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杨芳副教授—膳食营养、胆固醇稳态平衡与慢性代

  

  报告标题:

  膳食营养、胆固醇稳态平衡与慢性代谢性疾病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致使近年来我国居民慢性代谢性疾病呈现出快速上升态势。胆固醇吸收代谢紊乱所导致的高脂血症越发突出,并进一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正常情况下,人体胆固醇的吸收、转运、代谢及排泄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小肠胆固醇吸收与肝脏及其它组织的胆固醇合成相互影响。膳食成分影响人体胆固醇的吸收及合成,进而调节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从胆固醇发现与结构开始,总结人体胆固醇小肠吸收、肝脏合成、转运及排泄的分子途径,概括胆固醇的生理功能与代谢异常导致的系列疾病。讨论外源性胆固醇小肠吸收与人体血液胆固醇水平的相关性,整理各国卫生部门及食品营养机构对膳食胆固醇的建议摄入量。汇报课题组在鸡蛋与植物源食物活性成分调控胆固醇吸收代谢、改善肠道菌群及流行病学研究等相关工作。最后讨论胆固醇的生理功能,以及膳食中与胆固醇发生交互作用的活性成分对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和调控机体脂质代谢的作用。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科学规律,为完善脂质吸收代谢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也为开发具有调脂功能食品提供理论基础。本次汇报希望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胆固醇,从而降低人群CVDs的总体风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专家介绍

  

  杨 芳 副教授

  湖北中医药大学检验学院

  本科及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2013年获得食品科学博士学位。2016—2017年于美国田纳西大学营养系访学。主要从事脂质吸收代谢、药食同源物质功能及基础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省厅级项目2 项、横向课题2 项,发表20余篇论文,参与撰写教材与专著3 部,申报并授权专利5 项,完成功能与特膳食品开发多项,讲授5 门食品专业课。担任Frontiers in Nutrition客座副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青年编委和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Frontiers系列等SCI期刊审稿专家。荣获202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2022年“Wiley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奖和2019年度“湖北食品行业产学研合作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已发布专家报告

  编辑:袁艺;责编:张睿梅

  

  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并形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食品生产的可持续性,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将与北方民族大学、皖西学院、宿州学院、滁州学院于 2023年5月13-14日在中国宁夏银川 共同举办“ 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将围绕新资源食品挖掘、动植物、微生物可替代蛋白、食用菌等食物资源的开发现状、重要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探讨未来食品发展方向,通过展示我国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搭建科研单位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共同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快速踏入新里程。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 2958-4124, e-ISSN : 2958-3780)是一本国际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期刊,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编辑团队运营,属于食品科学与技术学科,旨在报道动物源食品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涉及肉、水产、乳、蛋、动物内脏、食用昆虫等原料,研究内容包括食物原料品质、加工特性,营养成分、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产品风味及感官特性,加工或烹饪中有害物质的控制,产品保鲜、贮藏与包装,微生物及发酵,非法药物残留及食品安全检测,真实性鉴别,细胞培育肉,法规标准等。

  投稿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958-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