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首届淮安市“最美公务员”和提名人选事迹展示
7月29日上午,我市举办“攀高比强争先锋 跨越赶超作表率”——首届淮安市“最美公务员”发布仪式,集中发布了10名“最美公务员”和10名提名人选名单和先进事迹。他们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岗位、创新实干、担当作为,充分展现了“政治品质美、专业素质美、道德品行美、外在形象美”的精神风貌,为全市公务员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首届淮安市“最美公务员”
王 乐
心系群众的“调解能手”
女,197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清江浦区信访局党组成员、信访专员。曾获“江苏省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信访工作者”“淮安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她扎根基层信访工作十六载,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定“群众工作无小事”的理念,面对来访群众,坚持热情接待、耐心倾听、细心解释,主动化解“卡壳”难题,真正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搭起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累计接待群众3000余人次,推动化解来信来访1000余件。她躬身力行、甘于奉献,坚持以大局为重,舍小家顾大家,在各级重大活动期间主动担当、连续作战,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大春躬身为民的“贴心管家”
男,197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金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一级主任科员,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曾获“江苏省干部统计先进工作者”“淮安市侨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他始终坚持“把责任和群众装在心里”。担任县信访局局长期间,信访积案化解率稳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连续4年创成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金湖县获评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先进单位。到县人社局工作后,推进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及综合柜员制改革,金湖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就业创业服务窗口被评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推动建成淮安金湖技工学校、南京技师学院金湖学院。他倾心服务企业用工,指导构建常态化就业援助机制,帮助南高齿等重特大项目招聘员工900余人,推动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00多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近万人。
王仁梅
淮安故事的“传播使者”
女,197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电影管理处)处长、四级调研员。曾因梅花奖、白玉兰奖排演申报工作被市政府记二等功,因央视秋晚筹备服务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获“淮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她积极推动全市文艺事业发展,参与组织创演的儿童剧《新安旅行团》,被央视、人民日报等重点媒体报道,参与组织拍摄的电影《童年周恩来》被列为江苏重点题材影片,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她参与筹备2019年央视秋晚、紫金文化节等活动,指导创排“村官三部曲”“党员三部曲”,催生全国戏剧“涟水现象”,推动全市戏剧、文学、书法、绘画等作品多次荣获“梅花奖”、“兰亭奖”、省“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重要奖项,有力提升淮安知名度和美誉度。
许伟鹏
抢险救援的“逆行勇士”
男,199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淮安区消防救援大队党委委员,翔宇消防救援站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曾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江苏好青年”“江苏省消防救援队伍‘模范基层指挥员’”等荣誉。
他严于律己、以队为家,以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多次带领队站在全市支队比武竞赛中名列前茅。他满腔热血、身先士卒,在暴雨洪水、火灾爆炸等重特大灾害处置中,带领“尖刀班”直插核心区域,当先锋、打头阵、挑大梁。担任翔宇站政治指导员以来,队站先后获得“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敬老文明号”“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省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队”等荣誉,涌现了“兵王”陈新宽等先进典型,擦亮了“翔宇站”这支光荣队伍的金字招牌。
孙人清
敢为人先的“招商尖兵”
男,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规处处长、一级主任科员。曾获 “淮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记二等功)”“淮安市法治建设工作先进个人(记二等功)”“淮安市重特大项目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号召,敢为人先、迎难而上,敏锐捕捉项目信息,积极牵线搭桥、宣传推荐,并提供专业投资分析建议,鼓励优质企业来淮发展,推动总投资120亿元的浙江台华(江苏)项目正式签约,实现我市百亿级工业项目招商新突破。深入践行101%优质服务理念,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制定110项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清单”,推动包容审慎监管,着力营造有温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李 宁
刑侦一线的“王牌专家”
男,198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刑事警察大队副教导员、警务技术三级主管。曾记个人一等功,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他自2007年入警以来,扎根基层、奋战一线,累计参与勘查案件现场5000余起,成功提取痕迹物证5800余份,通过比对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630余名,破案2800余起,成为现场勘查、痕迹物证提取、指纹比对等领域的行家里手,入选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公安部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刑侦部门指纹比对专家。先后多次抽调到公安部、省公安厅参与专项行动,侦破全国命案积案及大要案件30余起,获得荣誉70余项,总结的“七多”工作法在全省刑侦系统推广。
杨居春
服务发展的“先锋闯将”
男,198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六处处长、一级主任科员。曾获“淮安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招商尖兵”“淮安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服务标兵”“淮安市重特大项目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深刻践行“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坚持将重特大项目攻坚作为主责主业,帮办服务中天钢铁钢帘线、淮钢产业园等项目,圆满完成淮安(上海)城市推介暨招商引资活动、淮安(深圳)投资环境说明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的组织保障工作。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参与谋划工业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打造、百亿企业培育等系列政策,协调推进中石化与淮安战略合作、清江石化发展式搬迁等重点工作,用实际行动助力淮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汪沐
逐梦三农的“青春之花”
女,198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处副处长、三级主任科员。曾获“江苏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先进个人”“淮安市五四青年奖章”“淮安市优秀巾帼志愿者”等荣誉。
她博士毕业回到家乡工作,满怀热情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结合淮安小龙虾品牌优势,积极推广稻田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112万亩,亩均增效达2000元,该项目获市创新创优项目一等奖,有关先进经验向全省推广。牵头沿湖县区创成国家级小龙虾产业集群,争取国家资金1.5亿元。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科技项目,并将个人科研成果“淮安地区专用水产微生态制剂”无偿赠予本地企业生产应用,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推广面积超10万亩,受到广大渔民普遍赞誉。
唐士明
扎根基层的“富民能手”
男,197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一级主任科员。曾获“淮安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服务标兵”“洪泽区工业强区旅游富民项目攻坚先进个人”“洪泽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致力于产业富民事业三十载,勤勉尽责、创新突破,主抓镇街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探索建立项目招引“四步”机制,先后参与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13个,高良涧街道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区前列,多次获全市“十强乡镇”称号。担任人大工委主任后,心系困难群众,协调提供帮扶资金和就业岗位,推动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建成12个“人大代表之家”站点,创立“我帮群众来问问”民生实事品牌,街道人大工作被省人大记集体三等功。
葛云
身先士卒的“防疫卫士”
男,196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盱眙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三级调研员。曾获“江苏省‘扫黄打非’先进个人”“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淮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曾担任多个部门一把手,始终斗志昂扬、奋勇争先,多项工作获省级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他闻令而动、主动担当、周密部署,组建8个工作专班,制定全县防控方案,日夜坚守“疫”线,全面做好人员安排、医疗物资保障等工作。推动20个镇街卫生院设立预检分诊,超前建设集中观察点7个,发送健康提示短信100多万条、防控指南50多万份,累计抽调组织3000多名医务人员,打赢多场疫情阻击战。县卫健委被表彰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首届淮安市“最美公务员”提名人选
丁 然
女,198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二级法官。曾获“最高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国家版权局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个人”“江苏省‘扫黄打非’先进个人”等荣誉。
她长期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承办多起大案要案,顺利审结中央多部门挂牌督办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实名举报、涉案总码洋近亿元的侵犯著作权案,有力打击非法少儿出版物,净化文化和网络环境。妥善调解和处理涉及我市重点企业的技术开发合同、商标侵权等案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撰写全市首份《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法律意见书》,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调研成果数十篇,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环境。
尹永齐
男,198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公安局专项工作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曾记个人一等功,获“江苏最美警察”等荣誉。
特殊职务(事迹略)。
叶贵玉
男,197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徐杨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二级主任科员。曾获“淮安市优秀共产党员”“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政法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将矛盾调处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坚持实地入户走访,认真倾听群众诉求,深入剖析问题症结,用心化解群众矛盾,共调处矛盾纠纷113起,完成征地项目38个,用地面积达8143亩,有效保证了鹏鼎智能、鑫盛丰、和兴汽车等重大投资项目顺利开工。在连淮扬镇高铁项目及京沪高速改扩建项目中,他带领团队每天步行10公里以上,4天完成沿线两个区、5个村土地、房屋交桩定界,全面完成1156户补偿卡发放任务,京沪高速改扩建项目13.4公里道路连续三年全程施工无障碍,有效保障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吕 强
男,197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淮安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曾获“江苏省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先进个人”“淮安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淮安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他奋战在安全生产执法一线,始终牢记应急人的责任和担当,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坚持“执法先普法”,推行“执法+专家”模式,下发《行政指导意见书》,“一企一策”指导企业闭环管理,整改安全隐患,相关经验做法被《江苏省深化精准执法工作动态》推介。他依法履职、敢抓敢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近三年来,累计办理事前处罚案件75起,处罚金额近400万元。
乔新锋
男,197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一级主任科员。曾获“江苏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淮安市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先后查处多起典型违纪违规问题,相关工作多次得到上级领导批示,被中央和省媒体宣传。他服务中心大局,围绕“六保六稳”政策列出63条监督清单,督办助企纾困问题13项,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期间,调查问责12名履职不力的党员干部;精准纠治“四风”,通过节日期间公务用车检查,发现领导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开展专项整治,推动追缴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1.08亿元。
孙甲林
男,197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办公室秘书处处长。曾获“江苏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个人”“淮安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因央视秋晚筹备服务工作被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他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准确传导市委工作意图和着力方向,服务落实“第一议题”、市四套班子工作联动等机制,协助市委谋划年要点、月工作、周安排以及重特大项目拉练、经济运行调度等重要会议活动。坚持规范高效、严谨细致,平均每月审印重要文件材料20余份、保障重要会议活动30余场次、办理书记批示200余件,服务保障市委高效运转。市第八次党代会期间,提前对35场次会议、58份文件材料梳理形成“一张表”,落实“每日提醒”“每场推演”“每天清单”等举措,保障大会圆满胜利召开。
吴顺生
男,197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淮安工业园区宁连路办事处党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曾获“淮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淮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始终把“抓发展、惠民生”作为中心工作,大力发展藕虾共养、菌丝草药、绿化苗木、休闲菜园等“一村一品”项目,有效推动村集体收入增长,2个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扎实推进入海水道搬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燃气改管改电等惠民项目,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探索“八个一”社区微自治党建工作法,实施“党建+网格”管理,有关做法被省级媒体宣传报道,宁连路办事处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市级文明镇”。
沈建国
男,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涟水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曾获“淮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涟水县优秀卫生管理工作者”等荣誉。
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怕困难、敢于担当,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全力推进集中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建设,协调处理重点人群管控、防控能力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推动建成5个PCR实验室和标准化急救站,为巩固涟水县疫情防控平稳向好态势作出了贡献。积极推进“健康涟水”建设,涟水县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医共体运行质效评估位列全国第93名。
赵洪正
男,198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共青团淮安市委副书记、淮安生态文旅区福地路办事处党委书记。曾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淮安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心上,探索“村改居”社区集体资产增值路径,部分社区集体收入增长超100%,超2000户居民受益。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辖区餐饮场所瓶改管、瓶改电工作,创成“燃气使用示范区”。实施“暖心之城、爱心福递”微公益项目,帮助200余人次。推进“同心圆”党建联盟、“党群服务+1度”书记项目,实施“红色小哥”志愿服务队培育工程,新设45个“温馨驿站”。疫情防控最严峻时期,战斗在一线,封控8个单元楼和一个成建制小区,集中隔离1300余人次,核酸检测203.7万余人次。办事处获评市社会治理十佳示范镇街、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董进
女,1975年3月出生,民革党员,淮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一级主任科员。曾获“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淮安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她长期奋斗在工业经济战线,承担的节能减排、绿色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区域产业合作交流等多项工作实现了省内有影响、苏北居前列。创新开展绿色创建“十百千”行动,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耗在线监测、大数据分析应用,推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50余项。近年来,推动我市获批省级服务化改造项目2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个,向上争取资金650万元。
来源: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 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 淮安发布
融媒体编辑: 何伟舟 李燕
责任编辑:丁文
审核:余海潮
复审:王金波
审定:高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