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记青海循化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马国华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 马振龙 报道) 循化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前的一口大钟很特别,这口钟的时刻度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汉字标注的。2019年10月,记者去学校采访的时候正是14时到15时之间,时针指向“文明”与“和谐”之间。

  文明与和谐,是如今的循化职校给人的第一印象。而将循化职校这所起步晚、底子薄、无特色、只有五六十名学生的职业学校,发展成为如今在校学生人数900余人的青海职教翘楚,离不开领头人马国华的努力。

  马国华是一位朴素的撒拉族汉子,共产党员,讲汉语时带有浓郁的地方口音。2007年8月,马国华被任命为循化县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3年,带领循化职校一扫积弊,走出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子。

  

  据学校的老教职工回忆,马国华上任伊始,循化职校正值内外交困、举步维艰的困难时期,学校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人数少,组织活动缺乏活力;生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设备落后,校园内杂草丛生,环境脏乱差,学校职业教育一片空白……“刚到学校,看到这么多问题和困难,你有没有打过退堂鼓?”面对记者的提问,马国华毫不犹豫地就回答:“困难肯定有,可是有什么怕的,组织上派我到循化职校工作,就是要我来解决问题的。”马国华说,他到学校第一天,就决定把工作的突破口放在党组织建设上,只有建成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才能引领学校走出困境,将循化职业教育真正做好做强。

  想改变一个软弱涣散的党支部,第一件事就是树立一个榜样。作为党支部书记,马国华责无旁贷地挑起了这个担子。工作中,马国华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结合自己在国营毛革厂担任销售经理的经历,将原本填鸭式的职业教育模式变为以市场需求、以就业导向为目标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生活中,马国华将“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一名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感染人、教育人。

  

  一位在循化职校工作了20年的老职工聊起马国华,他感到印象最深刻,至今难以忘怀的是马国华2007年在一次大会上的话语。“我们要改变中职教生‘做事不用脑子,挣钱不如老子,种田不如嫂子’的状况,要让孩子们走出校门时,能够挺胸抬头,自食其力,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这就是我们循化职教人的责任与使命。”他说,听了马校长的话,感觉自己的工作有了思路和方向,以后一定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为社会培养人才。榜样是什么?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马国华就是循化职教人的榜样。慢慢地,学校的党员职工们在马国华的带领下,摈弃了懒散的工作作风,改变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思想,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整个党支部和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精神上发生了转变,工作上的进步却不是水到渠成。当时的循化职校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有三个:一是大学扩招导致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二是职业资格认证协调机制不足导致学校公信力下降;三是脱胎于行政化管理体制的教育体系效率低下。如何走出困境,马国华说:“当时我也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办。但我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腿勤,既然不知道,就多跑跑,多问问,总能想出办法。”所谓的多跑跑多问问,实际上是马国华把青海省的职业教育学校跑了个遍,问了个遍,还跑了很多家企业,光闭门羹就吃了不下六次。”事实证明,马国华的辛苦没有白费。后来循化职校“特色专业谋发展、精细管理保质量”的特色办学理念就是从那时生根发芽的。

  

  经过调查研究,马国华与支部班子认为,随着国家大力普及学前教育以及广大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普及率大幅上升,幼儿教育和汽车修理将出现较大的人才缺口。针对这一情况,马国华与循化县教育局积极沟通,赢得上级部门的全力支持,购置实训设备,开设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专业。经过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培育,目前这两个专业已经成为循化职校的两张金字招牌。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做好职业教育,建立一支专业教师队伍是关键。扎根教育事业近40年的马国华一直强调,“专业铸就品质”“好的老师能培养优秀的人才”。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培养,马国华打破人事藩篱,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从本校毕业生中选拔有特长的毕业生吸纳进教师队伍。这些青年教师经过高等学校培训和教学实践磨炼,迅速成长、成为循化职业教育的主力军。经过多年努力,循化职校的专业教师比例由原来不足百分之十,提升到现在的百分之四十五以上。

  办职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抬眼看世界,紧跟市场发展方向。马国华始终紧盯市场,分析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经多方调研论证,结合当时循化县伊佳公司、雪舟集团、仙红、天香等企业与中东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国际特色外贸经济蓬勃发展的实际,马国华审时度势,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提出开设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商务阿拉伯语专业。对于这个提议,当时有的人担心上级能否批准此专业的开设;有的人担心专业师资缺乏,教材少、生源少,不能开课;还有人担心学校的基础设施跟不上,达不到新开设专业的要求。如今,该专业毕业生已成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面对困难,马国华再次以超人的胆识和海纳百川的气魄,向开设商务阿拉伯语专业这项难题挑战。打汇报、跑审批、跑项目、忙招生,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少不了马国华忙碌的身影。为了吸引生源,马国华力排众议,对学生实行零收费和免费提供校服等优惠政策,吸引学生到循化职校读书。正是不辞辛劳的工作和大胆创新的招生举措,新专业招收的学员数大大超出预期目标,生源逐年增加,范围逐步扩大至外县、外省。连续多年,学校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招生指标任务,其中,商务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四十。特色办学的新局面逐步打开,叫响了循化职教的品牌。

  该校阿拉伯语老师韩福林说,2010年,首届毕业班8名学生顺利走出国门留学深造。此后,毕业后在国外升学、就业、创业的学生数一直在增加。现在,每次和学生们联系,都感到十分骄傲。

  一碗酥油,用千滴牛乳制成;一碗糌粑,用万滴汗水换来。十多年来,循化职校商务阿拉伯语专业的发展壮大,与马国华的科学决策和坚韧不拔的奋斗是分不开的。

  随着学校快速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学校基础硬件设施的薄弱与学生规模发展形成了很大矛盾。为了改善办学条件,马国华一边做老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一边跑项目、抓建设。期间,年迈的父亲因病去世,没来得及送父亲最后一程的他,把悲痛、哀思和遗憾深深地融入事业当中,兢兢业业地为循化职教事业呕心沥血。教学楼、住宿楼、阶梯教室、实训室、足球场、网球场、音乐练习室,变戏法一样建了起来,用很多学生的话说,我们学校的条件不比大学差。

  

  学校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在马国华的办公室,只有最简单的桌椅和一台用了十年据说是他个人所有的电脑。在马国华的身上,体现了共产党人“吃亏是福”的信念和担当。

  教书育人,不仅要教给学生生存的技能,更要教会他们做人。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风,马国华指导修订以“紧、严、细、实、活”为特征的各种常规教学管理细则,又通过开展教研活动,组建篮球队、舞蹈队、管乐队,组织学生们给自己的宿舍命名,想口号,编舍歌,培育教师和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德育兴校,教研强校”的理念悄然间融入每一位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采访中,记者还听说了这样一件事。2018级学前教育专业的韩娜来自道帏乡立伦村,父母因为一次意外去世。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她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以及年近八旬的爷爷不知所措。马国华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把韩娜和弟弟妹妹接到学校,单独给他们安排了一间宿舍,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500元资助她们度过难关。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马国华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协调就近的循阳小学,安排韩娜的弟弟妹妹去上学,让两个孩子和同龄人一样学习和生活。而他做的这些,除了学校的会计和几位负责后勤的老师知道,在学校竟然鲜有人知。这个低调朴实的汉子用他并不伟岸的身躯,为韩娜和她的弟弟妹妹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庚子新春,全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采访也受到了影响。防控形势好转后,记者再次来到学校,又被深深感动。一个叫马国龙的辍学孩子,由于承担不起隔离费用,在循化县的隔离宾馆几近崩溃。当马国华了解到这个孩子是从循化职校辍学的,第一时间赶到宾馆,帮助孩子结清了费用,把孩子送回了家。他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起了家长的工作,并表示会减免学费,帮助争取助学金、奖学金。在他的努力下,马国龙又回到心心念念的学校,再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马国华的带领下,循化职校从弱到强,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全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海东市校园文化师范学校”等荣誉。

  短短几千字,写不尽一名老党员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断开拓创新的初心,道不完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几十年如一日的育人担当,但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在这位并不伟岸的汉子带领下,循化职校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