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字记录文校生涯 海宁七旬退休教师坚持13年手写“修志日记”

  2019-05-14 14:37 |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梅雨

  日记或许是一种“静”之神功,“板凳需坐十年冷”,它是日常习惯的修练,不用“为赋新词强说愁”,无需“文似看山不喜平”,或修饰、或形容,或平实如话,回归文字本真。

  日记倘或是一种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地重复着同一件事,叙事抒情,或道或喻,或言或语,人瘦烛消,穷年兀兀。远离尘世喧嚣物欲浮华,耐得寂寞,淡泊宁静。

  日记抑或是一种境界。一生追求的禅意,在日记中记录人生悲欢离合,在日记中明志修性,在日记中历练、涅涅槃和重生。

  每日夜幕降临,一位老人在家中斗室打开台灯,端坐于桌前,习惯地翻开日记本,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他用水笔写上日期、天气、气温,开始于白色平坦“原野”上的耕耘,记录收获着一天的故事、思想、情感。他,就是许村中学退休语文老师施明洲。施老师许巷镇西施家埭人,2005年暑期从许村中学退休,退休前一直任语文学科教学。酷爱文学和文字。我与施明洲老师结织,缘自他为市退教协会《劲松》会刊文字做文字校对,字字必较句句必斟,他将小报上每一篇文稿的文字语法差错圈出来,并加以评注,错在何处,如何修改,说出理由。

  施老师告诉笔者:“我教了44年书,其中43年是教语文的,可以说与语言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几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包括4年的电大中文专业进修学习,使我对文辞有了较佳的语感。”

  40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让施老师与字读文辞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文字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自2006年4月始至今13个年头,4700多篇日记,记录着13载修志文校生涯,同时记录着改革开放时代变迁、丰富的退休生活和人生感悟与故事。

  走进市总工会大楼,在一间斗室——市工会志编辑室见到他。桌案上除了各类书籍,整整齐齐排放着24本日记本,棕色和黑色两种颜色,大多是工作笔记本,16开本164页,每本日记的封面上贴着编写序号标签,1至24号的数字序号赫然在目。

  笔者随手拿起第1本日记,打开,只见扉页上写着“灯影退耕,修志修性——施明洲自题”,打开日记第一篇,第一眼看到的是笔迹遒劲的水笔字:“2006年3月30日,星期日,天气:少云,下午2时,至市国土局报到接洽应聘修志事宜……”

  和笔墨相伴 与日记结缘

  面对眼前24册日记本,向施老师说明我此行的目的,他高兴地接受了我的采访。我开门见山地提出第一个问题:“您是何时与日记结缘,又缘自何因?”说起日记,施老师沉思了一会说:“13年前的2006年3月30日,我写下第一篇日记,那是我正式接到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电话,受聘承担海宁土地志编撰,当时我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我的修志工作全过程,同时也练练笔。这样每天写二、三百字,主要记录与修志工作相关的事,也写到退休生活、人亊交往、家庭生活及业余文学写作等方面内容。谁知一记就坚持了下来。我退休返聘修志工作做了13年余,“修志日记”也写了13年,至今年4月,写了24个本子,有100余万字。”他又回忆说:“我写日记缘自上初中时,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写日记,增强观察力、想象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1961年高中毕业踏上教育岗位,读了雷锋日记、欧阳海日记……激励我写日记,当时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文革中日记失散也就停笔。”

电影盒子

  “如今,日记不为大多数人重视,几乎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尤其是手写笔书日记,被人不屑,您为何选择手写日记?”我有些好奇地问。

  施老师说,手写文字有一种亲切感,让笔端在方格稿笺上流淌,这种原始本原的表达方式现在看起来有点落伍,对于他们这些40后似乎还是有一些顾恋不舍。再则,他不谙电脑打字,承撰的土地志,工会志近100万字志稿也是手写稿,让打字员打的。

  “那日记给您带来和留下了什么呢?”我问。施老师想了想饶有兴味地说,4775篇日记,真实记录了退休近14年以来修志工作和退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许多日记也折射反映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其中还包括记录业余文学写作的小小成绩和追逐文学(业余)之梦的心境。现在想来,这百万字日记成为了一份宝贵的资料,在《灯影退耕录》和《修志修性》两本书中都收录了部分日记,施老师希望留给儿孙辈,作为一种历史和资料阅读借鉴。

  咬文嚼字 跟文辞较真

  日记记事抒情较为自由,不受拘束。施老师把写日记当作练笔的一种方式途径,字斟句酌,咬文嚼字,跟辞章较劲,“吟安一个字,捻断几根须”,字词句篇,语逻修文,力求无错字,无语病,言之有理,文句通达流畅,大抵是出于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本色,力求完美,他把这种要求也放到修志文校工作上。

  施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笔者说,文校工作是志书编撰和报纸编辑出版工作重要一环,也是最后一个且最关键一个环节。使用规范化的祖国语言文字,是每一位文字工作者的基本职业要求,它直接关系到一部志书一份报纸的质量,作为文字校对就应尽量减少差错,来不得半点粗心与马虎,跟写日记是一个道理。

  据施老师介绍,2002年后,他开始关注媒体上一些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问题,给一些报纸、杂志编辑写信,纠正评校一些报道文章的文字差错,先后十多次给央视新闻类节目同步屏幕字幕中的错别字挑刺,撰写了100多条评校意见寄去,得到央视总编室来函肯定,2003年还被央视聘为观众评议员(全省唯一)。

  施老师对文字情有独钟,退休后先后担任巜海宁市场志》巜海宁潮志》巜海宁土地志》《海宁市志》巜海宁工会志》巜海宁历史文化读本》巜劲松》(市退协会刋)等书、报主编、编辑和文字校对工作,参与校对文字总量650多万字,光《海宁市志》就有900余万字(重复),写了1680条、12万字评校意见。受到业内好评。

  一十三载 笔耕不辍

  施明洲老师蜗居陋室,笔墨“志”“史”十三年如一日,数百万字志稿一百多万字文稿,都是手写而成,蔚为大观。“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文字上”,施老师风趣地说。他又是如何在修志文校之余,挤出时间撰写日记的呢?

  他笑了笑回答说,十三年来,写日记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有时手头文案工作忙,当天日记搁下了,就在第二天补上,双休日的日记下周一补写,有时出去旅游或去深圳儿子处度假,每天记录要点(包括天气等),回来后整理补上。除了一百多万字日记,他这些年还在省、全国性报刊及海宁地方报刊上发表近50篇散文和其他文章。

  “那你将准备一直写下去吗?”我问,“目前还没有停笔的想法,虽然年龄在一年年增长,乘身体健康状况还可以,思维清楚,每天写二、三百字还是可以坚持的,等到健康状况不允许时自然只能放弃。况且,日记又不需要什么物质条件,一笔一本一桌足矣”施老师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