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培训涌进小城镇】
家校互动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家长的努力。
根据新东方、好未来等知名机构的财报显示,这些一线教育品牌实体校区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扩张。在教育水平落后的小城镇,大批教育机构的进入将给地区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
“11月15日,我参加一年级儿子的家长会,从老师那里获知,全班32个同学,语数英总分平均达到297.5,三科满分的有四位同学。而有些三四线城市学校,考个90多分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了。”谈及教育的地域性,广州小丫丫教育连锁机构执行总校长何英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教育均衡方面不断投入人力物力,但是客观的现实无可否认,优质公办教育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根据高考网2018年的统计数字,广东省250所高级中学里,排名前100名的,85%以上位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身在三四线城市,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思考这一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几年,小城镇涌现出一大批教育培训机构,这些机构的投资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逐利而走向小城镇。根据新东方、好未来等知名机构的财报显示,这些一线教育品牌实体校区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扩张。在教育水平落后的小城镇,大批教育机构的进入将给地区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
教育差距催生培训机构进入
“在一线城市,妈妈们在一起都是讨论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习惯。而在农村,很多家长谈论的是干农活儿、吃喝玩乐。”家住广州番禺区锦绣半岛的张霞来自湖南岳阳农村,如今已在广州定居,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在张霞看来,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习惯,儿子与家乡同龄的孩子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
张霞认为,孩子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何英的赞同,“只要不存在智力缺陷,每个孩子最初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是后天教育的因素,让大家拉开了距离”。
何英将教学设备、教师水平等称为教育资源。不同地区教育资源上的差异,导致各地区孩子学习水平的差异。事实上,不仅仅是教育资源有差异,家长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有差异。在城市里,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基本上跟老师联系较多,老师布置什么任务、学生出现什么问题,家长能很快协助老师处理好,平时也能很好督促孩子学习,甚至有的家长专职带孩子读书。给孩子找家教、让孩子参加补习班的更比比皆是。
不可否认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城市家庭在经济上处于优势,而小城镇生活压力大,很多家长在外地打工,基本上把孩子托给了老人,而老人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根本不管学习,孩子要看电视就看电视,要玩就去玩,作业不完成现象非常多,当老师联系家长的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我们也管不了,老师你们多管管”。
南雄市是广东省北部的一个县级市,隶属于韶关市,全市人口大约45万,在校学生5.06万人。近年来,南雄市以“巩固创强成果,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为总目标,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南雄中学是南雄市最好的一所中学、广东省一级中学,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约1800人左右。记者从南雄市教育局方面了解到,2018年高考南雄中学本科上线794人。2019年全校600分以上共21人,本科上线854人。
2019年高考,叶阳明以理科总分696分(含北京大学筑梦计划加分),在韶关市理科总分(裸分)中排名第四,是南雄市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陈伦康以理科总分641分进入韶关市理科总分前十。董颖珊以文科总分618分进入韶关市文科总分前十,是南雄市文科状元。在南雄,一年出一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可以轰动全市,而在广州,如华师附中等名校,重点本科以上的考生比例超过90%。“诸多的主观和客观原因,造就了城乡教育差距的现实。”何英说。
正因为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小城镇孩子与一线城市孩子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校内不足校外补,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进入三四线城市,呈现崛起之势。
被误解的“减负”政策
“我们这一辈生活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独生子女多,物质比较缺乏,精神方面几乎靠自娱自乐,但也造就了我们‘靠自己改变命运’这一代,对于我们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唯有靠知识来改变命运。”何英说,直到如今,这依然是很多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途径。
何英介绍,朋友的孩子在南雄一中上高三,一直听说孩子成绩不错。今年3月,为了测试一下水平,朋友的孩子用东莞石门中学高三文科班的试卷考了一次,结果在石门中学高三文科班340多人中,他考了322名,也就是倒数20名!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在广州,随便一所中等偏上的小学,年级期末考语文数学能达到100分的一抓一大把。但是在南雄,很多家长觉得八九十分就已经很厉害了。
不过,在南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这种天然性的差距,住在碧桂园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如果是攒10万20年后给孩子,还不如把这10万分摊到孩子每一年的教育里;如果买一部车改变生活,还不如把买车的钱投进孩子的教育,让他以后改变命运。“你花一辈子赚的钱,也许以后孩子一年就败掉了。反之,你一辈子攒的钱,你的孩子也许一年就挣回来了。”
近年来,教育部各种改革不断推进。对教育“减负”的误解,加上个别师生矛盾的信息被媒体和网络曝出,导致公立学校部分教师出现“怠工”现象,教育方面的负能量逐步显现出来。
“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是要优化学生的合理负担。”11月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去年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30条),这是第一个全面系统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文件,明确了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和政府的责任,目前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随着地方减负实施方案的出台,媒体和家长对此也给予了较多关注。“对于家长来讲,希望孩子打好学习基础,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吕玉刚说,这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过,需要对减负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吕玉刚指出,学生完成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是其应尽的学习义务和应付出的必要努力,合理的负担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这不应被视为过重的学业负担。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勤奋学习、刻苦学习,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让学生觉得努力付出是值得的。
减负是要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的减负。”吕玉刚说,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有减有增,优化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之内。
看齐小丫丫教育连锁机构以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保证教育质量向一线城市看齐。
严控下的校外培训机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教育部要求学校要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指导,解决好学生学习上‘吃不饱’‘消化不了’、需求多样等问题”。而事实上,作为学校,一个教师管着一个班三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学生,要做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学校“管不足”,学生“吃不饱”,也正因为这一客观现象的存在,催生了诸多的教育培训机构。记者调查发现,这两年间,南雄市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新增加了二十多家大小不一的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的“井喷”并不限于南雄市这样一个粤北县级市。记者获取的一份数据显示,2018年,进入培训教育行业的社会资本达到147亿,2019年第一季度,进入培训教育行业的社会资本就达到120多亿。
然而,由于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的不同,各培训机构也良莠不齐。南雄市曾成立由教育局牵头,公安、民政、人社、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广新局、消防、体育等部门参与组成的检查组,对校外培训机构和托管机构开展联合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规范全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
南雄市副市长马细妹曾表示,要求各相关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意识,进行科学治理;要做到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合理引导,积极发挥校外培训和托管机构治理的衍生功能;要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力求校外培训和托管机构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切实为学生减负,维护教育公平。
“我和先生都来自农村,在广州发展,当发现南雄教育与一线城市的巨大差距后,决心在南雄开办一家机构,期望帮助家乡学子。”小丫丫教育执行总校长何英说。
在何英看来,“家长改变观念是首要难题。”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家长觉得八九十分就已经很厉害了,上补习班的都是些差生。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很多孩子在临近考试时,担心自己考得差,就赶紧去补习一下,待考试及格了,又觉得自己不错,便不再继续学习。“这种现象相当的普遍。”南雄一中一位英语老师对记者说。
“我和先生商量后,决定把本来已经在看位置的第4家小丫丫校区开回南雄,无论我们能改变多少,起码我们尽力改变家长的观念和意识。”谈及小丫丫教育南雄校区的发展,她斩钉截铁地说,“我们采用独特的教材,启用在一线城市培训、以一线城市工资标准招聘的教师,实施标准化的管理和教学,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优,而不是补差。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一部分孩子可以与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具有竞争力。”
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很大一部分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而在小城镇,一般是在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为了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小丫丫还开设了幼儿园大班年龄段的启蒙英语课程。与此同时,无语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小丫丫都有对应不同基础学生的独特教材。比如,数学教材采用全国知名数学教育专家根据十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研发的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分为同步(激趣版)、提分(实验版)、培优(精英版)、竞赛(特长生)和升学(100个考点)版教材。
为了能激励更多的优秀孩子勤奋学习,小丫丫教育还将从2020年起每年投入80万元、6年共500万元成立南雄小丫丫教育基金,助学优秀上进的南雄学子。
记者了解到,这个小县城近两年增加了二十多家培训机构。“希望有更多的知名品牌、教学质量有保证的机构进入,而不是现在这样令人眼花缭乱。”一位家长表示,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严控好这扇“门”。(中国小康网记者刘源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