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往事》出版:回望东北大学十八年流亡史

  反映清华大学校史的电影《无问西东》正在热映,梳理另外一所知名大学东北大学校史的著作《东北大学往事:1931-1949》日前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学者张在军撰写,回顾了东北大学十八年的流徙历史,其中不少故事鲜为人知。

  1931年“九一八”的炮声,让东北大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从此,东大师生背井离乡,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借住开封,南渡潼川,抗战胜利之后方复员沈阳,至辽沈会战打响之际再迁北平,最后伴随着全国解放而解体。十八年的流亡路,让东北大学成为近代中国流亡时间最长的大学。

  东北大学由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创办。张作霖认识到,若在东北办一座高等学府,就可以增加抵御外敌的力量。张学良秉承父志,加以跟进,敦请学者建设学府,捐钱助学自解私囊,鼓励学生怀技在身、报国有日。

  在张氏父子的治下,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东北大学进入辉煌的鼎盛期,校舍壮丽,设备充足,良师荟萃,学风淳朴。然而辉煌短暂,1931年“九一八”的炮声让盛景转瞬即逝。从此之后,便开始了东北大学的流亡史。

  抗战期间,东北大学经历了十余位校长,在历任校长中,臧启芳先生的任期是最长的,长达十年,比张学良还多一年。臧启芳校长经历了东北大学在开封、西安、三台、沈阳等多地办学,算得上是一位流亡校长。

  论知名度,东北大学不能和西南联大、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相提并论,甚至也不能和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比较,而且,零星散落的史料,搜集不易;众说纷纭的谜团,辨析不易;千头万绪的线索,梳理不易。专家学者认为,在近些年高校“重写大学史”的热潮中,东北大学史的研究“人迹罕至”,鲜有问津,张在军却选择了东北大学做深入研究、全面挖掘,他引用大量历史资料,讲述了抗战期间东北大学所走过的流徙、所经历的艰难、所遭遇的颠沛,《东北大学往事:1931-1949》称得上是第一部完整研究东北大学的著作。(光明融媒记者杜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