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对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在新时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在基础教育上,不仅需要不断满足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量的需求,更需要不断满足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质的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在不断满足人民对基础教育基本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不断推进优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不断拓展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教育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也体现在软性服务上;不仅体现在学生知识的获取上,也体现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上。

  为了更好实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第一,不断完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我国基础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主,各地经济发展差异会带来地方政府能够用于基础教育投入的资金规模的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政府有更充足的财政预算投资于基础教育发展,而在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则相对受限,从而带来地区间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就要求不断完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费投入支持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入地,应不断加大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多渠道地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学位供给,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能仅依靠地方政府财政,应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和省级层面的统筹规划,不断缩小地区间教育发展差异。

  第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推动更高水平的效率与公平。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丰富和创新了教学发展模式,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重点学校优质课程录播共享,弥补落后地区学校优质师资不足。

  第三,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增强职业归属感与认同感。促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关键方面是促进城乡、区域和学校间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师资力量的差异不仅会影响学校课程的开展和课程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接触到科研竞赛、社会实践、兴趣培养等课外拓展及其深度和广度,而这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视野的开拓、兴趣专长的挖掘非常重要。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落后地区教育资源投入,大力支持阅览室建设、实验器材配备、校舍翻新等硬件设施的改善。今后,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更应当重视教师在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改善城乡教育不平衡的作用。

  第四,加大对基础教育阶段留守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和情感关注。心理和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是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包含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口大规模外出务工带来了不少留守和流动儿童,其在心理和情感方面更应受到关注。这既关系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取得成绩的巩固,也关系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此,政府、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加大对留守和流动儿童心理、情感上的关注与辅导,为其营造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学习和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