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院校招生范围扩大,附相关问答

  今年强基计划有什么变化?从已发布的信息来看,招生要求与去年相比有所调整在学校和专业方面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重点!

  1.新增3所高校

  今年,招生院校由原来的36所变为39所。三所“985”高校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加入2022强基招生名单中。

  

  2.招生范围扩大

  部分高校招生省市新增,例如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新增宁夏招生,西北工业大学新增北京、重庆招生。

  3.新增交叉学科和强势学科

  众所周知,原先大家对强基计划的理解是纯基础学科,前两年的招生专业中基本都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生物学、古文字学等专业为主,几乎清一色是网友所说的“冷门专业”,这也使得很多同学和家长犹豫要不要报考,担心基础学科毕业后不好找工作。

  今年,招生专业突破单纯基础学科限制,新增交叉学科和强势学科。东北大学是第一年参与强基招生,只有一个自动化专业,是东北大学的王牌学科,也是当下的热门专业;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专业,也是学校的王牌学科;还有,北京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对于北理工这类军工背景学校,高精尖偏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会更务实。

  从近两年强基专业变动情况来看,新增专业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且新增专业为院校的优势学科王牌专业,教育教学资源优质。因此不难预见,未来国家一定会进一步加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力度。

  4.入围规则多元化

  2020年,几乎所有考生入围强基计划都按高考总分排序。2021年就有高校在入围标准上做了一定调整,不单单只看高考总分,而是重点看数理化学科的加权分。

  例如:202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入围成绩=重点科目高考成绩(之和)*1.2+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今年,北京理工大学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更加看重数学学科的单科成绩。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2。为具有单科学科特长的考生增加了入围率。

  

  此外,还有明确校考及格线。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均在简章中明确,校考成绩未达60分者不予录取。

  5.清华志愿及校测方案调整

  2022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志愿学科类内最多允许填报8个专业志愿,相比2021年增加了3个。校测由过去高校测评的科目向高考科目靠拢,初试取消2021年的学科探究,把原包含在复试内的专业志趣考查合并到初试,且明确考察方式为笔试等形式。

  

  6.新增破格生资格审核

  2022年清华大学新增破格生资格审核环节,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具有破格资格,未通过的考生可取消报名,转报其他学校强基。

  

  北京大学在其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提及,对于破格入围考生,将根据其学科特长单独进行考核。

  

  7.校测模式重大调整

  近期南京大学招办透露,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录政策将有重大调整。校测时间提前,将在高考后出分前确认入围名单并组织校测,也就是大致在6月11日-22日期间;校测分初始和复试,初始难度将难于高考,接近学科竞赛难度。

  一般高校的强基招生流程是:

  报名—高考出分—入围—(确认志愿)校测—录取

  而今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流程变成了:

  报名(入围)—初试(确认志愿)复试—高考出分(同时录取)

  8.培养方案更详细

  已出简章的高校,相比前两年在培养模式的表述上都更加明确。大多分专业介绍了培养方向、培养模式、动态考核方式等。

  强基计划的学生入学后,会比普通班学生享受更灵活、更优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学生在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开展学科交叉培养,并且提供本科出国学习一次、本科参加创业计划一次、独立完成一次学术报告的“三个1”激励措施。

  但同时,强基班的学生也会面临“动态机制考核”,比如: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等都在简章里写了:每学年结束后根据学生课程成绩、科研训练表现等方面综合考核进行动态管理,本科阶段分流与考核淘汰的学生转入普通本科专业培养。

  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且学业成绩优秀的普通录取本科生可选拔补入强基计划。

  问:强基计划录取和高考录取冲突吗?

  答:不冲突!强基计划是在高考出分后,根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名单,且在所有批次前确定录取名单。

  问:复读生可以报考强基计划吗?

  答:可以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强基计划,对复读生没有报考限制。

  问:考生没有自己的手机号,如何注册学信网账号?

  答:学信网账号注册的时候可以使用家长的手机号,但是一定要用考生的姓名和身份证信息。

  问:系统中显示的招生计划是本省的还是学校全部的?

  答:考生登录报名系统后查看到的招生计划数是分省分专业设置,即该学校该专业在考生所在省份的招生人数。

  问:考生可报名几所强基计划高校?

  答:强基计划所有考生均在同一平台报名,每名考生仅可报名1所高校。

  问:“强基计划”时间顺序

  答:考生报名——参加高考——确认是否校考——高考成绩发布——公布入围名单——参加高校考核——公布录取名单

  问:强基计划高考后可否放弃参加选拔

  答:强基计划在高考后设有确认环节。对于确认参加学校考核又无故放弃的考生。部分院校通报生源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并如实记入诚信档案。

  问:报名结束一直是待审核状态,这算报名成功吗?

  答:这代表报名已经完成,等学校审核就可以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