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郭沫若,看人看事,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

  《女神》:郭沫若,看人看事,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

  郭沫若是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其在历史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文人”的概念,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一位卓越的学者,而且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战士。当年,郭老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军,继而参加了南昌起义。

  不管环境怎样恶劣,他从不拿原则做交易,从不拿历史当商品。 同事们意见一致的时候,固然感到很愉快,即使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他也能实事求是,互相尊重,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在《女神》诗集中,他始终是一个叛逆的青年人,竭力向旧社会的一切事物宣战,迫切地张开手臂迎接新世界的到来。他反对旧的一切,旧社会、旧事物、旧思想、旧我,这种除旧迎新,正是我们当年需要的。

  所以《天狗》中看似毫无章法的章句实际上是对旧的自我的深刻剖析。 “凤凰”的涅槃与浴火重生,女神走下神龛而后获得再生,郭沫若对死而复生有着异乎寻常的执念,这与他的观念是分不开的。

  郭沫若这种自我沉醉式、不拘于形式的浪漫主义色彩表达方式,即便失掉了一些诗歌应有的美感,但放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那种不拘泥成说的果敢与胆魄、那种焚旧铸新的热切与真诚,那种彻底反省的决绝与叛逆,却是新时代新诗应有的气质、气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