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双语学校的老师都指定学生读这本原版书
原标题:为什么双语学校的老师都指定学生读这本原版书
为什么双语学校的老师都指定学生读这本原版书?
你以为我说的是《哈利. 波特》系列吗?
最近 6年级的小女儿在读学校英语老师指定的这本书。
让我想起了,她姐姐在差不多这个年龄的时候也被老师指定读过这本书。
我也曾在海外的各大书店最醒目的位置看到过这本书。
姐妹俩在不同的学校就读,但两校的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这本书。
为什么呢?
I Am Malala《 我是马拉拉 》:
是一个为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并遭受塔利班枪杀的女孩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
是由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与克里斯蒂娜·兰姆(Christina Lamb 英国战地记者)合著的马拉拉的自传书。
2013年10月8日出版。
全书一共分五个部分:
Part One “ Before the Taliban ”
序章 “ 在塔利班来到之前 ”
Part Two “ The Valley of Death ”
第二部 “ 死亡之谷 ”
Part Three “ Three Bullets, Three Girls”
第三部 “ 三颗子弹,三个女孩 ”
Part Four “ Between Life and Death ”
第四部 “ 生死之间”
Part Five “ A Second Life”
第五部 “ 第二次生命 ”
根据 “ Publishers Weekly ” ( 出版商周刊 ) 的报道,这本书在2017年售出了近 200万册,并印刷了 75万册儿童版。到2018年3月,“ The Bookseller ” ( 书商 ) 统计,该书在英国已售出近 33万册,净收入 247万英镑。该书被译成 4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
《我是马拉拉》获得了:
2013年 Specsavers National Book Awards (国家图书奖), 年度最受欢迎非小说类书籍。
2013年 Goodreaders Choice Awards (读者选择大奖), 最佳回忆录和自传。
2014年 Political Book Awards (年度政治奖), 年度政治书。
儿童版本的书名是 “ I Am Malala: How One Girl Stood Up for Education and Changed the World ” (也是我女儿们读的版本)。由儿童作家 Neela Vaswani 朗读的有声版获得了 “ 2015年格莱美奖的最佳儿童专辑奖 ”。
一本自传,引起全球关注,并成为老师们纷纷要求学生阅读的图书。
马拉拉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普什图文:????????????,Malālah Yūsafzay;英文:Malala Yousafzai),1997年7月12日,出生于巴基斯坦一个普什图穆斯林的教师家庭。她深受开办学校的父亲的影响。当她还是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斯瓦特县明戈拉城的一名学生时,塔利班开始禁止斯瓦特地区女性接受教育。
2008年,马拉拉在当地的一个记者俱乐部,第一次登台演讲了“ 塔利班为何剥夺我的基本受教育权?”
2009年开始,她开始写个人博客,用亲身经历来告诉外界塔利班禁止女孩上学的政策以及恐怖活动。
2011年10月,13岁的马拉拉被国际儿童和平奖提名。11月获得了巴基斯坦首届国家青年和平奖。
2012年10月9日,15岁的马拉拉乘校车回家时遭到塔利班枪手的暗杀。当天放学回家所乘的校车被一名身着警服的袭击者拦下。枪手登上校车,对着她的脸开了枪,子弹穿过头、颈,嵌入肩膀。伤势严重的马拉拉被飞运到英国,在伯明翰的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救治。2013年2月份的手术补造了颅骨,并使她恢复了听力。3月19日,她在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
2012年12月31日,马拉拉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2013年,马拉拉出院,并在英国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徳巴斯通女子高中。那一年,她和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一起成立了马拉拉基金,倡导在发展中国家加强女孩受教育的权利。
2013年7月12日,马拉拉16岁生日当天,她在联合国发表了康复后的第一次演讲。
2013年10月8日,被塔利班枪击头部,大难不死的马拉拉出版了个人回忆录《我是马拉拉》。第二天,10月9日正是马拉拉被袭一周年,而塔利班也没有停止对她的威胁。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分别在白宫和白金汉宫会见了这位巴基斯坦少女。
2014年10月10日, 马拉拉获得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
2015年4月,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决定将316201号小行星命名为“马拉拉星”。
2017年8月,被英国牛津大学录取。
今年6月,马拉拉修完了哲学、政治和经济学,顺利从牛津大学毕业。她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毕业之后的第一个愿望是睡觉、看书和刷剧。
“ 一个孩子,一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可以改变世界。” - 马拉拉
了解了马拉拉的故事,《我是马拉拉》这本书为什么会在学生的必读书单上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家长们来说,或许这本书也会唤起孩子们内心更多对于学习的热情。套用一句俗话:这个世界上,还有孩子因为争取上学的权利而差一点送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每天可以高高兴兴去上学的好时光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