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村行(泛读)

  村行

  王禹偁

  1.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

  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任右拾遗、 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晚年任黄州刺史,世称“王黄州”。

  政治上直言敢谏、关心民间疾苦,曾屡次遭贬。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上反对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文风,要求“革弊复古”。

  散文取法韩愈、柳宗元;

  诗歌崇尚杜甫、白居易,内容充实,风格简练。

  有《小畜集》、《小畜外集》。

  2.作品

  村行[1]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2]。

  万壑有声含晚籁[3],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4],

  荞麦花开白雪香[5]。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6]。

  3.注释

  [1]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因论妖尼道安罪,贬谪商州(今陕西商洛)团练副使。/ 此诗作于次年秋天。

  [2]信马:任马随意行走。/ 野兴长:郊游的兴味很浓。

  [3]万壑句:傍晚时分,山沟里到处都传出秋声。/ 籁:古代箫类乐器,也指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响。

  [4]棠梨:即杜梨,落叶乔木。/ 胭脂色:鲜艳的红色。

  [5]荞麦句:荞麦开白花,故云。

  [6]原:平野。

  4.提示

  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描绘了秋日山水田野的自然风光和作者的游兴,其中又暗寓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以及因遭贬谪而产生的失意之感。

  二、这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紧扣“村行”之题。

  前两句叙事,“山径”、“菊初黄”点明地点与时间, 呼应题目“村”字;“信马”写人的兴致,又落实题目“行”字。

  中间四句写景,是村行的所见所闻,突出山村 秋天优美的景色。

  最后两句是抒情,转出思乡之念。作者不思京城而思家乡,显然有政治失意的意味。

  三、诗歌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前六句重点写秋天的优美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野兴”是乐景;

  末两句转入“乡 思”,是抒发哀情。

  总体上看,诗歌用了以乐景反衬哀情的表现手法,哀乐相生,情感益显浓郁。

  四、中间两联的写景可谓有声有色。

  颔联是远景,写山野,重在绘声,两句一闹一静,以闹衬静,突出山野 的寂静;

  颈联是近景,写田园,重在绘色,两句红白相映,色香兼具,突出田园的秀美。

  1

  END

  1

  自考,自学

  纯粹为了约束自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