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实验撬动中国科学教育现实
小小一篮水果,满满一筐智慧。6月8日,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在京召开北京—上海教师交流会。记者在项目“水果篮”主题模块教师指导书中看到,一批中国教师正以触手可及的材料着手进行一项伟大的尝试:帮助儿童通过辨识、描摹、品尝、加工等亲身体会,学会观察、比较、交流、分类等科学观念和科学能力。
“科学素质是21世纪必须具有的素质。幼儿园时代起创新能力就比人家差,还谈什么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做中学”项目负责人韦钰院士说,儿童3到5岁即形成一定程度的认知和性格类型,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这一阶段就给予正面引导,推动其茁壮成长。
“做中学”即“在动手操作中学习”,该项目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协于2001年启动,旨在使儿童“通过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掌握核心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项目的主要承担者有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等。2005年底,韦钰倡议成立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专门从事“做中学”项目的科学教育培训、推广和研究工作。
经过6年多试点,“做中学”项目已被列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成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的一项重要工作,参与者由最初的4个地区、44所学校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市近千所学校。2005年底,汉博中心接受通用电气(GE)基金会百万美元资助,开始编写“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内容标准、构建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并组织实施相关教师培养、教育推广工作。
2006年11月,“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内容标准试用本付印,主要涉及“物质和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环境”以及“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标准”希望让学生通过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所列出内容,并能逐步领会系统、秩序、组织,实证、模型、解释,守恒、变化、测量等普适的科学规律和主题,同时对科研的持续性、工具的必要性、科学语言等有总体上的体验。
目前,汉博中心已根据“做中学”科学教育内容标准,设计出5至12岁儿童科学学习阶段的27个教学模块的框架结构,作为示例完成了16个模块教师指导书、教师培训手册和学生记录册的编写,其中13个已进入教师培训、教学实践和学生形成性评测的阶段。
“水果篮”主题模块教师指导书——“告家长书”指出,这一模块的核心教学目的是:学会根据重量、外形、颜色、光泽、气味、味道、粗糙度、硬度等特征为物体分类。参与学习的儿童应有准确的语言描述能力,愿意倾听并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整个模块分为认识水果、挑选水果、比较水果、复习四课,由水果写生、水果卡片找朋友、给水果排队、做水果拼盘等19个活动组成。
“我去法国、美国的幼儿园参观,看到它们的类似活动。他们创新能力的平均水平,应该说在我国很多优秀儿童之上。”韦钰说,“现在全世界都高度重视科学教育,连非洲一些国家也在着手推行相关计划。中国以后也一定会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而改变中国教育有两个办法:一靠脑科学研究,二靠教育实践。”
韦钰认为,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做中学”项目内容标准很有希望成为中国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标准的雏形。“美国科学教育体系的构架花了30年,我们着手这个问题才两年。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最终一定能够撬动现状。”她为参与项目的教师们加油鼓劲说,“谢谢大家的付出,请继续帮我们作研究,坚持下去……我很有信心,你们做好了,我们马上到农村再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