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超前教育,并不是爱孩子,而是毁孩子

  强塞进孩子嘴里的东西,他不会,也根本咽不下去。

  苏刘溢,刚刚7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希望他入学就上五年级,大多数学校都不同意接受,只有三里小学愿意让他试读;结果他的小学生涯才持续了两天半,老师就说,孩子的功课已经全部掌握,家长可以考虑让他直接升初中。

  苏刘溢在博文中学的试读期是3个月,但只过了一个月,学校就为他办理了入学手续;在“博文杯”三科竞赛中,苏刘溢在300名同学中勇夺第一。博文中学根据苏刘溢的特殊情况,决定成立专家小组,挑选老师为他单独授课。苏刘溢不负众望,在一年内就结束了初中的全部课程,老师们也认为他具备了初中毕业的知识水平。

  让孩子成才,不能揠苗助长。

  经推荐,苏刘溢在8岁时进入二中试读,在开学的学分认定考试中,苏刘溢的物理96分、数学88分、生物95分,其他几门课的成绩也不错。考虑到他比较好动但是接受知识速度快,二中也安排老师给他单独授课,把高中课程的时间定为一年半。

  在此期间,苏刘溢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山东省一等奖、希望英语大赛泰安赛区一等奖、“希望杯”数学竞赛全国铜奖,一点儿也不比其他高中生差。

  两年后,年仅10岁的苏刘溢,以566分的高考成绩,考进了南科大。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说,苏刘溢好厉害啊,我以后也要这样培养自己的孩子。可是,让孩子成才不能揠苗助长。虽然说,苏刘溢自始至终表现出的能力,确实超过了大多数同龄人。

  但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以培养天才为目的的超前教育,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以分数论成败,这是教育最大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聪明孩子很多,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家长更多,但是单纯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储备,不但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甚至连一个思维正常、单纯快乐的人也培养不出来。

  10岁参加高考,被南科大破格录取,苏刘溢的成长道路流光溢彩,让人赞叹,可是谁能保证这个10岁小神童的成长?谁能保证苏刘溢不会成为下一个仲永,下一个宁珀?

  以牺牲童年的快乐时光和人伦之乐,来换取丰富的知识储备、超前的课程内容,这是教育的进步,还是人性的退化?这一点,尚待时间的证明。

  当然,在苏刘溢之前,也有很多偏才怪才被高等院校破格录取,但不管是蒋方舟还是潘立群,他们能被破格录取都不是靠着高考分数本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10岁的苏刘溢以超常的高考分数被南科大录取,这本身就是对素质教育的嘲弄。从我们正常人的角度,虽然也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但是却不想让孩子失去一个美好而健康的童年。

  毕竟对于孩子自身来说:成为人才和大师,并不是一件值得欢呼雀跃的事;而成长为一个具备正常人性、良好修养和优厚待遇的人,似乎在现实世界中,更加令人羡慕和尊重。

  高考,始终是最公平的考试。

  如今的教育界,充满着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和辅导老师的精心包装,有时候你根本分不清教育的本质、利益和方向;但是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荡涤心灵,明白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诚然,孩子在学业中想要更进一步,在中考和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可或缺,甚至是成才和就业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家长的软硬兼施下,牺牲掉孩子原本应该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这本身就是削足适履和畸形的教育。

  高考,始终是最公平的考试。以高考成绩来决定一个孩子的学业、未来和就业,并不意味着孩子在高考前生活和学习的目的全都是为了高考,苏刘溢10岁就能通过高考进入南科大,那他成功吗,快乐吗,幸福吗?我看不见得。

  高考前,作为正常的孩子,会经过3年的家庭教育,3年的幼儿教育,6年的小学教育和6年的中学教育,你能说,孩子这18年的生活,全都是为了高考吗?不是的,我们在学校里,在12年的学校时光里,除了考试卷上那些老师给出的评语和鲜红的勾勾叉叉以外,还有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天才的情商,总要在沉沦中弥补。

  生而为人,学而受教,这是每个学生天生就应该享有的权利;而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们得到满分,而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具有相当学习能力的人。

  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才智,加上父母的填鸭式超前教育,尽管可以让苏刘溢这样的孩子,两天半读完小学,10岁参加高考,引起教育界的轰动和关注;可是他的未来,谁会在乎呢?

  天资聪慧、博闻强记和破格录取,这样一个在畸形和不完整的教育流程中制造出的高考神童,能有多优秀?或者简单地说,他能比一台文曲星或是电脑懂得多吗,社会价值更高吗?我看不见得。

  据我所知,大多数在孩提时代天赋异禀,拥有超强能力的天才神童,到了成年后,却要在煎熬和痛苦中补上人性这堂课。

  比如,曾经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的“数学天才”柳智宇,高中毕业后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甚至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可是大学毕业后,他却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出家法师。

  比如,曾经是中考状元,被北大提前录取,拿到GRE全球5%的高分,并荣获各种最高奖项,年年“三好学生”的吴谢宇,弑母后封死住处,将母亲的尸体层层包裹,用活性炭吸收气味,最后还以母亲名义向亲戚借款140万,在逃亡的1162天,在一家夜店当男模陪酒,还曾一度想和性工作者结婚;在重庆机场被捕时,身上还带有30多张假身份证。

  揠苗助长的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

  近年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念,带着明显和隐晦的商业利益在社会中大肆传播,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不着边际。

  他们让孩子1岁背诗、3岁弹琴,5岁学编程,6岁学奥数,通过强迫、压抑孩子好动贪玩的天性,急不可耐地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超前教育,恨不得一眨眼、一挥手就让孩子变成超级天才,像苏刘溢一样10岁参加高考,进入重点大学。

  俞敏洪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衍生病态。”

  因此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时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兴趣班、超前教育来塞满孩子童年时光,挤占孩子玩耍时间,以分数论人生、以高考论成败的教育方式,只会提前透支孩子的未来,让孩子的性格、思维和情商畸形发展,适得其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