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矿大论坛(2021)在徐州顺利召开

  “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

  同济-矿大论坛(2021)在徐州顺利召开

  

  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自2016年7月以来, “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论坛已依次在上海、西安、广州、长春成功举办四届。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不断地将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的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2021年7月3—4日,“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矿大论坛(2021)在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顺利召开。徐州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过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和景观重构,华丽转身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新城。在此基础上,如何审视生态转型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将生态智慧理念与生态转型实践相结合,让生态智慧融入城市转型,仍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基于此,本届论坛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与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宾夕法尼亚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等国内外20多家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100多名高校师生和媒体代表相聚徐州,展开跨学科的交流、学习、合作与分享。

  

  参会人员合影

  

  

  论坛现场

  此次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国际生态智慧学社(ISEW)、Socio-Ecological Practice Research杂志社、《中国园林》杂志社、《风景园林》杂志社和《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社共同主办。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为支持单位。

  论坛主题为“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引导下的城乡转型发展”,下设“多元思辨——生态哲学、环境美学与实践探索,传承创新——生态智慧与实践的地方性特征与时代性探索,协同共生——基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实践人文路径与社会协同,行业变革——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与地方实践,永续发展——采矿迹地生态修复与独立工矿区的再开发,追本溯源——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的社会-生态实践”六个议题。

  开幕式

  3日上午,论坛在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罗萍嘉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卞正富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教授、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可远分别致辞。

  主持人

  罗萍嘉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罗萍嘉教授表示本届论坛是一场迟来的学术盛宴,虽然2020年的新冠疫情导致论坛延期,但也促使我们思考,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如何才能更加宜居、更加生态。她还特别对论坛主办方中的媒体单位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在论坛宣发和学术成果发表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

  致辞嘉宾

  彭震伟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彭震伟教授祝贺本届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论坛顺利召开,感谢主办方和支持单位,尤其是感谢中国矿业大学各位领导、老师和学生的辛勤工作。2016年首届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论坛在同济大学召开,会上推出了《同济宣言》,建立了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学术共同体,并商议每年开展论坛和研究活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庆祝活动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到,从生态文明到美丽中国再到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学科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从第一个百年到第二个百年,希望除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之外,还能有越来越多的学科加入我们,一起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和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卞正富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卞正富教授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在我国逐渐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资源型城市开始转型发展,徐州的成功转型离不开中国矿业大学师生的努力与付出。矿大建校以来始终坚定地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为国家区域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学科评估中,矿大的多门学科均取得优异成绩;目前在双碳目标下,建筑与设计学院也正面临着转型。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对矿大的学科建设和学院的转型发展给予更多的指导建议,并倡导各位同仁为深入践行2016年提出的《同济宣言》持续努力。

  李翔宁(线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李翔宁教授代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对本届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在特殊时期来到徐州,共同为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的研究与发展贡献力量。徐州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城中有许多优秀的生态实践作品值得深入学习。在新时代如何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利用学术平台进一步推动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需要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领域人士的共同努力,预祝此次研讨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推动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的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张可远

  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张可远副局长表示非常荣幸被邀请参加此次论坛,也向支持和关心徐州发展的各位嘉宾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徐州因煤而兴,其既是煤炭资源型城市,也是综合交通枢纽,具有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征。曾经的过度开发和无序发展,导致徐州“一城煤灰半城土”。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州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创建环保城市、宜居城市,坚持规划引领,明确任务要求,创新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转型之路。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中国矿业大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一直以来都有着深入合作,期待未来能持续与其他相关高校开展有力合作,将更多的生态文明前沿思想在徐州落地。

  主旨报告

  主持人

  王云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城乡生态规划设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副主任

  报告嘉宾

  卞正富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双碳目标下矿区生态修复的路径选择》

  报告介绍了双碳目标与矿区生态修复的时代背景,指出人为的碳排放在碳排放中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具有的产业结构造成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面临着巨大压力。双碳目标将加速后矿业时代的到来,而后矿业时代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相比具有更长的时间尺度。矿区生态修复是后矿业时代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此项任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提出双碳目标下的矿区生态修复路径:(1)标准体系的构建要及时更新,符合双碳目标、满足低碳需求;(2)国家管理机制要从政策、权力、责任、监管等方面厘清边界;(3)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个方面详细考虑。

  吕永龙(线上)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

  《水土污染及其生态风险与健康效应》

  报告从全国尺度分析水土污染及其影响;从区域尺度分析水土污染的时空分布及其生态风险;以政策体系与长期观测系统建设的视角,将生态实践和科学证据转化为政策建议。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水污染与土壤污染,分析水土污染对食品安全日益增加的负面效应。提出要加强水-土-食品-健康-环境等的协调与联动,并以此把控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网)对整个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生态实践需要通过长期的系统性研究获取有效的科学证据,它不是简单的设计问题,而是要基于整体的科学依据来做系统性的分析,如此才能产生对人类福祉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性成果。

  象伟宁(线上)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地理与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

  《“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学”学术共同体的起源与发展》

  象伟宁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学”学术共同体的起源与发展。报告解读了三个关键词,即学术共同体、生态实践学和生态智慧。“学术共同体”源于清华大学杨锐教授在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西建大论坛上的发言:“这是一个健康活泼、气象一新的学术共同体。”“生态实践学”是生态+实践+学(问)的组合。“生态智慧”是人类在生态实践中历练出来的、有效从事生态实践的认知和践行意愿。“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学”学术共同体的宗旨包含:立即将扭转生态危机作为当务之急,审慎反思人类的地位、责任及使命等。学术共同体的主要活动包括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前沿讲堂、论坛、国际研讨会,以及学术期刊论文专辑等。这个学术共同体是崇尚、追求并践行生态智慧的有心人群,在探讨和践行生态智慧的征途上,同修共进。

  议题一报告

  ■ 议题一:多元思辨——生态哲学、环境美学与实践探索

  该报告环节继续由王云才教授主持。

  报告嘉宾

  卢风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兼谈学习生态哲学对于追求生态智慧的意义》

  报告简要介绍了生态哲学及其核心思想。生态哲学是伴随着西方环境运动而产生的,其内涵可概括为两点:(1)人与地球上的非人生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地球生物圈的健康,人类不可继续以征服者的姿态对待大自然;(2)人类应该承认,非人生物也有内在价值,人类应该在尊重人权的同时,尊重非人物种的生存权。通过形象具体的案例解读,分析如何同时考虑人和非人物种的需求。最后表示只有意识到生态智慧的重要性,才可以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具备做永久性好事的能力。

  胡振琪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能源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矿区生态修复中的生态智慧:理念与实践》

  报告介绍了大规模煤炭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基于多年煤矿区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阐述了“因地制宜”“仿自然修复”和“边采边复”的矿区生态修复理念,这些理念是矿区生态修复中重要的生态智慧。其中,“因地制宜”理念已经在众多实践案例中得到体现,如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仿自然修复”即仿自然地貌和土壤剖面重构下的生态修复,是核心修复理念,其要求按照自然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修复和构造,但仍需要加大实践。“边采边复”是源头和过程控制的智慧修复理念,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探索。最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

  程相占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生态美学理论与生态景观设计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耦合生态与审美的规划设计途径》

  报告认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在生态空间建设及生态修复过程中同时构建美丽人居环境是一大挑战。审美是一种哲学价值观,与生态审美相关的价值观包含三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论。生态审美的最核心问题是“生态的不一定是美的”,即生态空间与审美偏好之间存在悖论式关系。为有效耦合生态与审美,归纳出五个规划设计策略:缓解生态景观的负面影响、引导大众对于生态景观的审美、展示生态景观、强化对于生态景观的体验和推进生态景观建设全流程的参与途径。五种策略不仅意味着在设计所侧重的审美取向上从传统审美向生态审美的过渡,还意味着公众对于环境的“生态”认知正在从“被动、回避”向“主动、接纳”变化,这也是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景观建设的渐进化途径。

  讨论环节

  

  议题一报告讨论环节

  议题一报告讨论环节由王云才教授主持,卢风教授和程相占教授就“哲学、知识和智慧、实践之间的关系,生态的是否是美的,以及审美如何量化”等问题,与现场观众展开了热烈交流与讨论。

  议题二报告

  ■议题二:传承创新——生态智慧与实践的地方性特征与时代性探索

  该报告环节由罗萍嘉教授主持。

  报告嘉宾

  成玉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教授,江苏省设计大师

  《拟自然化——城市湖泊水环境治理的生态智慧与途径》

  报告指出,城市开发建设活动影响了湖泊的水文过程与生态功能。长期以来,维系城市湖泊的生态与形态质量是水环境治理的重点与难题。湖泊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不仅在水面,亦在水下;不仅在湖体,更在流域。城市湖泊水环境恢复的可持续途径不应局限于对现状水环境问题的解决,而应基于全生命周期对城市湖泊水环境系统进行优化。要坚持辨证施治,采取拟自然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城市湖泊小流域的水文过程,并结合代偿性工程措施,统筹运用生态智慧系统地优化城市湖泊水环境,实现城市湖泊水环境的标本兼治。

  林广思(线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教授

  《珠江三角洲基塘景观要素空间特征初步研究》

  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珠江三角洲基塘景观具有原真性和完整性,然而由于农业集约化的发展,传统的基塘景观面临着严重威胁。报告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物理层面上的基塘景观要素与空间特征,尝试探索基塘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对于基塘景观的保护可以从原真性和完整性两方面入手:(1)从基塘结构的角度,以较小的干预对基塘景观进行空间品质提升;(2)从基塘景观片区角度,保护基塘、水系、聚落三种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最后提出了“地方感”这一研究构想,地方感表达了人们对地方的情感联系,影响人们对景观变化的感知,未来如何以地方感作为基塘景观保护和发展的工具还需要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袁晓梅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传统农耕智慧下的乡村社会生态韧性——南靖县世界文化遗产河坑土楼群聚落景观解析》

  报告以景观的视角解析了南靖县世界文化遗产土楼聚落河坑村景观形态的动态变化,表示这一动态变化是传统农耕智慧下人与自然复杂互动的结果,反映了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等)的韧性机制。河坑村是汉族稻作农业向闽西南山区拓展、逐步吸收土著生存智慧而形成的农副养结合的复合型农耕聚落代表,其土地利用格局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生态系统“顺天应时”,在时间、空间上都做到了自然和谐,形成了“人与天调”的聚落景观。

  刘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教授

  《西北风景营建的审美与生态价值辨识》

  报告认为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孕育的风景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文化辉煌的历史阶段性和东方审美思想的世界性”三个特征。历史中由大山大川孕育而成的风景实践活动和形胜思想,促使因山而成的区域景观体系形成。风景营建实践类型多样,除了传统的皇家宫苑和形胜,其他人工工程也具有山川形势同构的地景空间特性,表现出强烈的生存智慧和人本思想、家国情怀下的审美特征。风景营建不仅在文化思想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其潜在的生态价值也不容忽视。

  赵宏宇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土资源利用视角下寒地传统村落化害为利之道启示——以三家子村和柏社村对比为例》

  报告认为土资源利用拥有悠久的历史,由土资源利用衍生出的传统村落化害为利之道为历时数百年的传统村落有效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重点围绕“寒地特有灾害的城乡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反思,土资源利用视角下寒地传统村落化害为利技术对比,寒地传统村落化害为利之道的启示与现代转译”三个部分进行阐述。选取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土质传统村落富裕县三家子村、三原县柏社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的生态实践智慧,对比中西方雨洪管理体系、不同类型土资源利用技术手法和传统村落防灾技术手法。最后将我国北方传统生态实践智慧知识体系提炼为“器、术、法、道”四个方面,并将其运用到生态智慧教育之中,以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城市建设。

  讨论环节

  

  议题二报告讨论环节

  议题二报告讨论环节由成玉宁教授、袁晓梅教授、刘晖教授和赵宏宇教授参与,成玉宁教授同时进行主持。几位嘉宾就“新疆佛教文化的传承和构建、生态智慧和生存智慧的辨析、拟自然化的具体含义、东北地区黑土地的保护”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强调生态智慧的界定和生态智慧实践的重要性,提倡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议题三报告

  ■议题三:协同共生——基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实践人文路径与社会协同

  该报告环节由赵宏宇教授主持。

  报告嘉宾

  车越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城市蓝绿空间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从公众认知到评估实践》

  报告认为蓝绿空间作为城市中关键的生态斑块和廊道,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中文化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相对滞后。以城市滨水湿地公园为例,运用SolVES模型分析数据总量和数据有效率、公众感知的代表性以及评估适用范围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文化服务与社会背景和景观特征的关系,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文化服务评估方法。使用价值转移法对已经完成原始数据评估的多个公园进行二次评估,提炼影响公众感知文化服务的因素,尝试构建纳入社会背景和景观特征的价值转移模型及价值转移评估有效性检验体系,以期为城市蓝绿空间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陈伏生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学科及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园林与艺术学院教授

  《江西城乡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的实践探索》

  报告概括了江西森林概况和生态环境优势以及江西林业面临的“林相不美、林质较差、功能不充分、林产品不足和林业产值较低”五大问题,阐述了江西“一湖两岸三山四陵五河六源”的绿色屏障骨架和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四化”的内涵与做法,介绍了寻乌县稀土矿区绿化及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长江经济带九江岸线美化及生态廊道构建等江西城乡“四化”建设的典型案例。江西省的森林资源和自然地貌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还有不足,未来江西的城乡生态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王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从地域平等到公平正义:公园绿地社会服务供需匹配的转型实践智慧》

  报告指出,现阶段的城市绿地建设应该更加关注质量的提升,更加强调土地空间和资源的协调,不仅要考虑地域平等,还需考虑社会公平并体现社会正义。应从“地域平等、社会公平、社会正义”三个层次评估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对于社会服务有效供给能力的影响,进而关联使用者需求空间特征分析供需匹配关系。提出公园绿地社会服务供需关系优化策略和技术路线,建议基于不同年龄群体的特征进行社区生活圈优化,从公平正义的角度为公园绿地实现以质量提升和结构性调整为特征的转型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杜晓帆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生态文明时代乡村遗产的生命力》

  报告认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念既是乡村遗产得以产生的基础,也是乡村遗产生态价值的重要体现。乡村遗产保护的活态特征与国家、社会乃至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家国情怀建构具有重要启示。不同于其他遗产类型,乡村遗产大部分是“活着”的,浸润于人们当下生活的可读文本。总结出六个单字——“承”“植”“汇”“归”“润”“炼”,作为对乡村社会特质和家国关系的理解。

  林中杰(线上)

  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终身副教授、城市设计学科负责人,未来都市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办人

  《从昆塞德到格雷斯法里:智慧城市设计教学实践》

  报告介绍了由谷歌旗下的Sidewalk Lab主导的多伦多昆塞德项目,该项目是被寄以厚望的智慧城市实验,计划在无人驾驶、步行空间、环保材料、平衡房价等方面做出突破和创新。当地居民对智慧城市带来的个人隐私安全提出质疑,导致该项目在2020年5月宣告终止。林中杰副教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城市设计课教学中通过昆塞德项目引发学生对智慧城市的思考,指导他们对费城的格雷斯法理地区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开展以“从基础开始,满足当地的要求;吸取社区的反馈信息;渐进式的过程,通过小规模的叠加实现目标”三个策略作为指导,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过程性,最终希望得到针对中低收入人群且具有较强可实施性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讨论环节

  

  议题三报告讨论环节

  议题三报告讨论环节由刘晖教授主持,车越教授、陈伏生教授、王敏副教授、杜晓帆教授和林中杰副教授(线上)就“江西传统村落的定位、智慧城市和社区的建设、公园绿地的优化”等议题开展讨论。指出生态智慧目前侧重理论教学,但未来更加需要持续的实践尝试。

  议题四报告

  ■议题四:行业变革——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与地方实践

  主持人

  翟国方

  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报告嘉宾

  李景奇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国土空间规划与公园城市建设解读》

  公园城市建设是国土空间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途径之一。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技术是在不同时空或者区域的人口、制度、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下,人口与稀缺资源的依法匹配、依规匹配、有效匹配和高效匹配。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尽快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化、真实化和客观化。国土空间的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生态红线不是物理空间的分界线,而是利益博弈之线。公园城市建设就是平衡“生态与生态服务、游憩与旅游发展、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公园与城市相互融合,城在园中、园在城中。

  胡洁(线上)

  美国注册风景园林师,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风景园林专业终身教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蓝绿交织 天人共荣》

  报告梳理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欧美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关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河北唐山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和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规划设计历程为例,探讨如何将生态智慧、山水城市理念应用到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南湖中央公园以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为主要特色,通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生态修复推动唐山从一个高污染、重工业和受灾害(唐山大地震)城市转换为健康宜居城市;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秉承山水城市理念,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真正将自然山水引入世园会园区。最后总结道:生态规划要从前期入手,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各个团队要携手合作,与时俱进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以生态实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王云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城乡生态规划设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土空间生态规划的地方性逻辑》

  报告从生态的内涵、地方性解决、整体生态格局规划等方面介绍了生态的逻辑。指出规划管理失灵、资源利用不合理、体系不完备、用地冲突严重导致了国土低效、资源浪费和不能满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等问题。国土空间规划正在逐步取代各自为政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对生态条件和生态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建立地方性的生态知识体系、表达体系、方法体系与技术体系,并采用针对性强、地方性表达明确的技术来分析关键的生态问题和过程,才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生态解决方案。

  王志芳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

  《生态系统的社会文化服务研究与实践应用》

  生态实践人文路径与社会协同的实施面临很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针对使用者的诉求跨尺度研究生态系统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报告以城市公园为例,介绍团队利用社交文本数据,拓展景观服务研究尺度的过程。以团队自行开发的社交媒体文字内容转化程序为基础,快速提炼使用者对景观服务的满意度,并直接服务于当下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以及公园包容性设计实践中。大量的实践应用证明该方法具有拓展性,能够通过适当的转化进一步应用于其他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进而实现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评价的尺度融合。

  翟国方

  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基于自然地理格局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与实践》

  报告强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而自然地理格局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工作。概述了地理学三大定律、自然地理格局形成基本原理、中国自然地理格局和人文经济地理格局。分析日本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自然地理格局和国内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案例,进而思考我国基于自然地理格局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对自然地理格局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双评估”中的灾害风险评估。基于地理格局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其核心就是系统思维、动态思维、整体思维、永续思维和底线(风险)思维。

  颜文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国土生态空间规划:关键问题、层次结构和核心内容》

  报告从要素和空间管理的角度介绍了生态空间的定义和类型。国土生态空间面临着缺乏制度化管理经验、管理的纵向权责边界模糊等关键问题,导致其难以有效地帮助决策者和相关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行动路径及治理方案。探讨生态空间的规划逻辑,尝试构建生态空间的层级结构体系。分析国土生态空间的供需关联协同机制,提出生态空间的核心规划内容和管理模式。从强调供应侧到供需协同的规划变革,可为区域生态空间的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提供启示。

  讨论环节

  

  议题四报告讨论环节

  议题四报告讨论环节由李景奇副教授、王云才教授、王志芳副教授、翟国方教授、颜文涛教授参与,李景奇副教授同时进行主持。嘉宾回答了现场观众提出的“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文本数据源的准确性、国土空间规划治理逻辑、景观服务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联系”等问题。

  议题五报告

  ■议题五:永续发展——采矿迹地生态修复与独立工矿区的再开发

  该报告环节由颜文涛教授主持。

  报告嘉宾

  朱玲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荒野之美 都市之幸》

  报告指出,沈阳建筑大学在推进浑河一河两岸的绿地系统提升方案时面临以下难题:本地植物种类丰富,但在景观中所用不多;没有足够数量的苗源;掌握种植技术的种植工人缺失等。为了提升沈阳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丰富沈阳植物群落景观,沈阳建筑大学对沈阳地区的草本植物应用现状和本地草本植物资源展开了深入调查,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签订合作共建实验基地的协议,在实验基地开展了山地植物引种、植被测试、景观植物群落演替观测等生态种植实验,并尝试将实验结果运用到沈阳的城市更新实践项目中。要基于植物的生态特性,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认知和研究景观植物和生态种植,才能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荒野之美融入都市。

  宋飏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地理学视角下城市棕地空间识别与再利用评价——基于长春市的实证》

  报告指出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棕地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隐患之一,棕地再利用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城市规划、土地经济、公共政策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土地用地现状图、百度街景等多源数据的识别方法,构建棕地再利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春市区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强调棕地再利用与土地转型策略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及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措施。

  袁兴中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景观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采煤塌陷区新生湿地生态系统设计》

  煤炭开采导致地表移动、变形乃至损坏,形成大规模塌陷地带,加上浅层地下水和雨水的汇入,塌陷水域逐渐发育成采煤塌陷区新生湿地。报告以山东省兖州煤田采煤塌陷区新生湿地为例,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进行新生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和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初步效益评估。设计技术框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多样性丰富、多物种协同的共生系统;(2)林、水一体化的塌陷地动态景观系统;(3)多物种耦合的塌陷地“碳中和”路径;(4)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塌陷地生态产品系统。

  常江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城乡规划学科带头人、教授

  《规划引领下的全域生态修复》

  报告梳理了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特征和研究热点变化,系统分析和论证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的政策引导和城市转型所面临的困境。重点介绍了徐州的全域修复过程——“采矿迹地再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同时简要总结了山西省古交市的城市转型经验。生态修复的本质是对人与国土关系的再调适,是修复、改善和提升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途径;规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新时代的生态修复需要基于研究与论证的规划引领。

  讨论环节

  

  议题五报告讨论环节

  议题五报告的讨论环节由朱玲教授、宋飏副院长、袁兴中教授、常江教授参与,袁兴中教授同时进行主持。嘉宾围绕“棕地专项研究、生态种植的具体含义、徐州采煤塌陷区的生态建设、规划师的转译功能”等问题,与现场观众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议题六报告(1)

  ■议题六:追本溯源——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的社会-生态实践

  该报告环节由常江教授主持。

  报告嘉宾

  包存宽

  上海市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模拟与评估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规划路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4月下旬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此规划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报告指出生态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管控,还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需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规划进行统筹和引导。在分析生态产品的生产与价值实现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将生态价值实现要求全面融入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及区域规划的路径与策略。

  郑晓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棕地研究中心主任

  《城市公墓:自然与文化多样性的贮藏地》

  报告指出公墓不仅是祭悼空间,还属于广义棕地的范畴。公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城市的殡葬空间需求,但也具有为动植物创造生存空间,精神疗愈,提供学术研究、公众教育的场所等多方面的价值。以北京为例,选取中心城区的13处公墓为研究对象,对比公墓与公园的植被覆盖度,发现公墓具有成为城市绿地空间的生态潜力。公墓的建设不仅需要满足一定的绿化指标,更需要情感关怀的表达与地域文化的体现。自然葬、树木葬等新殡葬形式的推广也为公墓空间的设计带来改变,为公墓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契机。公墓拥有塑造城市景观的独特性和可能性,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利用公墓来维护和提升城市绿地的品质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汪辉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

  《碳中和背景下绿地碳汇能力评估的思考》

  报告主要围绕碳中和背景下绿地碳汇能力评估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实现途径几个方面展开。我国自提出碳中和目标后,国家政策和地方行业政策逐渐出台。通过植树造林与建设绿地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然而不同的植树造林与建设绿地方式所产生的碳汇能力是不同的,不当的绿地建设方式以及高人工的绿地养护不但起不到碳汇作用,甚至可能会形成碳源。基于此引出绿地碳汇的概念,表示需要对各类绿地碳汇能力进行评估研究,构建绿地碳汇能力评估体系,为绿地规划与设计、营建与维护提供科学指导,从而促进碳中和的实现。

  汪洁琼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水绿生态智能支撑的世界级滨水空间构建》

  报告指出城市“绿色”转型与存量发展对城市绿地水文生态空间智能设计有着更高的诉求。基于生态服务评价模型,融合环境科学及其定量分析试验技术,将水绿生态效应可视化模拟与城市水绿空间综合效能及其服务价值评估相结合,在水绿生态智能技术的支撑下构建世界级滨水空间。在台州椒江南岸滨水空间示范段建设中构建Eco-SMART LAB人工湿地2.0版本,在水质调节效能与其他效能动态权衡的过程中,不断推演人工湿地的空间形态,最终得到水绿交融的生态修复示范区。

  讨论环节

  

  议题六报告(1)讨论环节

  议题六报告(1)讨论环节由包存宽教授、郑晓笛副教授、汪辉教授、汪洁琼副教授参与,包存宽教授同时进行主持。嘉宾们就“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差异化的定量研究方法、国内高密度的公墓未来发展阶段、碳汇绿地的重点关注方向”等问题与现场观众展开热烈讨论,肯定了风景园林在棕地修复、碳中和、水绿生态智能技术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议题六报告(2)

  该报告环节由汪辉教授主持。

  报告嘉宾

  杨会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博士后

  《从“泾渭清浊”的演变看秦汉长安城市建设对水环境影响及启示》

  报告认为“泾渭清浊”的变化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直接相关,从“泾渭河”的清浊变迁出发,探讨秦汉长安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十分必要。通过对比秦汉及以前“泾渭清浊”变迁的三个历史阶段,梳理长安城市建设中影响“泾渭清浊”变化的关键因素,进而基于秦汉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挖掘森林植被破坏和农牧用地交替的深层次原因。

  赵警卫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

  《城市绿地动物景观的精神疗愈效应探索》

  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动物在城市绿地中的作用一直被忽视。通过比较有无动物的环境,探讨了四种动物对人类心理疗愈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人类无威胁的鸽子、天鹅、狗和鹿对心理疗愈起到积极作用,相对而言,天鹅所起到的心理疗愈作用优于鸽子和鹿;而狗对人类具有潜在威胁,增加了人类的心理负担,无法起到心理疗愈的作用。在进行“动物包容性城市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动物并为这些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避免对人类有威胁的动物在城市绿地中出现。

  黄诚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讲师

  《基于碳中和视角的中国碳收支时空格局研究》

  我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减排”和“增汇”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两个有效手段,分别从碳源和碳汇角度实现对碳的调控。报告从时空角度综合分析我国碳源和碳汇的变化特征、地区间的不平衡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未来应该加强“减排”政策和相关能源利用技术的改进,增加碳汇林和相关生态空间的规划和保护,并通过碳交易平衡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讨论环节

  

  议题六报告(2)讨论环节

  议题六报告(2)讨论环节由车越教授主持,汪辉教授、杨会会博士后、赵警卫教授、黄诚讲师就“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创新点、动物对人类的疗愈作用、理论结果如何运用于实践”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闭幕式

  4日下午的闭幕式由王云才教授主持,颜文涛教授介绍了论坛的学术发表成果和团队合作项目。程相占教授从四个方面做论坛总结发言:(1)生态智慧面临的现实问题;(2)生态智慧的新探索;(3)生态实践学的个案;(4)对青年学者的期望。之后举行第六届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论坛举办单位交接仪式,并邀请所有的会议志愿者进行闭幕合影,至此,此次论坛顺利结束。

  

  第六届论坛举办单位交接仪式

  

  闭幕合影

  青年论坛

  2日晚上在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举办了青年论坛和青年论坛成果展,来自同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12所高校共18名学生进行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古代生态智慧、城乡绿色空间景观、水土资源生态实践、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等方面。汇报结束后,象伟宁教授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鼓励大家在学术研究中好疑问、多解释、重实践、讲故事,汪辉教授、常江教授和中国矿业大学李莎副教授对汇报内容进行总结,肯定了学生们的报告选题和科研态度,对未来景观中生态智慧的运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出了更高的希望与期待。

  

  青年论坛现场(李旻摄)

  

  

  青年论坛合影(曹嘉文摄)

  

  

  青年论坛成果展(李旻摄)

  2022年,第六届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论坛将于江西农业大学举办,届时,共同崇尚、追求和践行生态智慧的学术共同体将共赴南昌,为推动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的研究进一步贡献力量。

  

  

  

  

  

  

  讨论环节提问观众(部分)

  文 / 李旻 崔诗宇 颜越 陈蓉蓉

  图 / 线上报告嘉宾照片由嘉宾本人提供,其他照片除注明外,均由陈蓉蓉拍摄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