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新时代兰州好少年”候选人公示及网络投票开始啦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由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校外办联合组织开展的2021年上半年“新时代兰州好少年”评选活动进入候选人公示和网络投票阶段。

  经学生推选、学校推荐,由市教育局等部门及各区县,兰州新区、高新区推报,评委会审核确定2021年上半年“新时代兰州好少年”候选人15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在兰州文明网发布其主要事迹,5月29日至6月2日,市民可登录兰州文明网,或者关注文明兰州微信公众号,在“新时代好少年”专题页面进行投票。同时,公示期间还接受群众监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以电话或电子邮件的形式,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于公示期内向兰州市文明办反映。

  联系电话:8423783

  

  2021年上半年“新时代兰州好少年”候选人分别为:

  

  于明杨,男,13岁,汉族,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七年级四班学生。

  他是一名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热心公益、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在学校,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在家里,他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己的事情独立完成;在社会,他热心公益,是一名小志愿者。

  从2017年开始做公益至今,他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多次到东乡、临洮、山丹等贫困地区参加捐赠和义演,被多家公益组织授予爱心小天使、爱心志愿者、公益之星等称号。他先后参加了2017年“欣雨星蓝色行动做一天星星的孩子”大型关注自闭症儿童及家庭倡导活动;2018年西固区“同献爱心 共铸希望”关爱特殊儿童六一大型公益文艺汇演。2019年首届“银河世茂璀璨杯”少儿才艺大赛;”童心童梦 与爱同行“关注留守儿童助力脱贫攻坚走进临洮曹家湾小学、紫松小学活动,被CCTV魅力中国行甘肃组委会授予甘肃公益形象大使。

  2020年,他参加了“在声援疫线 声暖人心抗疫”公益朗诵,“我和祖国共成长——喜迎国庆华诞 助力脱贫攻坚”走进东乡扶贫助学公益行暨爱心捐赠仪式,第三十二届春绿陇原、西固之夏百姓大舞台广场文艺调演等公益活动。2021年荣获CCTV中学生频道向阳花开全国大型电视展演系列活动甘肃区公益形象大使。

  他爱好广泛,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喜欢播音主持、朗诵表演、机器人、踢足球、打篮球等,先后荣获首届全国巅峰诵读大赛甘肃赛区总决赛二等奖、第十四届青春中国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甘肃总决赛语言类比赛一等奖、CCTV魅力中国行甘肃春晚语言类一等奖、甘肃电视少儿春晚优秀主持人、形象大使,第三届兰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三等奖、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主持人大赛一等奖,受邀代表甘肃省少年儿童参加并主持中国交通频道魅力之星河北少儿春节电视联欢会,并荣获优秀小主持人称号。

  

  马湛翔,男,12岁,汉族,安宁区十里店小学六年级六班学生。

  他在2岁时就失去了双亲,依靠着爷爷微薄的退休金和奶奶捡破烂的收入生活学习。8岁时,他又患上了混合型过敏紫癜,时常因各个关节疼痛而难以入睡,下不了床,走不了路。由于病情严重,他曾停学一学期,用扎针来缓解病情,他的手背也因长期扎针而青一块、紫一块,肿得厉害。但他强忍着病痛的折磨,一边打着吊瓶,一边跟着老师发来的PPT课程自主学习功课、按时提交作业。

  2020年秋天,马湛翔不小心摔倒导致左脚骨折,在家休养期间,他每天坚持看老师的课件自学,脚刚能落地他就迫不及待地背着书包,拄着双拐,一步一步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由于双拐在腋下来回磨擦,他又遇到了肩周胳膊酸痛、手裂口等问题,爬楼梯挪一步都如登山般难,但他没有放弃,每天都坚持上学。上学期间由于自身原因上厕所不方便,为了不麻烦同学和老师,他便每天忍着不喝水。他童年的苦难经历让他比同龄的孩子多了一份勇敢坚强和坚韧刚毅。

  他喜爱书法和绘画,时常利用课余时间刻苦练习字体和绘画。他还十分喜欢围棋,通过平时自学和勤奋钻研,短时间内就通过了围棋三级考试,在参加甘肃省青少年围棋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勤奋好学的他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

  

  王在泉,男,12岁,汉族,兰州市东郊学校六年级二班学生。

  机器人制作、电脑编程、无线电测向都是王在泉所擅长的领域。7岁,他第一次见到了乐高机器人,就被深深吸引,从此开始学习机器人设计与制作。6年来,他反复拆解组装,不断向老师请教、和同学热烈讨论,直到弄懂学会为止,辛勤的付出换来丰硕的果实。在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电脑编程,他又开始学习电脑编程、Scratch语言。然而Scratch语言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无疑是枯燥乏味的,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让他坚持了下来,先后取得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scratch)一级证书和三级证书。疫情期间,他用电脑编程语言,设计了抗疫小游戏,通过游戏向同学们宣传防疫知识。2020年,他又开始了一次全新的自我挑战——学习python语言。四年级时,他加入了学校“无线电”社团,研究学习无线电测向和定向技术,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他先后荣获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三等奖、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甘肃赛区)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一等奖第一名、第十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甘肃赛区)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三等奖,第一届、第二届兰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一等奖、二等奖,第三届、第四届兰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WRO常规赛项目二等奖、三等奖。全国定向运动竞赛短距离定向个人赛M12儿童男子组三等奖、全国无线电运动竞赛3.5MHZ测向接力赛儿童男子M10组三等奖、全国无线电运动竞赛144MHZ测向个人赛儿童男子M10组三等奖。2020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甘肃赛区)二等奖、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小学六年级二等奖、亚洲学生奥林匹克英语口语演讲大赛小学C组三等奖、亚洲学生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口语二等奖等诸多奖项。

  

  白若曦,女,10岁,汉族,兰州师范附属小学三年级四班学生。

  因患有先天性面部大面积鲜红斑痣,需要常年奔波于各地医院,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总是强忍疼痛,一声不吭。一开始,她也会很在意别人的态度,偷偷哭泣,但一次次的磨砺,让她变得阳光乐观,微笑面对。

  五岁学习钢琴,不论春夏秋冬她都坚持练琴,在左手骨折的情况下,仍坚持右手练习。在不懈地努力下,她通过了钢琴九级考试,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取得一、二等奖。六岁时,尽管年龄不够,却因为成绩优异,被兰州市“星光少儿合唱团”破格录取。刚进合唱团,就遇到歌剧《卡门》选拔童声合唱演员,歌剧演出需要融合表演与演唱,而且还需要用法语演唱。为了通过语言关,她每天不停地练习,因为识字不多,拼音也没开始学,不能像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做标注,她就让妈妈一遍遍播放老师教学的录音,一句句跟着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纯正的语音、准确的演唱征服了老师,作为年龄最小的演员跟随合唱团参加了歌剧《卡门》的排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经常从早上八点排练到深夜,从不拖团队后腿。经过长期练习,她多次跟团参加公益演出,还获得了少儿歌唱九级证书。生活中,她发挥自身声乐、诗朗诵等特长,多次参加社区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敬老助老、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

  她先后荣获市、区书法、绘画比赛一、二、三等奖,校级“全面发展好少年”、“学习优秀好少年”、“优秀小公民”、“新时代好少年”等称号。

  包文玉,女,13岁,汉族,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盲六年级学生。

  她患有先天性耳聋,当父母把她送到学校时,心里满是担忧和不安。刚开始,父母周末来学校探视,把她接到市里的亲戚家住了一晚。早上,当家人走进包文玉睡的房间时,发现她已经起床,洗漱完毕、穿戴整齐,被子也叠得整整齐齐。亲戚感慨不已,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却如此自立。

  在学校,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同学们都很喜欢她。担任班干部以来,她更是全身心投入,积极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自入学以来,她的文化课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每学年都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她在绘画方面也很有天赋,曾在甘肃省“我是小小消防员”儿童绘画作文大赛中连续两届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她还热爱舞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舞蹈活动,2017至2019年参加“兰州市中小学生体育舞蹈大赛”分别获得团体特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她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先队员,在她的身上闪现着自立、自强、自信、阳光、勤奋、好学的光芒。在家里,她是父母的小帮手,她会主动分担家务,时常洗碗、拖地,用心学习烧饭做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以正直、善良为歌,热心、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用理想和追求为笔,用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着充满期望的明天。

  朱梅俊,女,14岁,汉族,兰州新区第二初级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

  她家境贫寒,自小失去母亲,父亲因病重度残疾。虽然命运坎坷,但她孝顺懂事,品学兼优,自律能力强。父亲未生病前常年外出务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帮奶奶做饭,小小的她承担起了不少的家务。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从三年级开始,她就自己洗衣服、切菜、拖地,在本应该向父母撒娇的年级,她已经开始熟练地干起了家务。随着爷爷奶奶年纪越来越大,她承担的家务也越来越多。2016年,外出务工的父亲不幸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行动不便,她又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2020年初,父亲做了手术,她的假期除了写作业和看书,其余时间都是在照顾父亲,帮奶奶做家务。尽管生活给她万般磨难,她依然阳光自信,从未向生活妥协。

  爷爷奶奶不识字,不能帮她辅导功课,每当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她都是自己独立解决,从来不在爷爷奶奶面前抱怨。每年学校的贫困生补助,她都没有申请,她说:“我想把机会留给更需要帮助的同学”。

  她先后荣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小组长”、“年级学习综合奖”、“语数英单科年级前三”、“假期作业完成优秀个人”等荣誉。

  

  刘潇岳,男,9岁,汉族,西固区兰化二小二年级三班学生。

  他5岁开始学习街舞,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每天都认真练舞,手心磨破了,就缠上纱布继续练习,小小的手上磨的都是老茧,肩膀一次次被磨破,身上经常摔得也是青一块紫一块。他每一次都是咬着牙,忍着疼痛,不断的重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很多街舞中的高难度技巧动作,都是成千上万遍的练习才能学会,其中的心酸和苦累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很有毅力,跳舞时,一个动作不会就一遍一遍的练习;学习中,题不会做就多做几遍,直到找到正确的思路和解题方法。四年来,他每天坚持练习动作,风雨无阻,但他从无怨言,数万次的练习,锻炼了他不怕困难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恒心,更让他在舞台上展现了自己。学习中,他求知欲强,善于质疑,对所学知识不明白的地方,善于查阅资料或向老师请教。生活中,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每逢寒暑假,主动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

  他连续三年荣获甘肃少儿卫视《七彩童年》春晚金奖、西北舞状元少儿街舞大赛少儿组冠军、西北五省街舞大赛少儿组冠军、2020年街舞嘉年华全国邀请赛少儿组亚军、青少年街舞挑战赛西部舞士少儿组冠军、全国街舞大赛少儿组冠军、甘肃省少儿街舞大赛四强、2020年TieBreak兰州站少儿冠军、西固区运动会体育舞蹈小学生组冠军,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

  

  齐仁韬,男,14岁,汉族,榆中县金崖中学八年级一班学生。

  四岁那年,他父母离异,因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年幼的他只能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患“痛风病”,无法下地干活,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他和七十六岁的奶奶身上。懂事的他照顾爷爷,洗衣、打扫卫生、做饭,日子辛勤却充实,生活将他磨练成了“持家小能手”。爸爸不在家的时候,他就成了家里的劳动主力军,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他一放假就骑着三轮车去地里干活。在干完农活后,回家总是抢着干家务。他不仅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做各种花样馍馍和饭菜,他也是一把好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用自己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他不仅在生活上积极懂事,学习上也刻苦努力、踏实上进。他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校举行的征文比赛中,他多次崭露头角,并荣获“第八届西部故事原创作品大赛”银奖。他还有一颗热爱科学的好奇心,在县上举办的科技航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他都积极参与,和同学们一起出谋划策,制定出更好的活动方案。他作为班级诵读活动的负责人,在排练过程中,他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积极主动地从网络上搜寻朗诵的方法和技巧,经过不断尝试,反复练习,最终在展示活动中赢得了观摩老师的一致好评。

  许张平,男,13岁,汉族,城关区大砂坪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

  他因早产患上了脑瘫,常年在医院做治疗,运动受限,但他和家人一直在积极乐观地面对。4岁那年,因为治疗要做颈穿和腰穿,没打麻药,虽然很疼,但他坚强地一声没吭,只因怕妈妈担心。在几年的康复训练中,他从不会坐到慢慢会坐、会站。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他看到其他同龄小朋友都去幼儿园,心里特别羡慕,但他的身体情况不允许,只能推后上学。最终经过他和家人的不断努力,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幼儿园。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正常行走,每次上下学的路程都让他累得满头大汗,但在幼儿园的一年半中,他没有旷过一天课。在他刚上小学时,由于病痛,他没法写字,但他还是很努力地学习握笔。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在三年级的时候,他终于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也可以独立行走了。

  妈妈不在家时,他就自己热饭、自己上学,在上学途中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他从不在妈妈面前说起。2018年,他的父亲出了车祸,妈妈受不了打击病倒了,他就担起了照顾妈妈的重担,并以乐观的心态在精神上不断给妈妈鼓励。

  他先后荣获学校进步之星、优秀少先队员、新时代好少年等荣誉称号。

  

  李明臻,女,12岁,汉族,城关区宁卧庄小学五年级五班学生。

  她四岁开始学习戏曲、武术、声乐,寒来暑往,通往少年宫戏曲班的小路上始终有她娇小的身影,开嗓、练声、背谱,一举一动有板有眼;花开花落,透过武术训练馆的玻璃窗总能看到她被汗水浸湿的小脸,压腿、下腰、跑步、冲拳,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学校里,提到李明臻,同学们都会为她竖起大拇指。她不仅成绩突出,热情友善,以身作则,还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切磋技艺。在她的带领下,班上许多同学喜欢上了戏曲文化,有30余名同学和她一起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并在2019年城关区中小学、幼儿园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在学校武术队的训练中,她更是发挥自身优势,成了学校武术队的“小教练”。2020年疫情期间,她不仅利用小视频录制动听的戏曲联唱来鼓励同学们,还把武术、太极拳融入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家庭活动中,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她代表学校参加兰州市传统文化进校园展演20余场,先后荣获兰州市传统文化进校园文艺展演戏曲联唱一等奖;兰州市教育系统庆祝教师节展演优秀演唱奖;兰州市“我向祖国献礼文艺汇演”优秀表演奖;2017年“甘肃平凉国际武术节”传统武术比赛长拳第一名、剑术第二名;2018年兰州市教育改革武术比赛长拳第一名;2020年兰州市武术比赛太极拳第一名、剑术第一名;2018至2020年连续三年荣获城关区武术比赛第一名。连续五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

  

  张昇睿,男,11岁,汉族,西固区玉门街小学五年级五班学生。

  他自幼喜欢传统文化,在每个周末都会去学习书法、国画和国学,多次参加了全国和省市举办的各项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受邀参加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青少年书画交流展,和当地的书法爱好者相互学习交流,向他们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每逢比赛都要参加集训,为了不影响学习,他便每天在学校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作业,放学后再去书法班创作参赛作品,虽然忙忙碌碌,但一天也没中断过。

  他平时总喜欢去博物馆和纪念馆参观学习,提升自我阅历。2019年,他参加了“甘肃省博物馆小志愿者讲解员”的招募活动,每逢周末就要去博物馆学习历史、文物知识,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练习讲解内容,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古生物化石文物知识。他认真、热情、细致的讲解,受到了游客及工作人员一致好评。

  他先后荣获“第十五届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国画三等奖;“第十七届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书法一等奖、国画三等奖;“兰州市第六届青少年书法现场大赛”二等奖;“兰州市第四届中小学生绿色环保手工艺作品制作大赛”一等奖;兰州市第七届青少年书法现场大赛一等奖;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书法、国画二等奖;第二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书法一等奖、国画一等奖等奖项。

  

  陈江鲸,女,11岁,汉族,皋兰县中堡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

  她品学兼优,勤奋好学,为人谦虚,团结同学,一肩担孝老爱亲,一肩书自强自立,她用爱与坚强照亮生命的殿堂。

  一岁时,她的父亲因车祸意外去世,母亲精神失常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留下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她自幼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做家务、干农活、照顾奶奶……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用不屈和豁达的精神笑对生活,与命运抗争。四年级时,奶奶生病住院,她独自承担照顾奶奶的责任,办理住院手续、做检查、和医生沟通。住院期间,对奶奶的生活更是悉心照料,每天早上为奶奶打好洗脸水、挤好牙膏、买好早餐,在护士查房前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她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医院的医生和其他病人。一次班级组织“庆元旦”活动,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带来的美食。活动结束后,她悄悄地问老师,能不能把食物带回家一些,奶奶没吃过,想让奶奶尝尝……

  她虽家境贫寒但自尊自强、拾金不昧。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她捡到一部苹果手机和一个钱包,在原地等了失主两个多小时,将失物原封不动地交到了失主手里,并坚决地拒绝了失主表达谢意的200元钱。

  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兴趣爱好广泛。在美术方面很有天赋,板报设计是她的强项之一,班级的每期板报都少不了她的参与。每年的校级运动会上,总能看到她在赛场上拼搏的身影,不管是田赛、径赛,还是接力赛冠军都非她莫属。她先后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年队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姚得昌,男,12岁,汉族,七里河区晏家坪第二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

  他是一名身残志坚、笃志好学、自信乐观、遵纪守礼的好学生。他是一名智残、肢残的孩子,因疾病致使双腿弯曲,不能正常行走,左右手局部畸形。2015年,他在父母的搀扶下,顺利进入七里河区晏家坪第二小学就读,成为一名小学生,开始了他的小学生涯。刚开始,他有些胆小、自卑,后来在同学们的关心帮助和老师的鼓励下,逐渐变得自信、乐观。课堂上,他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虽然他手脚残疾,拿笔写字相当吃力,但他克服种种困难,把每个字都写得美观、工整,并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即使在发高烧的情况下,也坚持学习。六年来,各科成绩均在班级前列。同时,他还积极参加校内外献爱心、诗歌朗诵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生活中,他一直坚持去康复中心做康复训练,每次都忍受着剧痛做治疗、扎干针,做压腿、分腿练习等等。他忍受着肉体上的剧痛,但从不喊叫哭诉,这样的治疗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从不间断。

  他先后获评学校“美德少年”、“励志好少年”、“榜样小明星”、“演讲小天才”等称号。

  

  柴怡如,女,11岁,汉族,西固区玉门街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

  她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善于演讲,是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020年,她以兰州市小学组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省级“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并一举夺冠,代表甘肃角逐全国赛。在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中,她以第6名的成绩晋级16强入围决赛。在决赛命题演讲环节,她现场抽取题目,以《弘扬宪法精神 展现中国色彩》为题,通过扎实的宪法知识储备和优秀的演讲台风,诠释了青少年对于宪法精神的理解,最终荣获小学组演讲比赛二等奖,刷新了我省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在日常生活中,她常常以“宪法小卫士”的身份,积极宣传宪法,把宪法知识分享给每一个同学。有同学因为父母爱玩手机缺少陪伴而烦恼,她就教大家召开民主的家庭会议,与父母约法三章,让爸妈放下手机;面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她给大家讲《国旗法》;她还在学校各年级定期进行宪法知识演讲,让法律的种子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她热爱公益,乐于奉献,已连续2个假期在老家开办“孩子国幼儿园”,给村里的弟弟妹妹们教画画、背古诗、跳舞、打篮球……

  她先后荣获兰州市少年绘画比赛一等奖、全国少年儿童图文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奖、甘肃飞天少儿民族民间舞艺术展演二等奖等荣誉,并顺利通过了民族民间舞的7级考试。

  葛馨瑷,女,11岁,汉族,城关区飞天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

  截至2021年,她已连续5年植树节参加义务植树,不管是榆中县来紫堡乡的高山上,还是马家山上、和平镇王家山里都有她植树的小身影。搬运树苗、挖坑、填土、浇水......有多次植树经验的她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并不需要大人帮忙。每年开展的“保护母亲河绿色环保行”公益活动她从未缺席,捡拾黄河沿线垃圾,常年参加擦栏杆、整理共享单车等志愿服务活动。她还是一个小宣传员,在“弘扬雷锋精神,保护生命健康”活动中,她拿着宣传单,分发给路人;在“绿色蔬菜进万家,爱心连接你我他”活动中,她给社区的爷爷奶奶送去蔬菜,老人们都夸她懂事。2017年8月,陇南礼县的残疾儿童婷婷在大家的帮助下来到兰州做手术,葛馨瑷曾多次去医院看望,在病房里为她跳舞,鼓励婷婷要坚强。

  她连续2年参加“益口好牙”公益项目,不仅自己捐款,还去活动现场帮忙发放宣传册和倡议书,为山区的孩子们有一口健康的好牙齿尽一份善心,她还把自己的绘本捐给多所山区学校。别看她只有10岁,却已经连续3年参加“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春运志愿服务。疫情期间,她用五百元压岁钱买了口罩,送给卡口点执勤的一线执勤人员。几年来,她志愿服务时长已达267小时。

  她先后荣获第三届兰州市优秀少年志愿者、兰州晚报植树活动优秀小志愿者称号,校级优秀才艺奖、劳动之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