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
文?/?任 勇? ?图?/?网络
来源:中国教师报
我们说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劳动教育学校总体做得不好,家庭也做得不好。
许多家长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只要你把书念好,其他的事都不用管。”换言之,只要考分好,德育、体育都算不了什么,劳动更是不必提及的事。
客观地说,家长这样认知也很无奈,许多时候也是被逼出来的。但不管有多少理由,家长还是要弄清楚劳动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明白了意义,家长就会积极地让孩子爱劳动。
1
劳动,为孩子一生打好底色
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些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劳动教育既是孩子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孩子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让孩子生命更好发展的需要。
2
“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
劳动,可以从做家务开始。孩子最早的劳动形式是家务劳动,家长至少要向孩子灌输“我是家庭一成员,家务劳动我要做”的意识。
小学和幼儿园安排的校内外劳动机会太少,孩子的“劳动”多为融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有自理性劳动,如自己收拾学习用品、整理内务、洗点小件衣物;有家务劳动,如帮厨、打扫房间、家中植物管理。
从小在点滴小事中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劳动习惯,这是学校所不具备的家教优势,“生活即教育”就在家务劳动中充分体现了。家长切记,“替孩子劳动,其实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3
劳动,生命成长的重要载体
家务劳动的内容终归有限,家长要积极拓展劳动空间。
城市家庭可以进行街区打扫卫生、小区节庆布置、社区栽花种树活动;
农村家庭可以进行田间劳作、山间种植、乡间垃圾处理活动。
家长要指导孩子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劳动(包含公益劳动),这对孩子集体意识、责任感、意志力和爱心的培养很有帮助,家长要及时评价孩子的劳动表现。
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有“劳技类”课程,如家电维修、服装设计等,这类课程需要一定设备才能进行,家长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资源指导孩子选课。
4
劳动,走出“边缘化”的窠臼
在目前的升学考试制度之下,副科被边缘化,劳动教育也被边缘化。有不少家长认为,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
如前所述,劳动教育是对孩子成长有重要价值的教育,放大格局看未来,家长要转变观念,将培养孩子的目标由只重分数转变到注重学习与劳动相结合上。
结合得好两者相得益彰。劳动教育是“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
劳动,可树德、可增智、可健体、可溢美、可创新,我坚信“爱劳动的孩子更会学习”。
5
劳动,从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开始
“劳技”就是“劳”中有“技”、“技”中有“劳”,劳动是以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实践活动。
把劳动仅看成是做家务、挖菜地等“体力活”是不全面的,其实劳动更多的是“技术活”。
山东省潍坊市在这方面为全国树立了榜样,其劳动基地的劳技课程丰富多彩。
手工劳动类包括生活DIY、快乐布艺、塑编、风筝扎制、制皂工艺、衍纸艺术等,目的是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品质,扩大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制作乐趣的同时,创意生活,感受生活之美。
科技劳动类包括多元智能中心、彩虹鸡尾酒、磁悬浮陀螺、收音机制作、食尚酸奶、空气动力车等,目的是通过与现代科学技术相关的载体,让学生能够自主设计、搭建各种模型作品,培养动手能力、想象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构建能力。
创意劳动类包括创意巴克球、花样石膏、钟表制作、金工木工、服饰文化、电烙画、花式咖啡等,目的是在创意构建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智慧发现、创新创造的基础认知,提升空间想象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成为有创意的人。
拓展劳动类包括防震减灾、心理体验、真人CS、无线电测向、拓展训练等,目的是通过完成任务,让学生学会挑战自己的体力、耐力和毅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在挫折中不断修正,最终走向成功。
职业规划类包括性格解析、职业规划、模拟驾驶、模拟金融、模拟法庭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职业类劳动,体验职业角色,了解职业相关知识、从业素质和技能要求,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我,对自我进行职业规划,提高对职业能力体系的基础认知,提升自我劳动素质。
这么好的“劳技”课,谁不向往?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风尚。劳动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必修课,但没有家庭的参与是不完整的,没有家长的支持就难以真正达到育人目的。
倒盏村基地将着力打造“黄河文化、华夏之源” 为主题研学旅行产品,叫响“研学洛阳,读懂中国”的研、学、游品牌。
基地现开发课程50堂,130余个课时,基本满足全国中小学生研学需求。
我们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