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文科综合《道德与法治》典型单选题思路简要提示

  在各地中考文科综合试卷中,《道德与法治》单选题通常被很多考生称为“难度最小的一类单选题”,甚至很多考生还认为“这类考题中没有什么不会的”。

  可当大家的答题卡被扫描到计算机中后,每年却总能够发现,能够把《道德与法治》单选题全部答对的考生只占少数,且出错的题、出错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见,即便《道德与法治》单选题再简单容易,大家也仍然不能对此“完全掉以轻心”,只有谨慎、再谨慎,才能够考出自己理想的分数。

  接下来,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今年河北中考文科综合试卷中的一些《道德与法治》单选题。

  第1题的材料文字建立在“冬奥会”的基础之上,比较简单容易。考生在读材料文字以及①②③④每一个小观点时,一定要注意哪些小观点体现在了材料文字中、哪些没有体现在材料文字中。在这道题中,在读完材料文字后,便可发现②中所描述的“科技力量”并没有体现在材料文字中,所以要排除含有②的A、C选项。

  之后,大家再去寻找这段材料文字内容的“侧重点”,便可大致总结出,这段材料文字主要在强调国家、爱国情怀,毕竟众人传递的国旗是国家的象征,而基本上并没有强调④中所提到的民族文化或文化优越感,因此大家不要选择④。而①③观点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此题材料文字的“侧重点”,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正确。

  第2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图片信息来总结道理、总结主要观点内容的能力。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把握住“所有图片都具有的共同特征”,且千万不要选择与图片信息无关的观点。

  考生从四幅图中很容易看出,这四幅图片并没有体现出观点②中的“诚实守信”观点,所以,含有②的C、D选项排除;而在第一幅图中,人们自觉佩戴口罩、排队时保持一米距离,体现的正是观点③中的“遵守规则”。且第三幅图中的互相礼让、谦让行为,所体现的正是观点①和观点③。所以,①③两个观点能够很好地概括四幅图中的行为,此题选择A正确。

  

  在第3题中,列举出了多个不同的例子,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从中总结出几欧美剧个例子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很显然,这几个例子所描述的人物事迹均符合“用自己的职业特长,用自己毕生的心血,来创造出价值,并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生命价值”。所以,对于①②③④四个小观点来说,观点②中的“保护知识产权”并没有在材料文字中体现出来,因此含有②的A、C选项排除;观点①所体现的正是上面所总结出的“共性特征”,所以观点①一定要选上。综上所述,此题选择B正确。

  第4题的材料文字中,考生一定要学会“一边概括,一边把握材料文字所强调的重点”。材料文字的前一部分所描述的主要内容为“需要治理各种网红经济乱象”。而后一部分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治理这些乱象需要很多种法律的力量才能行,这正可谓“有了法律、法治,才能有更好的网络环境”。所以在四个选项中,D选项“崇尚法治”则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上述观点,所以此题选择D正确。

  第5题是很多考生容易出错的单选题。这段材料文字内容虽然很短,但考生能够很容易从中概括出,此段材料文字所表述的主要侧重点为“宪法”,所以考生需要从带有“宪法”的A、C选项中进行选择。再进一步分析材料文字中所提到的这些规定,大家便能够从中提炼、总结出,题中所提出的这些规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确保宪法的实施”,而不是“丰富宪法内容”(毕竟“丰富宪法内容”主要由立法部门来完成,而不是由这些规定来完成),所以此题选择C选项正确。

  而很多考生却在答题卡上填涂了D选项,之所以这些考生会出错,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把“宪法与法律、法治”这几个概念混为一谈。要知道,此题主要在强调“宪法”,而宪法只是众多法律中的其中一个,“依宪治国”只能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因此宪法与法律、法治的概念、范围并不等同。所以此题不能选D选项。

  第6题主要考查职位所对应的职权属性。对这部分知识内容不是很熟悉的考生,便可翻阅《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国情”“国家职权”所对应的单元,从中可查找到,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职权,主要是“审议通过一些法律”,所以此题D选项正确,D选项所体现的正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职权。而A、C选项,则是各地法院的职权,不能选为正确答案。

  在第7题中,大家要注意从材料文字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对于本题来说,其“关键信息”则是农民工、大学生从沿海地区前往中西部发展就业,来促进中西部发展,这所体现出的正是B选项的观点,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并不是“仅仅是局部发展”,所以此题选择B正确。

  材料文字所强调的并不是“人口对资源的压力”,所以C选项不正确;材料文字内容与“我国主要矛盾”无关,所以排除D选项。相比于A、B选项,B选项比A选项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概括材料文字内容,毕竟材料文字的“侧重点”并不是A选项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以不选A。

  

  第8题要求考生选出“前后相对应一致的”传统文化与现智慧组合。很显然,①的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道理,应为“知羞耻、善心”,而并不是“权利义务相统一”,所以要排除含有①的A、B选项;而④的内容与“开拓创新”无关,所以④不正确。只有②③两句中的传统文化,能够很准确地对应上各自后面的“现代智慧”,所以②③正确,此题选择C。

  在第9题中,考生需要把①②③④代入材料文字中,检查每一个观点都是否复合材料文字内容。很显然,观点③的“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并不能作为材料文字中所描述现象的“原因”,因此含有观点③的B、D选项排除。

  而纵观整段材料文字内容,大家可发现,①②两个观点能够最强有力地作为材料文字中所描述现象的“原因”,因为观点①所体现的理念为“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格局”,观点②所体现的理念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两者均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本体材料文字中的思想精髓。所以,此题选择A正确。

  一部分考生错选了C选项,则主要受到了观点④的误导。要知道,虽然“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均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两者在内容、性质上并不等同,考生切勿把两者混为一谈。

  

  对第10题的四个选项来说,A选项能够很好地概括材料文字内容,并体现出材料文字的精髓,所以此题A选项正确。

  文字材料的侧重点并不在“经济”方面,所以B选项排除;材料文字也没提“发展中国家”相关内容,所以C选项排除;材料文字的侧重点为“中国对世界环境所作出的贡献”,而不是“对国内环境作出的贡献”,所以D选项也不符合题意。

  

  后两题主要考查“民族关系”等关于“民族”的国情考点。

  在第22题所给出的①②③④四个观点中,观点①太过于绝对,毕竟“同步富裕”基本上达不到,所以含有①的A、B选项要排除掉。

  而此题上方楷体字中的“共居、共事、共乐”,所体现的并不是观点④中的“风情基本相同”,否则最初不会有“语言不通”这一障碍,所以此观点表述不正确。

  而②③两个观点,则正是材料文字中“不同民族共同富裕”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此题选择C正确。

  第23题中,也需要选出复合材料文字内容的观点来。

  很显然,举办不同民族的文化展演活动,并不能解决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不通问题”,所以观点①有明显的表述错误,排除含有观点①的A、B选项。而观点④的表述是正确的,因为举办各民族文化展演的行为,确实非常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含有观点④的选项一定要选上,而C选项中并不含有此观点。综上所述,此题选D正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