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洋高新区正式揭牌!
23日,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以下简称“厦门海洋高新区”)
正式揭牌!
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是
福建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
省级海洋高新区
将打造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地
揭牌仪式现场。
23日上午,厦门市委副书记李辉跃,市委常委、副市长黄燕添等多位领导共同为海洋高新区和指挥部揭牌。
项目区位图
厦门海洋高新区简介
海洋高新区空间意向图
根据省政府批复,厦门海洋高新区核对规划总面积1027.74万平方米,范围东至港湾公园,南至海域,西至翔安大道,北至肖厝南路。
厦门海洋高新区划分为海洋高新产业组团、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组团、现代航运物流组团、配套服务组团四个组团,致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领的创新高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高地。
园区产业布局以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海洋信息与数字产业、渔港经济与海洋种苗业、海洋文创与高端滨海旅游、蓝碳及海水综合利用为主导,以海洋研发创新载体、海洋总部经济为支撑的园区“6+2”产业体系。
为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建设
目前,厦门已成立
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指挥部
负责具体推进
园区项目建设、招商运营
等工作
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许庆军表示,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创新、人才、产业”高地的目标,通过“六个一”推进园区建设,即“建立‘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成立一家海洋高新城公司、建立一支海洋产业基金、培育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个国家级科创基地、打造一个跨区域融合发展平台”,迅速集聚一批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项目,争创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
作为厦门海洋高新区开发建设运营主体
由火炬集团设立的
厦门海洋高新城建设有限公司
也在今天上午揭牌成立
火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指挥部副总指挥吴成灶表示,建设厦门海洋高新区是厦门推进“海洋强市”战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园区投资建设单位,我们将在片区指挥部的直接领导下,与各参建单位一道,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标准,全力推进投融资、开发建设、产业招商、运营保障等各项工作,努力建设海洋产业链完备、产城融合发展、生态景观环境优越、生活舒适宜居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厦门市将实施“六个一”举措推进园区建设
一是建立“一区多园”管理模式。
在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指挥部的统筹管理下,围绕“6+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形成统筹规划、模块布局、协同发展的园区建设与管理模式。
二是成立一家海洋高新城公司。
由厦门国企主导,吸收央企、民企的资源和资金,共同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园区。公司下设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招商引资、资本运作、文旅会展(涉外)等板块,组建专业化、精准化、立体化、国际化的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团队。
三是建立一只海洋产业基金。
由市财政局、市海洋发展局、海洋高新城公司共同发起,由财政资金、金融机构、央企、国企、民企等资本共同注入,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产业投融资体系,持续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基金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模式,重点投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综合利用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涉海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带动社会资本跟进,为厦门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是培育一支专业人才队伍。
依托在厦涉海高校院所和企业,大力吸引国际国内海洋领军人才,加快培育一批海洋高精尖人才,形成多学科交叉、多知识集成、多团队合作的综合性海洋人才集聚高地。
五是建设一个国家级科创基地。
依托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厦门南方海洋创业创新基地、海洋三所翔安基地等载体,构建开放的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体系,配置面向园区的海洋高新产业孵化器、海洋产业创新联盟,提升科技攻关和科研产业化能力,打造国家级海洋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六是打造一个跨区域融合发展平台。
依托厦门国际海洋周、厦门市海洋国际合作中心、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等国际化平台,积极构建海洋开放新高地、拓展海洋合作新空间,打造面向海峡两岸、“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洋跨区域融合发展平台。
来源: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张芯雅 黄奕琳)、厦门火炬集团、厦门日报、业翔民安
编辑 陈婧琳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