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打闹爸爸约架battle|父母不成熟,是对孩子最糟糕的示范

  前几天,

  两名小学生打闹引发爸爸约架的新闻,

  迅速窜上热搜。

  01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上海杨浦区

  两个3年级的小学生“礼尚往来”的battle,

  小张踢了小陈屁股,小陈打了小张

  孩子间的小打小闹本来没什么,

  但两个中年老父亲老张和老陈

  却在三年(1)班家长群里“杠上了”,

  一言不合,两人直接约战battle!

  张爸爸喝酒上头,直接放狠言狠语,

  “明天校门口见”、“辞职打架”

  在气势上已经把对方陈爸爸拿捏得死死的。

  两位爸爸微信群对话截图

  ↓↓↓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图片与两个“护犊子”的爸爸相比,

  两个孩子妈妈则更加理性,

  希望彼此都能管教好自家孩子。

  然而,

  两个爸爸狠话已经放出来了,

  不得不赴约battle,

  第二天早上,

  两个爸爸在小学校门口见面。

  想象中是一次1对1的公平对决,

  万万没想到

  陈爸爸还带了武器(电动车U形锁),

  出其不意,直接敲破了张爸爸的头,

  头部流血的张爸爸瞬间晕倒,

  随后被送进来医院,

  最尴尬的是......

  放最狠话的人,却挨最毒的打。

  02

  事件从熊孩子间“踢屁股”、“绊摔跤”开始,

  以两个成年人

  一个进医院,另一个进派出所结束,

  剧情神反转的是,

  两个孩子“冰释前嫌”手拉手欢快地在一起玩耍

  ......

  这架算是白打了

  估计此刻,两位爸爸已悲伤到脑壳痛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整个事件中,比惨还属两个妈妈,

  既要照顾家里小的,还要管住家里大的,

  家里没一个省心的!

  吃瓜网友们也不闲着,纷纷参与讨论:

  @原来幼稚不分年龄

  @下一步该两个爷爷亲自出马啦

  @打输了进住院,打赢了进派出所

  @ 约架还要考虑上班,当代社畜的无奈

  @谁说南方人只吵架不打架的,父爱如山啊

  @这么不理智的家长,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这个张爸有点搞笑,威胁人家爸爸结果被人爆头了

  ......

  03

  其实,网上随便搜搜,此类事件,并不少 。

  @江苏镇江某游乐场内,

  两名女童争抢玩具,引发双方家长大打出手;

  @陕西西安两个10岁同班同学打架,

  引发两个家长互殴,一家长住院12天;

  @江西赣州两家10多岁的孩子打架,

  引发两个家长争执,一家四口遇害身亡;

  @上海宝山区两个孩子在学校产生摩擦,

  升级为家长矛盾,一女家长被保温杯砸晕。

  家长疼爱自家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小孩子打架就应该用小孩子简单方式解决,

  而不应该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

  “争斗、输赢、吃亏”等复杂概念,

  去解决孩子间的小冲突、小纠纷、小矛盾。

  某萌娃真人秀综艺节目中,

  明星刘涛教科书式

  #处理两个孩子打架的方式#

  令她圈粉无数,

  节目中“园长”刘涛负责照顾6个孩子,

  其中两个孩子吵嘴,还动了手,

  他们都觉得自己委屈,都哭了起来。

  我们一起看看“园长”刘涛的做法:

  第1步,耐心留心观察,安抚两个孩子的情绪;

  第2步,还原事件真相,站在两孩子角度思考问题;

  第3步,针对孩子说谎、暴力等行为及时处理,

  教会孩子控制情绪、求助老师帮助等解决方式;

  第4步,以理服人,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去改正,

  引导孩子化解矛盾。

  最后,两个孩子也重归于好,

  还一起宣誓:

  “我们再也不要说脏话,我们要友爱,互相帮助。”

  很多父母不愿孩子欺负人,

  更不愿孩子被人欺负,

  所以遇到两个孩子发生小摩擦,

  父母往往会表现得异常紧张

  甚至从争执升级到大打出手,

  反而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殊不知,

  孩子间的触碰推打、发脾气、吵嘴,

  是一种自然行为,是常有的事情,

  是孩子在发泄情绪,

  打架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孩子可以从中学会:

  忍耐、表达、化敌为友、不打不相识。

  04

  家长慕课认为

  孩子打闹不能靠家长的“拳头”解决问题

  双方家长应该冷静、耐心、控制情绪,

  协调解决孩子间的小摩擦,

  父母不成熟,是对孩子最糟糕的示范,

  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才能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获取力量

  不护犊子,也不冤枉孩子,

  用倾听、理解、安慰、包容,

  代替打骂、吼叫、责罚,

  让孩子敢于把担忧、恐惧、遭遇告诉家长,

  同时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唯有父母恰当处理孩子间的纠纷,

  才能让打架成为孩子成长的回忆,

  而不是心理阴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