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院要抗疫 更要安全
汹涌而来的疫情,让一些医院处于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医务人员、病患及家属长时间、高密度聚集在室内,加之大量存放、使用高浓度医用酒精、口罩、防护服等易燃可燃物品,也让医院动态火灾隐患成倍增加。
落实主体责任。公立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其它医院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全面负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领导责任。
明确责任部门。明确承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机构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制订和落实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隐患排查和监督整改,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应急疏散演练、督导考核等。各部门(科室)要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科室)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立消防安全员。全体职工履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做好本部门(科室)消防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加强日常巡查。要明确消防巡查人员和重点巡查部位,每日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并填写巡查记录表。住院区及门诊区在白天至少巡查2次,住院区及急诊区在夜间至少巡查2次,其他场所每日至少巡查1次,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当场处理或及时上报。各部门(科室)的消防安全员要坚持日巡查并填写记录表。两人以上的工作场所,无值班的部门(科室),每天最后离开的人员要对本部门(科室)相关场所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并签字确认。要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医疗机构巡查重点为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照明系统是否完好;消防报警、灭火系统和其他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识是否完好、有效,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关闭,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消防控制室、住院区、门(急)诊区、手术室、病理科、检验科、实验室、高压氧舱、库房、供氧站、胶片室、锅炉房、发电机房、配电房、厨房、地下空间、停车场、宿舍等重点部位人员是否在岗履职;医疗机构内施工场所消防安全情况。
规范消防控制室工作。消防值班人员应当持有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消防控制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2人。应当确保自动消防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接到火警信号后,应当以最快方式进行确认,确认发生火灾后应当确保联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状态,同时拨打“119”报警并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严禁违规行为。严禁使用未经消防行政许可或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建筑物及场所,严禁违规新建、扩建、改建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构筑物(含室内外装修、建筑保温、用途变更等)。严禁采用夹芯材料燃烧性能低于A级的彩钢板作为建筑材料。严禁擅自停用关闭消防设备设施以及埋压圈占消火栓严禁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严禁锁闭堵塞安全出口、占用消防通道和扑救场地。严禁违反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管理规范,严禁违规储存、使用危险品,严禁在病房楼等人员密集场所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严禁违规使用明火,严禁在非吸烟区吸烟。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超负荷用电,严禁使用非医疗需要的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严禁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在室内和楼道内存放、充电。
狠抓培训演练。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职工受训率必须达到100%,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要对新职工和转岗职工进行岗前消防知识培训,对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及时开展消防安全提示。要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工作,受训率必须达到100%,做到人人掌握消防常识,会查找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会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掌握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和逃生自救技能。结合老、弱、病、残、孕、幼的认知和行动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明确每班次、各岗位人员及其报警、疏散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职责,并每半年至少演练1次。配备相应的轮椅、担架等疏散工具,对无自理能力和行动不便的患者逐一明确疏散救护人员。医院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根据需要设立微型消防站,配备必要的人员和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确保消防投入。要持续加大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灵敏、可靠,有效运行。主要消防设施设备上应当张贴维护保养、检测情况记录卡。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医疗机构,每年应当至少检测1次属于火灾高危单位的,应当每年至少开展1次消防安全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重点部位应当设置警示提示标识。确保报警系统和应急照明的齐全、灵敏、有效。推进“智慧消防”建设,促进信息化与消防业务融合,提高医疗机构火灾预警和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