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诞生专业社会工作者 "助人为乐"成职业
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暂行办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今年11月,我国第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将在上海诞生。
今年年底,在养老机构、社区、婚介以及各类公益性民间组织机构,将出现具有高中(大专)毕业以上学历的高层次社会工作者的身影。与医生、律师、会计师一样,从今年开始,社会工作者每年都要进行为期1个月的培训并参加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的社会工作者才能得到社会工作者“身份证”。
何为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受助对象心灵上的对话,帮助他人摆脱困境,同时可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和专业知识解答。今后的社会救助工作者不仅是单纯地发放救助金,还会根据对方的家庭情况、社会背景给予区别救助,帮助在家待业的人重新上岗。
记者了解到,社会工作者还将是人与人之间的“中介”:教育工作者将调节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从专业人士的角度给予孩子心理安慰;卫生社会工作者将缓解医患矛盾,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工作者将不会站在医院的角度,而是成为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纽带。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叶兴华告诉记者,今后只有持“身份证”的社会工作者才能上岗。而上海也会专门开设一些社会工作机构,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都能聘用这些社会工作者。
据悉,国外每千人之中,就有6个社会工作者,但是上海几乎为零。这是因为目前许多社会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而高校的专业人才却很难得到社会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