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历史追忆

  

  关于春节的起源,说法很多。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虞舜即位时带领部下祭拜天地。历史上对春节的叫法不同,秦时称上日、元日,两汉有岁旦、正旦之说,魏晋南北朝有岁朝、元首,唐宋称岁日、新元,清朝则开始称元旦、元日,近代,这一节日逐渐演化成为一个从腊八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大节。

  

  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民间推行遇阻。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民国初期,政府试图将贺年、祭祖、贴春联等活动移到阳历元旦,但是民间强烈的传统意识还是将这些习俗保留在了春节。所以现在我们过的春节,其实只有100多岁而已。

  

  过春节应该是高兴的,喜庆的,快乐的。但在我们60后的童年记忆中却是苦涩的。

  70年代,本人生活在农村,那时还没有电灯,(并不是山区,而是鲁西南的平原地区)。过节时对联都是自己找老师给写。没钱买炮仗,那就自己做。记得我是和堂哥一起做炮仗。用写作业的课本撕成一条条,把纸在锥子上卷,卷瓷实以后,就变成了纸筒子,再用黄胶泥封死一头,就变成了炮仗的雏形。然后填进自己配制的黑色火药,放入捻子,用锥子把上头封严实了,一个炮仗就完成了。最后把它们在绳子上编好,一挂炮仗终于彻底完成。

  

  大年初一,五更起来,开始点火煮饺子,(我们老家叫扁食)。这边饺子一下锅,那边就点挂在树梢上的炮仗。自制的黑火药不像现在的黄色药粉,燃烧比较缓慢。等饺子煮好,大家开吃时,炮仗还在慢悠悠叮当的响着。

  

  吃完饭,小孩在屋里嬉闹,大人们抽袋烟,一会,天大亮了,这时,生产队的钟声响起来了。(那时候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三级管理)干什么呢?要下地干活去!那时候提倡“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大冬天的社员们要到地里去翻地!叫做“战天斗地学大寨”。当然,中午生产队是管饭的,不过不是大鱼大肉,而是“忆苦饭”。

  小孩子们也不会闲着,兜里装上两把瓜子,花生(都是生的),就背上粪箕子上路了。要去捡粪,开春以后好上地用。

  以上是70年代初的新春记忆,回忆起来虽然觉得有些清苦,单调,但心情是轻松的。

  

  80年代进了城,生活有所改善,过年才觉得有意思起来,为什么?因为天天盼望着过年。总体来说,有以下几大好处。

  1.可以吃好的。那时候,粮油肉蛋都是凭票供应。一人一月半斤油,一斤肉。平时也舍不得吃呀,把这些肉票攒起来过年好用。过年那几天,真的是吃的满嘴流油。哪像现在,提倡荤素搭配。

  2.可以穿新衣裳。过去买衣裳要布票,有限额。也就是每年过年,能添一件新衣裳。平时谁能穿得起新衣服?

  

  3.还有一件乐趣就是能放炮仗了。家长给买一挂或两挂100响的小鞭炮,再买20个二踢脚,每次一放炮,许多小伙伴都来围观,那个热闹劲,就别提了。

  4.能得到“压岁钱”,一般大人给五角,一元,加上亲戚给的,一个春节能“挣”3——5元,那可是一笔巨款,平时舍不得花,除了上学交学费用一些,剩下的就真正属于自己的了。节后买“小人书”,能买7、8本吧。

  5.看电视节目。从83年开始,有了春节联欢晚会,全家人围坐在客厅不大点的小地方,其乐融融的看节目,翘首以待的等着听相声。马季,姜昆等人的一个包袱,能把大家乐得前仰后合。。。。。。

  

  我国经过历史上少有的近40年和平时期,经济发展飞速猛进,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现在一回想,却有很不一样的感受。

  现在,我们老了,自己的孩子也长大了,过年反倒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首先,生活改善了,吃穿不愁了,反倒不知道吃什么好了。电视频道很多,但不知道看什么节目好了。过去住平房,大年初一一出门,邻居们见了面,总是忘不了互道几声祝福,邻里关系十分和睦。现在过年,大门一锁,与外面的世界就隔绝了。一回想,是自己家过年,还是中国老百姓都过年,界限模糊了。

  

  一到年30,孩子回来过年,还觉得屋里头有些人气,如果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来,老两口顿时显得冷冷清清。电视节目里是欢声笑语,外面的鞭炮声也是此起彼伏,但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后脊梁也总是凉飕飕的。

  

  总之一句话,没有过去那种每天在日历上画一道,翘首以待的等着过年的期盼了。

  唉,时代变了,“年”虽然还是那个年,但感情寄托不一样,感受自然也不一样。是我们老了,喜欢怀旧了,还是“年”有了新的含义?只有天知道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