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两书”制度|福安市检察院:从“被动落实”到“能动履职”

  

  

  

  

  2021年以来,福安市检察院通过建立完善部门职责说明书、个人岗位说明书(简称“两书”)管理制度及其配套措施,让考核“风向标”作用更加凸显,管理效能真正体现,有效激发全体检察人员干事创业的“洪荒之力”。

  

  定岗明责

  有效解决“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

  随着检察机关“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新法律监督格局的建立,各项检察业务被赋予新的职责和要求。加之内设机构改革后,机构从原有13个精减为8个。如何将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和职责要求落细落实到各部门、压实到每一名检察人员,融入日常检察工作中。“两书”的制定实施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梳理归并,明确“干什么”

  该院全面梳理各项检察职能及工作事项,厘清边界,梳理归并,明确归属,形成明确的岗位要求和目标任务清单,并将市委和上级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本院年度工作任务要求等进行有效分解,以推动检察业务工作与政治建设、机关党建同部署、同落实。

  

  责任到人,明确“谁来干”

  根据部门职责和人员配备情况,因岗定人,并兼顾一人多岗,做到人岗相适,使个人、部门和全院工作目标有机统一、工作力量有序联动。

  

  清单明细,明确“怎么干”

  目前,该院“两书”已实现工作职责、人员类别全覆盖。为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该院还根据相应的管理层级列明每一类检察人员的办案权力清单和办事职权清单,建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备忘录,明确办案办事权限和要求。

  “以往遇到一些归属不明确的工作事项时,需请示领导后再进行分流、处置,费时费力。现在,根据各部门职责说明书就能快速明晰职责,避免部门间推诿扯皮。”该院办公室副主任徐潇对此感慨尤深。作为中枢部门,办公室有了“两书”指引,工作运转更加有序、高效。对干警而言,有了“两书”,各项岗位职责、目标任务清晰呈现、一目了然,岗位变动、工作交接时不再迷茫,工作衔接更加顺畅。

  

  科学评价

  着力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

  “两书”制定后,必须要有一套较为科学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配套施行,才能让全体检察人员深感公平客观,需要努力前行,真正做到知责于心、履责于行。为此,该院出台检察人员考核工作办法,科学、动态构建考评指标体系,以量化计分方式对检察人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评价体系

  

  “量身定制”定指标

  增强考核的针对性

  员额检察官业绩考核

  

  ◆ 办案业绩:?由各业务部门结合部门职责及基层院考评工作要求,从业务工作质量、效率、效果三个维度制定办案业绩指标,覆盖6个业务部门和各业务条线,将“四大检察”“十大业务”职责要求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具体指标。

  ◆ 法律监督业绩:?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为契机,在刑事检察官个人业绩考核中单独设置“法律监督业绩”指标26项,全力补齐短板弱项,优化监督。

  ◆ 条线贡献率:?将检察官所在部门在全市基层检察院的排名纳入个人业绩考核,根据所在部门业务条线排名情况予以赋分,以进一步传导压力、激发动力。

  检察辅助人员业绩考核

  

  检察辅助人员业绩考核参照检察官考核办法进行,其中,办案业绩指标由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对检察辅助人员协助司法办案的质量、效率、效果指标进行量化计分。

  司法行政人员业绩考核

  

  实行同类人员比较法,即不区分所在部门,将同类人员放在一起比较。

  考核采取综合评价模式,主要从基本履职、工作效率、工作质效三个方面,按照管理层级分档次对考核对象履职情况进行初步评鉴打分。所在部门结合部门职责说明书逐项列明加减分项目。最后,由院领导班子成员对考核对象履职得分情况进行认可度打分。

  “德能勤绩廉”全覆盖

  增强考核的系统性

  “‘偏科’难得高分”已成共识

  ◆ 共性指标:?设置信息、法治宣传、调研、归档、表彰奖励等指标,有效传导压力,激发工作热情,检察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 综合评价:?结合年度考核工作进行,对考核对象履职情况进行逐一评分。

  ◆ 反向评价:?由负有相关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对考核对象政治品质,工作作风,遵守党规党纪,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情况进行反向评价,予以扣分。

  考核突出质效,既不允许大家“躺平”,也不过分“内卷”,有效引导检察人员在工作中追求极致,从“被动落实”到“主动履职”再向“能动履职”转变。

  作为集中办理醉驾案件的检察官,该院第一检察部的陈丽容在平时考核中两度获评“好”等次及“季度之星”。“考核带来的不仅是压力,也是动力。”今年以来,她共办理危险驾驶案件141件,发出《侦查活动监督通知书》12份,自行补充侦查12件,监督撤案5件,对40人适用交通志愿服务考察机制,对29名犯罪嫌疑人开展拟不起诉公开审查听证,不起诉37人,用心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个“小案”。她还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收集研判、分析整合,开展类案监督,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而她的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及工作业绩也通过考核得分客观反映出来,得分位居同一业务条线检察官前列。

  

  全时管理

  致力打造“高质量、好品质、长效能”

  全时段考核管理模式

  

  改变以往“年底算总账”的做法,强调“功夫需下在平时”,建立“全时段考核管理模式”。通过“每周记实、每月晒绩、季度考核、半年评估、年终总结”的及时性总体性反馈方式,让考核真正考出差距、拉开等次,扎实推动“两书”管理制度落地见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奖优罚劣导向鲜明

  强化结果运用,建立正向激励和负面清单。

  

  今年以来,共办理职级晋升4人,调整岗位4人,与平时考核排名靠后及“一般”等次人员开展谈心谈话7人。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各项业务指标持续向好、不断优化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优监督,促提升,“四大检察”业务指标持续向好。

  2022年1月至10月,该院最核心业务指标“案-件比”进一步优化,从年初的1.18降至1.13。不捕率达34.3%,居全市前列,不诉率达16.4%,优于全市平均水平。此外,认罪认罚案件适用率和速裁程序适用率分别达到93.9%和63.7%,双双创下新高,在宁德乃至全省检察机关数据均处于领先位置。召开听证会52场,较2021年同比上升 116.7%;制发检察建议38份,较2021年同比上升5.6%。

  民事检察业务方面,共办理各类案件47件,较2021年同比上升 235.8%;行政检察业务方面,共办理各类案件 22件,较 2021年同比上升 57.1%;公益诉讼业务方面,共办理各类案件75件,较2021年同比上升66.7%。

  全体检察人员心齐劲足、奋楫争先

  在2021年全市基层院考评中,该院在10个业务条线考评中均名列前茅,其中7个业务条线位列第一,获评“全市检察机关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1名干警获评“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2名干警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另有40人次获县处级以上部门表彰。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落实“两书”管理制度及配套措施归结到底就是用科学制度管人用人。福安市检察院将不断推进“两书”管理制度及检察人员考核工作,优化考核结果运用,强化过硬队伍建设,把服务大局、为民司法的政治要求转化为检察工作的自觉落实和不懈追求,以能动履职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福安检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