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距离成为一流高教名城,短板在哪里?突破点在哪里?

  首先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南京高校的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南京大学(985、211、双一流):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16个)

  东南大学(985、211、双一流):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12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双一流):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

  南京理工大学(211、双一流):兵器科学与技术。(1个)

  南京师范大学(211、双一流):地理学。(1个)

  河海大学(211、双一流):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

  南京农业大学(211、双一流):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

  中国药科大学(211、双一流):中药学。(1个)

  南京医科大学(双一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个)

  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中药学。(1个)

  南京邮电大学(双一流):电子科学与技术。(1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双一流):大气科学。(1个)

  南京林业大学(双一流):林业工程。(1个)

  我们可以看到,南京一共有13所双一流大学,这个数量可以说很多了,东南大学一家的双一流学科就比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总和还要多4个。

  我们仔细来看学科门类分布,就会发现南京高校还存在短板

  1、人文社科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

  哲学:1个(哲学);

  经济学:1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无;

  法学:无;

  教育学:无;

  文学:2个;

  历史学:无;

  管理学:1个;

  艺术学:1个;

  人文社科总计6个,均在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

  2、理学类

  理学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等。

  南京高校一共有9个理学学科入选,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南京大学,数量不算少。

  3、工学类

  工学包括力学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地质类、矿业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

  南京高校一共有22个工学学科入选,数量很多,这也说明南京高校目前优势的学科在工学。

  

  4、农学类

  农学包括植物生产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林学类、水产类、草学类;

  农学类有4个学科入选。

  5、医学类

  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法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等类。

  南京高校医学类共有3个学科入选。

  总体来看,目前南京的高校工学实力强,也比较完善;理学也还不错,毕竟有南京大学这艘巨轮在;

  但是,南京的高校,

  1、在人文社科上短板非常大;法学类、教育学类、历史学类都没有入选的,经济学类里面应用经济学也没有入选的。

  建议重点培优南京大学社会学(法学类)、南京大学法学、南京大学历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这些学校的学科。其实这些学校的相关学科实力很强,很多时候只差临门一脚。

  至于应用经济学,目前你南京的高校没有特别强的,建议还是重点发展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这两所学校的应用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

  2、在农学类上,还可以有突破。

  农学上,南京的高校很难再突破了,不过扬州大学的兽医学可以有机会为江苏再增加一个双一流学科。

  3、医学类。

  南京大学的医学需要做强,争取拿下临床医学;

  中国药科大学的药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其实也都还有机会。

  4、总体看学校

  目前,南京高校虽然强,但是还有短板,那就是财经类高校。其实南京财经大学和南京审计大学在财经高校里面的地位还都不错,南京财经大学是财经高校前10,南京审计大学在审计领域也是很有名气。但是,他们不拔尖,也就是说,没有进入前6。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工业实力确实强,但是社会科学也应该有所建树。作为社会科学的皇冠“经济学”,理应发力应用经济学。

  未来,应该加大对这两所学校的扶持,必要的时候可以合并2所学校做出一个强的学科,以期能够进入“双一流”。

  这样有机会再造一个双一流,为南京这座城市再添荣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