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2燃烧和灭火2

  跟踪训练

  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B.区别氯化钙溶液和蒸馏水:取等量试样放人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C.配制100g5%的碳酸钙溶液: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在95%的酒精燃烧的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3.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

  C.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4.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由实验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

  C.利用水浴控温可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

  D.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

  5.在太空的空间站划燃火柴,即使是头朝下,火柴也会很快熄灭,原因是(  )

  A.空间站内氧气浓度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

  C.空气不对流,没有氧气补充 D.达不到着火点

  6.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白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

  (2)根据②处白磷不燃烧的原理,写出一个灭火的实例:___________。

  7.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Ⅰ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真题再现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乙图可知,白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4.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

  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

  D.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