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行业企业竞争激烈,从4Ps角度分析企业营销策略是怎样的?
4P理论由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也被称为营销组合策略。4P是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它强调企业在进行营销时,需要同时关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各个方面,并将它们进行有机的组合。
产品(product)是指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货物、服务的集合。产品包含核心产品、实体产品和延伸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的。产品要有各自独特的卖点,其功能诉求是第一位的。
价格(price)是指企业出售产品所追求的经济回报。产品市场定位不同,其制定的价格策略亦不同。企业以按照市场规律制定价格和变动价格等方式来实现其营销目标,其中包括对同定价有关的基本价格、折扣价格、付款期限、商业信用等。
渠道(place)是指企业为使其产品进入目标市场所组织、实施的各种活动,包括途径、环节、场所、仓储和运输等。
促销(promotion)是指企业通过销售行为来改变消费者的购买活动。传统的促销活动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
跟谁学营销策略分析:
1、产品方面
(1)不断尝试转型,找准定位
跟谁学成立于2014年,成立之初 “跟谁学”定位为O2O教育平台(线上链接优秀名师,线下学习)但O2O链接的只是纯粹信息量,没有给用户一个“非用你不可“的理由,导致的结果是:资本补贴一旦停止,优质的教师资源就退出;2015年,“跟谁学”从O2O平台(即帮学生找老师)完成第一次战略转型,从找老师变成找机构;2016年,“跟谁学”推出B端产品“天校”、“百家宝”和“U盟分销”等赋能工具;2017年,“跟谁学”完成第二次战略转型,拆分2B业务,正式转型为B2C的在线教育直播课平台;2018年,“跟谁学”发力在线K12课程,实现其收入占全年总收入73%。
截止目前,跟谁学孵化了6个2C产品,分别是:
跟谁学:聚焦中小学文化课、实用英语、留学、四六级、考研、职场等多品类,采用双师教学模式;
高途课堂: 聚焦K12在线教育、主打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数外、物理、化学、志愿填报等多个学科,采用“主讲老师+辅导老师+AI老师”教学模式;
成蹊商学院:聚焦于教培行业从业者的培训,提供课程研发、市场营销、销售管理、校区运营、人力资源等课程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金囿学堂:聚焦于金融财务人群,提供基金从业、银行从业、证券从业等金融培训课程,目前由于高交付和优质口碑,用户量持续飙升;
微师:为个人提供的在线教育工具,和荔枝微课和千聊有点像;
babyABC:聚焦于0~6岁启蒙英语,提供英文儿歌、亲子游戏、绘本共读等学习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3个2B产品,分别是:
天校:赋能中小教育机构,通过对学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机构的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百家云:为中小教育机构提供全套视频解决方案,如双师课堂、网校系统、教育直播等;
U盟分销:为中小教育机构和老师提供教育分销体系。
通过向B端提供工具赋能,进一步激发部分中小机构需要课程内容曝光的需求,进而部分流量导入C端产品线;通过向C端提供内容平台,部分有势能的老师和中小机构想进一步构建品牌影响力,激发他们需要工具提高效率的需求,进而部分流量导入B端产品线。
(2)找准定位后,专注业务
早在2017年几乎所有的在线教育机构都会按照人数划分,分为1V1、小班、中班、大班等班型时,跟谁学就找准定位后,上线“高途课堂”,以“在线直播大班+双师辅导”模式切入在线K12培训赛道,并专注于做K12在线直播大班课,不做小班,不做一对一,也不做线下。
跟谁学基于大班课“双师“模式,不仅充分调动了教师资源,还实现更低的成本获客,并给公司带来规模化的盈利。此外,也正因为跟谁学专注于做K12,所以在一个如此大的市场里面,市场里面的平均增长可能是100%多,而跟谁学做到了超过了400%的增长。
另外就是布局多品类的课程。目前不少在线教育机构过于垂直,只能为消费者提供一类的课程,而跟谁学尽可能多的给消费者提供课程,满足这些消费者的某一项需求,就有机会收获更多的用户,从而实现盈利。
2、定价方面
先低价引流,后逐步提升客单价。在线教育行业的低价是相对于线下教育而言的,跟谁学线上课程的价格是线下的1/3到1/2,小学一个课时约40多元,而同等的线下课程大概是150元,再加上有名师加持,家长的选择不言而喻。教育培训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购买的服务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家长对教培机构的选择会慎之又慎,不像电商行业,买到低价劣质品,最多下次不买了也不会有多大损失。所以一味低价的策略并不会凑效,在同类中的定价最好稍微高一点点,这样的定价也能配得上名师。跟谁学正是这么做的,旗下两大品牌“跟谁学”和“高途课堂”的客单价都略高于同行,单小时课程价格平均为50-95元,行业平均单小时课程价格在30-45元。
图表1:2019年主要线上K12培训机构的客单价对比(单位:元)
资料来源:各平台官网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低价引流之后,下一步的策略必然是逐渐提高客单价。跟谁学的付费课程平均收费从2018Q2的1100元提升至2019Q2的1500元。虽然客单价还是很低,但学生规模大,一节课按50元、1400学生计算就是7万元收入,而这只需要1个主讲教师和大约5名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同时为约270名学生服务,负责解决学生和家长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问题)。假设线下课程客单价是跟谁学的3倍150元,达到同等收入则需要467名学生,新东方K12优能中学的线下班分25人/班和15人/班,按行业平均最多的25人/班计算,需要19个班,对应19个主讲教师。跟谁学的规模优势正在逐渐体现出来。
3、渠道方面
跟谁学超过80%的学生来自于低线城市,且渗透率更高,主要用户集中在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河南、河北。由于好未来和新东方的主营收入来自于线下课,双方实际拓展业务的城市很有限,这也是行业集中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截止2019财年,好未来仅在56个城市有676家校区,而新东方仅在83个城市有1233家校区,在三线及以下的下沉市场,好未来和新东方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这对跟谁学的崛起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定位下沉市场是两者商业模式中最核心的特征,其他的很多策略都是基于这一特征展开的。
比如名师。对中国家庭而言,对教育的执着和付出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特别是下沉市场的家庭,他们也希望能得到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但师资和资源的稀缺,决定了这一需求是无法通过线下解决的,线上是唯一的途径。而最简单、最直接的吸引下沉教育市场用户的方式,是名师和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跟谁学仅招聘5%头部名师,平均教学经验11年,主讲教师人数小于200人,名师课程同时在线人数超2000人,K12课程平均在线人数已经从2017年的400人/课,提升到2019年Q3的1400人/课。那如何保障名师能留下来呢?答案呼之欲出——高薪。2018年,跟谁学教职工平均年薪22万,剔除辅导教师后教师的平均薪酬会更高,主讲教师中位数达到90万元,平均数30-40万元,据了解头部名师的年薪近1000万。名师也是续班率的重要保障,跟谁学的续班率平均高达70%。
4、营销方面
当同行们都在线上线下进行大手笔的广告招生,跟谁学已经在摸索低成本的微信流量运营。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跟谁学上市之前只融资一次5000万美元,2015年的O2O大战中已经烧得差不多,和竞争对手拼广告只会让现金流更快枯竭。跟谁学在O2O时期就开始探索微信流量变现,为内部近百个微信公众号提供拉新、互动等技术支持,恰逢2017-2018年的微信社群营销红利,赶上了顺风车。目前跟谁学旗下有97个认证公众号,活跃粉丝近千万,套路也不复杂:以社会热点撰文引发阅读和转发(多篇10万+文章),推销免费课程,进入分组的微信群学习,邀请进入名师直播课,完成付费。
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效果很好,早几年很少有人意识到微信生态能带来如此大的流量变现,甚至现在也没有足够重视,其他几家有足够的资金去主流平台投放广告,或是有自己的流量池,路径依赖也是阻碍探索新生事物的原因。获客成本低是跟谁学能够弯道超车的关键因素。最新的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中,跟谁学的平均获客成本为545元,而行业平均水平在千元以上,其他在线教育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居高不下的获客成本。
在跟谁学快速发展的背后,其营销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1、首先是缺乏师资护城河 长期面临教师流失风险
众所周知,在线教育的比拼,师资是及其重要的,跟谁学的教师资源大多通过挖人获得,在教师资源上,并没有像新东方、好未来那样自建教师培训体系的“护城河”,能够挖来的老师也很容易被挖,教师流失的风险将长期存在。
此外,不断增长的学生规模,也是对跟谁学师资能力的一种挑战,根据2019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跟谁学有21万名学员,而教员和辅导员数分别为169和522名,也就是说,平均每位教员要同期对1242名学员授课,每位辅导员要维护400名学员,对比新东方、好未来,每位辅导员只需要维护60到120个学生,跟谁学的课程质量能否有保障值得思考。
2、营销成本大幅上升,竞争加剧
在5G与K12概念的风口下,对于千亿量级的K12市场,玩家不只有之前的大小教育机构,互联网巨头也是“搅局者”,腾讯在5月宣布成立腾讯教育,网易有道在7月也提出“all in K12”、今日头条也上线K12网校,可见竞争之激烈。
2019年以来在线教育在营销方面的竞争也如火如荼,猿辅导、作业帮、腾讯企鹅辅导、好未来等,甚至每天营销费用1000万,即使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曾表示,不会疯狂砸钱做补贴,但在市场大势面前,也难说不随波逐流。根据跟谁学2019财年第二季度的财报,销售费用从2018年同期的3231万元增至2.686亿元,增幅高达731.32%。
国内在线教育市场庞大,纵使有学而思网校、沪江这样的巨头,也很难形成垄断之态,对于“新玩家”跟谁学而言,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更多本行业深入的研究分析可与前瞻客服中心联系,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