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5%的人倾心外国高等教育
教育担负着人才输出的重任。在我国对外开放空前扩大的环境下,国内教育业一方面进行着自身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深受国际化浪潮影响。近日,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仅就中国加入WTO后教育服务开放对人们教育消费产生的观念性影响,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对700余位居民进行了访问调查。
不同阶段寻求不同的教育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于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消费倾向。换言之,各种教育载体的优势也已经得到了人们不同程度的认可。
具体分析人们对各阶段教育消费的偏好。对于第一阶段,学龄前阶段,46.5%的居民认为民办教育就挺好,完全可以完成对孩子的启蒙任务;37.5%认为如有可能,接受国立教育基础会更扎实;16%主张这个时期就让孩子接受外国教育,早作适应。在第二个小学、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受访人群中没有人倾向民办教育,高达96.5%相当肯定国立教育的基础作用,仅有3.5%的居民认为这部分教育应在国外完成。在第三个高中教育阶段,76.5%的人继续选择国立教育,18.5%的人开始倾向外国教育,同时民办高中的被选比例上升到5.0%。就是说,人们更倾向于把高中以前的教育消费投向国内,其原因在于现行的高考制度以及国立学校的价格优势。
在第四个大学及以后教育阶段,目前模式的国立教育遭受冷遇,倾心外国教育的比率出现激增。数据显示,89.5%的人愿意接受外国高等教育,仅有9.5%、1.0%的人愿意继续选择国立教育、民办教育。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国内高等教育机构信心不足,包括国内教育的目的和方法方面、教育的软硬件环境方面、以至学业完成后的择业宽度方面,等等。同时看出,人们从高等教育阶段开始,对教育消费的投入明显扩大。
到了第五个教育阶段——各类培训班,有70.5%的人更为认可外国教育,26.5%的人认可民办培训班,仅3.0%的人仍然认为需要国立教育来完成。全球市场经济化的趋势中,人才国际化的要求越来越紧迫。(见表一)
综上,五个不同教育阶段有着适合各自的教育载体。国立学校是教育普及阶段的主力载体,外国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被看好的载体,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目前局限在启蒙教育和培训班式的教育上。
外国教育优势在于开放性和新思路
谈及外国教育的最大好处,26.8%的人认为可以体验新的思想观念,25.7%的人相信更容易成为国际通用人才,25.7%认为有利于美好前程,同时还有13.4%的人抱着学习处事高效率的想法,另有8.4%的人希望由此受到社会重视。(见表2)
在倾心各类外国教育的受访人群中,59.9%的人声明:所指的外国教育是出国接受境外教育,7.6%表示在国内接受外资教育即可,32.5%认为两者皆可。(见表3)人们对接受外国教育的方式有明显倾向性,并且无论出境教育或国内外资教育,都意味着教育消费资金的外流。对于国内意识形态宣讲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而言,如何取精去糟地吸纳外来教育以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教育、培养首先属于中国进而才属于世界的人才,是个重大课题。
调查数据——
表1:不同教育阶段接受不同形式教育的赞同比率
民办
国立
外国
学龄前
46.5%
37.5
16%
九年义务
0%
96.5%
3.5%
高中
5%
76.5%
18.5%
大学及以后
1%
9.5%
89.5%
各类培训班
26.5%
3%
70.5%
表2:外国教育的最大好处
体验思想新观念 26.8%
成为国际通用人才 25.7%
有利于美好前程 25.7%
学习处事高效率 13.4%
社会重视,有备无患 8.4%
其它 0.0%
表3:接受外国教育的地点
出国接受境外教育 59.9%
在国内接受外资教育 7.6%
上述两项都可以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