一线采访市场供应、食品卫生、物品价格等稿件,确保居民能及时了解身边事。
正月初二起,赵楠就在超市、药店等公共场所采访,及时了解口罩、消毒液等群众需求品的供应情况,以及超市的防控措施。“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名党员,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更应该将群众关心关注的信息报道出去,这也是新闻人该有的担当。”赵楠说。
“在采访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打动着我。”赵楠说,2月8日,她采访社区女民警珠拉,珠拉在疫情防控期间,毅然给十个月的孩子断了奶,将孩子送到牧区父母家中,自己则坚守在防疫管控一线。珠拉是一名女警,还是一位母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她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担当和使命。
“采访中,我还接触了许多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他们认真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把责任担在肩做勇敢的逆行者,向他们致敬!”赵楠说。
哪里有突发事件,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二十几天的采写报道让大家及时了解我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药店全部营业,方便居民随时购药;12315消费者热线24小时开通,随时受理消费者举报……赵楠采写的几十篇民生稿件里,体现的不仅是我盟防控工作期间切实保障居民生活所需的种种政策,更是体现了打赢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
史夏濛:抗疫第一线父女齐上阵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春节至今,28岁的史夏濛和她57的父亲史学农,分别在不同的岗位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成为一对最美的“父女兵”。
2003年非典时期,各地开展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我盟也采取相关举措,加强防控。当年,仅有11岁的史夏濛记得,身为公安民警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守护在我盟抗疫一线,就是为了将病毒隔绝在外。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如今57岁的爸爸依旧坚守在一线,而当年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一名记者,踏上了抗疫一线的道路……
除夕当天,正在休息的史夏濛突然接到有关疫情防控的采访任务,她怕爸爸担心没有告诉他,却在采访目的地阿左旗通勤机场见到了正在值守的父亲。“丫头,不要害怕,做好防护,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爸爸知道后,更多的是叮嘱她要注意安全。这个春节,父女俩都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至今已有二十多天没有见面。
起初,疫情形势还不算严峻,爸爸还能每天回家休息,可随着全国疫情地图一天天被红色“浸染”,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越来越少。史夏濛对值守在人流量密集场所的爸爸也越来越担心。“爸,你一定要做好防护。”“好的,闺女,你接触的人多,回家要记得消毒。”
“这几天,我采访过不少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年龄要么和我差不多,要么和我爸差不多,每个人都在认真坚守岗位。”史夏濛说,她的朋友在医院工作,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就没有休息过。她采访的56岁南环街道满都拉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肖优慧,疫情防控期间一直在辖区忙着登记、检查、喷消毒剂等工作,并且还为隔离的住户送去肉、蔬菜等生活用品,晚上还要接着做汇总。
“在这场战‘疫’中,不止我和爸爸,大家都在一线忙碌,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他们都很辛苦”史夏濛说。
娜美拉:冲锋在前90后小姑娘的坚守
正月初四,娜美拉接到了疫情防控的采访任务,便立即从牧区返回到工作岗位上。连日来,娜美拉穿梭在巴彦浩特的大街小巷,小区如何防控?物业怎么管理?带着这些疑问,她背着相机走进各个小区的防控第一线。
小区物业、各单位防控人员、志愿者、热心居民……娜美拉接触了一个又一个的采访对象,从小区开展防控工作到爱心企业捐资捐物,再到一个个疫线人物故事,娜美拉用心观察着、细心记录着。采访结束后,就立刻回家赶稿。
娜美拉的皮肤对口罩过敏,不能长时间佩戴。但长时间的户外采访,让她不得不坚持戴口罩,结果引起皮肤过敏发炎。脸部发红、发痒,也没有阻挡娜美拉外出采访的脚步。她克服困难,坚持完成各项采访任务。
疫情管控至今,娜美拉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每天仅能休息几个小时,可这位90后的小姑娘却从来没喊一声“累”。娜美拉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有很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在尽职尽责的工作。西班牙小区一位50多岁保洁阿姨,得知小区物业没买到口罩,就将年前子女给她囤的50多个一次性口罩送给了大家;煜丰锦城小区的一位保洁员从正月初一就在小区值班,每天从早7点能干到晚12点,小区的休闲室就成了老人的临时住所,他们才更辛苦。”
每一个疫线故事都打动着她。捐了十几万口罩的商人杨学林;西花园社区奋战一线,三天只睡三小时的党支部书记……连日来,娜美拉用手中的笔、相机记录着这些感人的故事,传播着抗疫一线的正能量。(记者 沈雅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