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宗”李清照

  

  李清照是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与辛弃疾(字幼安)一同被清朝学者王士祯誉为“济南二安”,“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她在词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美称为“婉约词宗”。

  身世: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曾受到苏轼的赏识,与另外三人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也很有文学修养。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使李清照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年少时便有才名,受到了当时文坛名家晁补之(苏轼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称赞。

  李清照在18岁这一年嫁给了赵明诚,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也是家学渊源,文学素养极高。婚后,夫妻二人感情极好,李清照协助丈夫做了很多关于金石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为赵明诚关于金石学的著作《金石录》写过一篇《金石录后序》。

  “靖康之变”,北宋徽宗、钦宗被金人劫持。李清照在丈夫的嘱托下带着多年的藏品书籍南下避难,经过一番拣选舍弃之后尚有十五车之多。然而,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候,这十五车书籍文物最后也没有保住,基本上都丢失散落了。这不仅是赵明诚、李清照的损失,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哎。

  历史上一直有关于李清照是否再嫁的争议。有些人认为李清照在赵明诚去世之后,孤苦无依,就嫁给了一个叫做张汝舟的人。然而张汝舟此人品行极为恶劣,他是奔着李清照的财物来的,当发现李清照并没有多少钱财以后,凶相毕露甚至拳脚相加。而李清照并没有忍辱偷安,而是向官府揭发了张汝舟营私舞弊的罪行,最终解除了婚姻。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此事纯属子虚乌有,是有人出于险恶用心故意捏造出来的。

  我不搞学术,也没有做过相关考证,对此事的真实性不做判断。但这件事之所以流传这么久这么广泛,与事实本身关系不大,根源在于大众的八卦心态。一个那么有名的女才子居然再嫁了,这是多么轰动的一件事!就像是今天,明星的绯闻也一样是最吸引眼球的新闻。

  即便是学者们拿出了铁一样的证据,证明李清照确实没有再嫁,我相信这个事也不会就此打住。关心绯闻的人们极少会去看学术论文的,看到了也未必信。

  词学主张:李清照在词的理论方面是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她在年轻时候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应当“别是一家”的理论。核心思想是词应当区别于诗,有自己的定位;词应当高雅,不应低俗;词应当与音律协和。

  基于这些观点,她把南堂二主、冯延巳、柳永、苏轼、王安石、张先、宋祁、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贺铸、秦观等一众名家批评了个遍,所谓的“豪放派”、“婉约派”都没有放过。一个女词人,居然敢对这么多名家提出批评,自然有很多人不满,因此有人说她这篇《词论》是“妄论”。

  我认为,李清照的理论当然可以争议,她的一些主张我不认同,比如说:她对词的题材有很大限制,认为有很多题材只能由诗来表达,不能由词来表达。但是,她这种感遇批判权威的精神十分可贵,这种独立自主的学术态度让我非常的敬仰。

  主要作品:李清照有一部《漱玉集》,收录了她的词。经过现代学者的收集、整理、考证,在《漱玉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部分。即使这样总量也不是很多,加上残句也就是七八十篇,然而却可以说篇篇经典。很多名句流传十分广泛,甚至有些句子大家经常使用,却不知道是李清照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好句、美句太多,不胜枚举。有很多词更是通篇皆美,难以句摘,比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点绛唇·蹴罢秋千》、《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等,这些只是我举的例子,不是全部。

  李清照留存下的诗就更少了,她严守自己的词学理论,在词中表达的那种婉转缠绵的情感,不涉及家国天下等宏大的主题。不过大家可千万不要以为她只有伤春悲秋、相思缠绵这些小女儿情调,写诗的李清照是另外一个样子。最著名的是《题乌江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豪雄悲壮,铿锵有力,不输于任何一位豪放诗人。

  另有《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等诗全是慷慨激昂、精忠爱国的热血诗篇。“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坏土”、“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可以一丝一毫的“婉约”?

  趣闻轶事:再讲两个小故事,李清照博闻多识、才华横溢,同为世家出身的丈夫赵明诚明显被她比了下去。

  李赵夫妇二人都是大学问家,他们的日常娱乐经常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二人在饭后喝茶的时候,用打赌的方式决定谁先喝茶。赌什么呢?赌学问。一个人说出一个典故或者一句诗文,另一个人猜在哪本书的第几页第几行,猜中先喝。赢了的人往往开心大笑,结果茶水都洒到身上了。这种比赛往往是李清照赢得多。

  这个典故被称为“赌书泼茶”,很有雅趣,常常用来形容夫妻感情和睦。纳兰成德有一首《浣溪沙》就用到这个典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寒叶闭书窗,沉思往事立斜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李赵二人在结婚以后常常是分居两地,李清照非常想念自己的丈夫,她把这份浓浓的相思寄托在了她的词里面。其中一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科幻片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感情真挚,缠绵悱恻,催人泪下。

  赵明诚收到妻子这首词也深受感动,同时又生了比试的心思。他用三天时间一口气做了四十九首《醉花阴》,加上妻子这一首共五十首给好朋友鉴赏。好友看了以后:“只三句最佳!”“哪三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输的一点没脾气。

  这就是关于李清照的一些人和事,有没有帮助你更好地认识一下这位千古才女呢?

  李清照被誉为“婉约词宗”,她认为词“别是一家”,应当与诗有所区别,在理论上确立了词独立于诗的地位。她在词的创作时一直是坚持着自己的理论,她的词缠绵婉转,清丽柔美。然而,李清照绝不是只有“婉约”,只是把“婉约”之外的一面用在了诗的创作上。

  李清照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但是却有一首家喻户晓。《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全诗仅二十个字,慷慨激昂,沉痛悲愤,是洗尽呢喃女儿之态,对南宋朝廷苟安一隅不思恢复失地的懦弱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李清照的词基本上都是写伤春悲秋、相思哀愁,虽然也会寄托其它情感,但都是透过一层的写法。她的诗则完全不同,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亡国之思等宏大的主题。

  绍兴三年(1133)五月,南宋朝廷派礼韩肖胄、胡松年为使节前往金国议和。此时赵明诚已死,贫病中的李清照仍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命运。写了一首《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给二人。寄表达对二位使臣的敬意,又表现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同时提出一些建议供二位使臣参考。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唐肃宗重返长安,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中兴盛事。诗人元结写了一首四言颂诗《大唐中兴颂》,对安史之乱的平定进行了歌颂,后由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刻于浯溪石崖之上。自此以后,很多诗人在石上题诗。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也写了一篇《读中兴颂碑》,很受时人推崇。

  张耒的诗也还是歌功颂德,对平定安史之乱做了正面的解读。李清照却不然,她写了两首《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诗中,她分析了“安史之乱”的成因,对唐玄宗、李林甫等人的昏庸误国做了无情的批判,对“红颜祸水”的杨贵妃抱有同情之心。同时,影射当时的朝廷的软弱和不思进取,抒发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李清照有着高超的政治见解,有着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操,有着超出常人的远见卓识,在这几首诗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坏土”、“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这几句诗就是在这几首诗里摘录出来的,是不是和李清照的词完全不同?

  实际上,李清照的词也不全是婉约风格,有一首《渔家傲》一反婉约之风,气度恢弘豪放不下苏东坡。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茫茫云涛蔼蔼晓雾布满了广阔的天空,似乎要旋转的银河上,千帆竞舞;梦中的魂魄放佛来到了天庭,天帝殷勤热情地问我:你要归向何处?哎!路途遥远,何况日暮?空学得惊人诗句又有何用?大鹏呵!乘风之上九万里!风儿啊,你不要停住!把我这一叶小船吹去吧,吹到那海外三山,吹到那仙境里……

  这是一首游仙词,体现了李清照豪放疏狂的一面,这里可有一点婉约?其实,所谓“豪放”、“婉约”不过是对词的一种粗略的分类,而且我觉得给作品分类更恰当一些,作为对词人的分类有失妥帖。这不,“婉约词宗”的“豪放词”,又有几个“豪放”词人的作品能比得上呢?

  注:《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这几首诗较长,因此不录全文,只摘录了几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