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专栏】思想之光——九上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上)

  原标题:【张敏专栏】思想之光——九上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上)

  

  九上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思想之光(上)

  一、单元教材解读

  九上第二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都是议论性文章,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敬业与乐业》观点明确,引经据典,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方面论述,层次清晰,语言通俗。《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一封信,同时也是说理文章的典范。作者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运用反语和比喻等技法,表达了对法国政府强盗行为的愤怒以及对被侵略的中国的亲切同情。《论教养》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通过对“有教养”和“无教养”的表现的讨论,探究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行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精神的三间小屋》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表达了作者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征,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

  2 把握四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构层次,区分观点与材料。

  3厘清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能够分析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4 积累文中精彩的名言警句,感受议论性文章的不同表现风格。

  三、课时安排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把握论点

  【课时目标】

  1.单元整体预习感知,积累字词与议论文常识。

  2. 区分观点和材料,厘清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

  【教学准备】

  自学微课:议论文相关文体概念。自学清单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堂

  带领学生回忆七八年级学过的议论性文章,归纳出这一类文体的基本特征——有观点,讲道理。

  二、按单自学

  【微课自学】议论文的三要素及特征。重点明确:中心论点概念——观点清晰正确、是完整的判断句、不是问句、比喻句、公式常理。

  自学清单一

  课前学习目标

  通读四篇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扫除字词障碍。

  学习任务

  需要完成的任务

  学习方法

  建议

  初读课文

  我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有:

  我的疑惑:

  通读,并圈点勾画

  自学清单二: 学习任务

  需要完成的任务

  学习方法

  建议

  再读课文,把握作者观点

  课文

  作者观点(论点)

  《敬业与乐业》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论教养》

  《精神的三间小屋》

  小组合作探究。

  三、当堂展示

  (一)学生展示交流

  (二)教师明确:

  《敬业与乐业》本文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一封信,文中高度赞美东方文明,愤怒谴责英法联军劫掠、毁灭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法国政府强盗行为的愤怒以及对被侵略的中国的亲切同情。

  《论教养》本文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通过对“有教养”和“无教养”的表现的讨论,进而得出自己的观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精神的三间小屋》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论述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必要性:第一间,盛满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最后,从修建精神的小屋上升到“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

  四、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把握观点,积累金句。

  学习方法

  建议

  需要完成的任务

  通读,并勾画圈点

  我积累的好词佳句:

  师生互助,解决疑惑:

  五、课外作业

  课外自读: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梁衡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周日无事,一个大人带着十多岁的孩子在宿舍大院里散步。看到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

  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

  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

  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说:“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行,还可延长行驶很多公里,确保能开到维修地点。”

  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其实,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

  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

  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偷得仙桃能成仙,搬来救兵也称王。

  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常有好作。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

  当你超越阅读而进入写作,发表了作品时,别人又开始了对你作品的阅读。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是这样螺旋式前进。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

  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如果你说老了,已胸无大志,那么,阅读至少可以疏通头脑,不至于让你提前痴呆,输在了终点线上。再者就算你无所谓了,也该为下一代装出一个阅读的样子,别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克服军营的枯燥冷寂,提高士气,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为了精神生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思考题: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并分析为了表达这个观点,作者引用了哪些材料?

  第二课时

  收集论据理清结构

  【课时目标】

  理清四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会区分论据类别。

  一、导入课堂

  上节课同学们整体感知了本单元四篇议论性的文章,搞清楚了四位作家分别在文中表达的观点。现在,我们一起分析四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区分论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按单自学

  1【微课自学】

  议论文的三要素及特征。重点明确:论据的概念与类别——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道理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且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观点。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2自学清单

  学习任务

  需要完成的任务

  学习方法

  建议

  再读课文,找出论据,并区分类型

  课文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敬业与乐业》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论教养》

  《精神的三间小屋》

  小组合作探究。

  三、当堂展示

  (一)学生展示交流

  (二)教师明确:

  四、当堂检测

  学习任务

  需要完成的任务

  学习方法

  建议

  再读课文,厘清论证思路

  课文

  总论点

  分论点

  文章结构

  《敬业与乐业》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论教养》

  《精神的三间小屋》

  小组合作探究。

  (一)学生展示交流

  (二)教师明确:

  《敬业与乐业》以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再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用“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对自己的观点做了总结。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采取层层推进的方法阐明观点,先高度赞美东方文明,再愤怒谴责英法联军劫掠、毁灭圆明园的罪行,运用反语和比喻等技法,表达了对法国政府强盗行为的愤怒以及对被侵略的中国的亲切同情,最后,作者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以“我证实……“的句式,鲜明表达了批判英法联军暴行的观点。

  《论教养》本文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循着“教养——风度——优雅举止“这一条线索娓娓道来,叙议结合,层层深入的阐明了对教养的深刻认识。

  《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按照“引入话题——论述观点——总结深化观点”的结构,开篇引出“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的话题,之后论述为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必要性:第一间,盛满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最后,从修建精神的小屋上升到“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表达了作者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思路清晰。

  五、课外作业

  千年的选择——爱国情怀

  墨白

  时间的蝼蚁默不作声,沿着年轮的轨迹不停地攀爬,串起每一个凄楚而惆怅的日子,焦灼地渴盼着时光能够倒流,让我穿越时光的隧道与先贤们相见。此时顿然感悟:是谁说“待从头、收拾舊山河,朝天阙”?是谁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夜阑人静,我知道只要缘着历史的绳索,穿越时空,让生命在岁月轮回中流传千年,就能寻到那些文化大家,就能识得他们心中亘古不变的选择——爱国情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知曾经的汨罗江畔是否雾霭弥漫,就像他心头笼罩的愁绪无法舒展。他伫立江岸哭泣为谁?狂歌为谁?披发流放又为谁?他把炽热的爱国心融入诗篇。他选择了用忠心扶起将倒的王旗,他选择了用千张白纸,写满为国为民的志愿。他报国无门,于是他偕同对楚国的满腔忠贞、《离骚》的绝唱、上下求索的脚印卷入那滚滚而逝的汨罗江水中去。直到今天,他激情挥洒的文字依然掷地有声,他拳拳的爱国之情依然叩击人们的心灵。他就是屈原。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不知那易水的澎湃涛声是否还依稀可辨,正如他临行前的壮言。他英姿飒爽的背影伫立江畔已是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永恒的画面。他选择了要用秦王的鲜血来完成天下苍生的夙愿,他选择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在如虎狼般的强秦面前,他壮志未酬。可他有图穷匕见时的英勇,有倚柱而骂时的凛然。直到今天,他的爱国情怀仍然永驻世人心间。他就是荆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不知那营帐之中是否还有他醉中挑灯看剑、梦中驰骋杀敌的身影。他愿披一身豪情冲向那被金人蹂躏的前线,前进中不料身后轰响的不是助威呐喊,而是小人的诬陷。他忍受着屈辱与不满,选择了为国沉默的闲居,但他依然有满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他的选择造就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是他的选择将黑色的文字谱写成了一首首爱国的壮丽诗篇。直到今天,他的爱国豪情还让人为之赞叹。他就是辛弃疾。

  篝火繁星,映射出他们光芒的人生。

  岁月无痕,弹指一挥间。

  在这穿越时空而永恒不变的选择中,我已心有所悟。

  夜阑人静,苍穹深处,亦有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让人继承。

  这份选择亘古不变。

  思考题:分析本文中的论据类别,并试着厘清论证思路。

  第三课时

  厘清论证思路 学习论证方法

  【课时目标】

  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厘清四篇课文的论证思路,分析其论证方法及作用。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堂

  上节课同学们理清四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会区分论据类别。现在,我们一起厘清四篇课文的论证思路,分析其论证方法及作用。

  二、按单自学

  1.【微课自学】

  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也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论证结构类型: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是平行的,没有主次之分);层进式(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有小到大或由浅到深的方式来把道理说透。层进复句:不仅…… 而且…… 还等等);总分式( 总— 分、分— 总、总— 分— 总).

  3 论证思路:即指作者如何提出问题(提出论点论题的方式),用什么方法(论证方法)分析道理,证明;最后如何总结问题(即归纳论点,强调论点,发出号召等)。

  4 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举出×××(概括事例)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论证×××的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就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感染力,吸引读者)。如引用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轶事、奇闻趣事。

  比喻论证——把×××比作×××生动形象的证明了×××的观点。使道理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2.自学清单:

  需要完成的任务

  学习方法

  建议

  课文

  论证结构类型

  论证思路

  《敬业与乐业》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论教养》

  《精神的三间小屋》

  小组合作探究。

  三、当堂展示

  (一)学生展示交流

  (二)教师明确:

  四、当堂检测

  需要完成的任务

  学习方法

  建议

  课文

  论证方法

  文中论证方法的作用

  《敬业与乐业》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论教养》

  《精神的三间小屋》

  小组合作探究。

  五、课外作业

  奋斗才是最可靠的“颜值”

  “颜值”是当前社会热词,人们关注和重视外貌,喜欢用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颜值”。甚至有不少毕业生因为即将面试而走进整形医院,希望通过整容为面试吃一颗“定心丸”。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拥有让人赏心悦目的容颜,确实更容易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增加一份竞争的筹码。但是,任何整容手段都会有风险,美貌也有保质期,稍有不慎,美容不成反毁容;更何况,再美的容貌也有老去的一天。

  一个人一生最可靠的颜值并不是皮相上的外在中美,而是因奋斗产生的内在之美,比如丰富的知识,美好的性情,出众的气质等。

  奋斗增添丰富的知识,奋斗的人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增长自身才干,能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这才是美的源泉,与其冒着巨大风险在动刀,不如多花些时间和精力读书、思考、实践。

  奋斗塑造美好的性情。奋斗的人,最开心,俗话说“相由心生”,内在善良温暖的人必然眉眼柔和,内心坚定乐观的人必然经常喜在眉梢,而内心忧郁自寻烦恼的人往往愁眉苦脸。你也许怒能决定五官的组合,但能决定五官组合而成的表情;你也许无法决定五官的形状,却可以决定五官呈现的柔和度。

  奋斗形成出众的气质。中国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尔基也说过,“学问改变气质”。对生活乐观、对未来有信心,就是最好的美容。即使相貌不济也不必自卑,相反,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就会让自己的眉宇间散发出生动、智慧的神采,继而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奋斗才是最可靠的“颜值”。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只有努力掌握创新创业的本领,提升内在的核心竞争力,自信地融入时代发展的滚滚大潮中,才能划出最美丽的弧线。

  (选自《湖北日报 》有删改)

  思考题:厘清本文的论证思路,并分析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作者简介:张敏,湖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荆楚名家培养对象,省教研名师,市党代表,市教坛名师,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潜心育人,笔耕不辍,在《中国教师报》《语文世界》《湖北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百余篇,优秀课例、课件及教学设计获省市县各级奖项近50次。践行的教育格言: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郑重声明

  本期内容为“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yuwenshidi。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复制、摘编前,必须得到“湿地”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未经“湿地”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其侵权行为。尤其强烈谴责以百度文库、豆丁网等为首的明目张胆的盗版行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