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山里娃都有精彩童年!” 龙角小学校长余海兵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梦

  

  “在探索办学理念中,我有一个梦想,要让每个山里娃都有精彩的童年!”10月25日,余海兵在谈及创办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初衷时,激情满怀地说。

  余海兵是龙角镇龙角小学校长,也是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负责人,去年被评为“云阳县十佳校长”,之前连续6年被县教委表彰为“优秀校长”。

  2011年,该校开始创建全国首批乡村学校少年宫。2015年,余海兵带领全校教职工,在实践中探索出“1+N”的办宫理念,促进了该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让山里孩子都享受到了跟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有了多彩多姿金色童年。

  

  “1”批常规宫:让孩子快乐自信,童心飞扬

  深秋时节,天气渐冷。龙角小校舞蹈室里,一些孩子在辅导老师指导下,伴随轻快柔和的音乐节拍,翩翩起舞。

  “乡村学校少年宫舞蹈班自开展活动以来,优美的形体训练、欢快的舞蹈节奏,一直深深吸引着这群留守孩子。”余海兵说,学校有1124名学生,80%都是留守儿童。他还说,为了让这些孩子都能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等教育,让孩子们的父母在外都能安心务工,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了乡村学校少年宫,设置了一批舞蹈、棋艺、科技等功能齐备的常规宫活动室,开展了涉及德育、艺术、科技、制作等活动项目20多个。

  龙角小学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除了每周三定期开展半天活动外,平时节假日和寒暑假也免费开放。目前,这些活动的开设,也深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六年级的谭雨儿从小对舞蹈就很感兴趣,经过近两年的练习,她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舞蹈技艺更是进步很快,自信心大增,去年与同伴们一道,还代表云阳参加了市级舞蹈比赛,学校这次选送的舞蹈《嘿!加油》和《文明花开校园行》绽放异彩,获得大奖。

  丁小娟小朋友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真没想到,在山区农村,我的孩子也能得到这么好的艺术教育。”去年春节,丁小娟的爸爸妈妈回到老家,看到女儿舞蹈跳得有板有眼,高兴得合不拢嘴,表示一定尽全力培养孩子学舞蹈,长大了当个舞蹈家。

  “唱歌跳舞、棋琴书画、面塑刺绣,对孩子们的性格和气质塑造,效果立竿见影。”余海兵说,以前,没开办乡村学校少年宫,孩子们比较胆小腼腆,放不开、不爱交流,现在,孩子们变得阳光自信、外向活泼了。

  

  “N”个特色项:让孩子传承文化,面向未来

  “这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六年级一个小男生捏的,从中可看出这孩子对动物世界的关注。”“这个‘桃园三结义’面塑是孩子们了解了三国文化,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走进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面塑工作坊,各种形态逼真、造型漂亮的面塑作品整齐摆放在陈列架上。当谈到孩子们的“杰作”时,余海兵更是兴奋不已,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拢来。

  面塑艺术,是民间绝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发展,这门古老艺术同样面临自生自灭的危险。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余海兵说,面塑是对孩子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全面教育,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自己,表达情感,舒展情绪,受到艺术熏陶,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在余海兵的带领下,该校成功创建了“云阳县手工特色学校”,获得了“重庆市优秀乡村少年宫学校”称号。

  初绽芬芳,砥砺前行。龙角地处长江南岸,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传承传统文化遗产义不容辞。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农村少年宫的实际,使传统的剪纸窗花、贵妃鱼制作等技艺得到传承,让山里孩子们更加认同和热爱乡土文化。”谈及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未来,余海兵信心满满。

  (文/图 记者 李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