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人生畏的声音:对我托付给你的孩子,你都做了些什么?

  一个神秘而令人生畏的声音在问:“对我托付给你们的孩子,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对此,成年人的第一个反应是反驳和自我防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我们爱自己的孩子,甚至为了他们牺牲了自己。”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玛利娅·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生,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蒙台梭利女士图

  蒙台梭利在家是独生女,不过虽是独生女,但她父母并不溺爱她,相反,父母十分注意对她的教育,比如要求她遵守纪律和规则,同情和帮助穷苦和残疾的儿童。

  因此,幼年时的蒙台梭利就特别关心那些不幸的儿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她从孩提时代起,就自尊自爱,也懂得爱护他人,尊重他人。

  在她小学时,有个老师对学生很严格,爱摆权威,不懂得尊重和关心。有一次这位老师用略带侮辱的语言和语气说到蒙台梭利的眼睛,为了表示抗议,蒙台梭利从此不在这老师面前抬起“这对眼睛”。

  蒙台梭利一直坚持认为孩子也是一个人,也需要受到尊重。后来,蒙台梭利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无视社会舆论压力,下定决心研究医学。

  毕业后,她进入了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在担任助理医生期间(1896—1898),主要职责是治疗智障儿童。

  儿童之家图

  在当时意大利社会条件普遍比较差,人们把智障儿童与精神病患者一起关押在疯人院里。令人揪心的是,室内没有任何玩具,甚至没有任何可供儿童抓握或者操作的东西。而且管理人员的态度很恶劣,根本不为孩子们组织任何活动。

  蒙台梭利对这些儿童的处境十分同情。通过观察和研究,她深深感到,这样的医疗环境和方法只能加速儿童智力下降。也因此,她对如何解决智障儿童的治疗和教育问题产生了兴趣,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他们。

  为了找到一种适合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认真研究了包括法国医生伊塔和比利时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她仔细研读和翻译他们的著作,并认真抄写,以达到完全理解。

  伊塔和塞根是19世纪训练心理缺陷儿童的著名教育家。他们的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刻地影响了蒙台梭利。她认为这就是“科学的教育学”的先导。

  蒙氏育儿图

  1898年,在意大利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蒙台梭利发表了以《精神教育》为题的演讲,表达了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她认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

  蒙台梭利在研究中发现,虽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水平一般比同龄的正常儿童要差,但是却和年龄更小的正常儿童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比如感官发育不完善,动作不协调,走路不稳,不能从事脱衣服之类的活动,很难掌握语言,注意力不集中等。

  她在医治孩子病症的同时,开始尝试教育他们。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得出结论,这些残障孩子可以送到罗马去参加正常孩子的考试。

  当这些孩子通过考试的时候,蒙台梭利博士认识到,在这个看似奇迹的事件中潜藏着某些更深层的意义。这个时候,她开始探索儿童身上被忽视的秘密——一把释放未知潜能的钥匙。

  同时她确信,自己为智力缺陷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也适用于正常儿童,而且能获得更显著的效果。于是,她决心献身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工作。

  蒙氏幼儿园图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招收 3—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果然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经过蒙台梭利教育法教育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

  由此,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图

  蒙台梭利是医生,也是教育者,她基于严谨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生命并非始于3岁,也不是始于孩子上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或小学一年级,生命在受孕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蒙台梭利所做的事情就是证明年幼的儿童身上存在着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力量,她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就是帮助儿童成长,使其个体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当然,近几年也有人在跟踪调查后说:“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在学业上并未展示出特别的过人之处。即使是在积极主动性和独立性上,也没有证据显示这套教学法教出的孩子有优势。”

  其实,这恰恰是因为,一百多年来,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已经遍布全世界、深入人心,无论什么幼儿园,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年人,都已经在不知不觉懂得并做到了解儿童并尊重儿童了。

  所以如今你让孩子上什么样的幼儿园,都有蒙氏味道。而且,与本土实际相结合的蒙氏教育理念,是更完善、更实用的理念,虽然没有挂“蒙氏”的招牌,但一点也不比挂牌蒙氏幼儿园差。

  蒙台梭利女士图

  无论如何,我们要感谢蒙台梭利研究和创造的教育理念,她使人们更有意识地频繁反省自己,面对天赐灵儿,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怎么做才能帮助他们成长得更好?

  (参考资料:《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百科词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