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重视托育问题,托位数成为新指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21年两会,托育话题持续升温,成为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关注的重点之一。

  其中,“普惠性托育”、“婴幼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入托率”等,成为托育的关键词。在人口出生率降低、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每个孩子都应得到精心养育,做好托育服务是各级政府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

  文中指出:将发展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目前的1.8个提高到4.5个,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托育服务。

  

  同时,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到2035年,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1

  “十四五”提出托育发展规划

  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据调查,许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孩子的父母都要外出工作,孩子要么交给家里的老人,要么只能送去托育中心。但很多家长身边几乎没有专业的托育机构。此外,我国托育保育活动普遍不适合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幼儿园化”现象严重。

  对此,科学编制托育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婴幼儿托育事业和托育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明确了政府在公共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鼓励和支持托育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面对"十四五"国家宏观的政策驱动和日益增长的托育行业市场需求,我们要开创智慧托育服务,探索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其中的深度应用,助力中国托育行业快速发展。

  2

  托位数成为“十四五”民生新指标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了5大类20项主要指标。

  其中在民生福祉类中,“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目前的1.8个提高到4.5个”成为新增指标。各级政府应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提高保育保教质量和水平。

  

  根据国家托育机构设置标准来有机安排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母婴室、厨房、保健室,亲子教室等,为婴幼儿提供全天候的优质托育,以及亲子早教服务,一站式解决家长养育、教育、托育的全面需求,才能真正地做好育儿服务。

  3

  探索实施服务育儿假

  同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重点提到我国将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

  未来对育儿假的完善将有望进一步提高婴幼儿养育的质量,有助于中国宝宝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要倡导家园共育,通过智慧园区系统无缝连接家庭和园区,让老师和家长共同呵护孩子,给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双重保障。

  4

  重点发展高质量的托育服务

  如何建好托育机构,让父母愿意将孩子送进去?专家认为要加快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示范托育机构。我国的托育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缺少标准,在这个阶段需要一些托育机构发挥示范作用。当前托育机构的发展现状普遍与群众对高质量托育服务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优质普惠资源紧缺、服务水平不高、标准规范不完善等问题。

  

  对此,托育机构要设计领先的课程体系,安全标准的托育环境,专业的智慧托育服务,以及先进的“AI+托育生态系统”,成为托育行业标准参者与制定者,共建行业标准,吸引全球顶尖的理论专家、实操专家以及运营专家,通过人才培养考核输出,为整个行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5

  照顾好“一老一小”是篇大文章

  “一老一小”问题是我国阶段性、系统性和结构性问题。目前,养老和托育市场潜在需求巨大,但短期回报率普遍较低。对此,要勇于打破壁垒、创新模式,探索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其中的深度应用,努力让这两个市场发展得快、发展得好,把“普惠”二字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变成“一老一小”的福利。

  好的婴幼儿成长教育,应该是以充满快乐的方式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帮助孩子赢得未来的幸福。只有今天实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智成长,未来我们国家才能真正提升整体实力和社会幸福程度!

  ? END ?

  ▲关注托育星球,获取一手政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