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留学市场,是交易还是互利?
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的热情持续了10年,丝毫不减;而中国学生对留学美国的向往,也与日俱增。加入这场“交易”的,有追求学术自由的有志青年,有肩负全家希望的镀金族,也有滥竽充数的纨绔子弟。不同的动机,决定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收获的成果。
中国本科生成美国“典型留学生”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的考试周进入最后几天,完成考试的学生三五成群地躺在大草坪上享受阳光。但是关俊峰(音)只能对这田园诗般的场景投去一抹羡慕的目光,他还有一门考试,必须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找个能上自习的地方。
关俊峰并没有抱怨,他在高考后放弃了上海一所不错的高校,来到美国伊利诺伊的“大农村”,正是为了学心仪的专业。如今他是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想去一个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的大学。”关俊峰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而他的选择代表了很多赴美留学生的心声。
到美国后,他首先克服的是文化的冲击,“我第一次去芝加哥的时候差点哭出来,能去一次大城市实在太令我激动了。”
在UIUC,有约5000名中国学生,而当地人对国际学生的第一印象从“来自韩国的研究生”变成了“来自中国的本科生”。该校国际学生学者联谊会的负责人马丁·麦克法兰(Martin McFarlane)告诉BBC。
如今,中国学生已经是美国高校中不容忽视的留学生群体,而中国学生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的数据,2014~2015学年,30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读书,比上一学年增加了10.8%。进入新千年以来,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数量已经增长了5倍。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31%,也就是说,每3个国际学生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而中国连续6年成为赴美留学人员最多的国家。
“最初,招收中国学生是为了课堂的多样性,”密歇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巴斯特多(Michael Bastedo)告诉美国《新闻周刊》,“当时招收的学生都有非常好的学术背景和能力。但是,学校总要考虑收入问题。对于很多想方设法收支平衡的大学来说,招收愿意全额支付学费的国际学生是个保险的策略。”
美国高校的“摇钱树”
UIUC的副教务长查尔斯·塔克(Charles Tucker)说,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经到了接受大学教育的年龄,而这一代人的教育基金要比前几代人丰厚得多。
UIUC的国际学生需要支付的学费和住宿费4.6万~5.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至35万元)不等,而伊利诺伊州学生只需支付3万~3.5万(约合人民币20万至23万元),美国其他州的学生要支付4.6万~5.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至33.5万元)。
彭旭冉(音)的父母拿出了大部分的家庭积蓄,才将她送到了UIUC。不过,她的父母认为这是一笔能够让全家人受益的投资,包括她年仅6岁的弟弟。“我觉得我有义务给弟弟赚学费。因为我父母希望我们两个都能在美国接受教育,以后留在美国工作。”她说。
彭旭冉7岁时曾经随家人来到美国,并生活了两年。她十分珍惜那段回忆,因此打定主意到美国读大学。她在国内就读的是普通高中,差不多60人申请到美国读大学。
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学学生入学率出现了滑坡。面对缩水的教育预算和本地生源,美国高校开始广泛吸引海外留学生,中国留学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西洋月刊》称,超过60%在美国读大学的中国学生自费支付全额学费,这笔资金成为资助美国本土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经费。以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为例的高校对国际学生收更高的费用,以此盈利。
2014年,中国留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约为2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7亿)。2014~2015学年,仅学费一项,中国学生就贡献了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4亿)。
过去,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以研究生为主,多数依靠奖学金生活,省吃俭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美国读本科,其中很多人来自中国的富裕家庭或者权贵之家。2015年,在美中国学生中,41%在攻读本科,39.6%攻读研究生。
大量富余中国学生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美国奢侈品品牌的注意,将这些富裕的年轻人作为潜在客户培养,比如纽约商场Bergdorf Goodman赞助了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春节联欢会,Bloomingdales则在芝加哥的购物中心专门为中国学生举行了时装秀。
美国国务院负责教育和文化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埃文·赖安(Evan Ryan)认为,中国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与中国国民收入激增有密切联系,而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优质的教育资源。“中国正在增长的中产阶级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赖安告诉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在美国可以获得最好的教育,而中国人希望在21世纪保持竞争力。”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美国获得成功
21岁的杰西卡·张来自江苏,她的英语成绩不足以被美国大学录取。为此,她的父母花费4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请3位留学顾问替她完成申请材料、撰写个人综述、炮制老师的推荐信。留学中介还替她办理签证,并与可能录取她的美国高校保持联系。她申请的8所高校都是美国排名40~100的大学。
“自己申请太麻烦了,”杰西卡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15年8月,她在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涯。她完全不知道她的申请可能被判为欺诈,而她本人也可能被驱逐出境。
中国的高中教育与美国的大学教育目前尚不能无缝对接。教育咨询师于慧明(音)告诉CNN,中国的高中教育仍然以应试为主,申请美国大学需要的课外活动经历让很多学生感到迷茫。此外,中国很多高中老师并不具备用英语写推荐信的水平。中美教育的真空地带滋生了各种各样的造假和欺诈。
中国教育咨询公司Zinch称,90%中国学生申请海外大学时提交的推荐信掺假,70%的学生由别人代笔完成个人陈述和申请材料,50%对高中成绩单作假,10%在简历中填写从未获得的奖学金和荣誉。
母语是英语的马克生活在北京,是个专门为留学申请人捉刀的地下写手。他已经成功地把很多中国学生送入了美国大学的校园。每完成一篇1000字的个人陈述,他能赚到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57元),而他已经完成了40多篇。“做这样的事情当然会心中不安,我从最开始就知道这是错的。”他告诉CNN。
在中国,有400多家教育部认证的教育咨询公司,没有获得资历认证的不计其数。CNN的调查发现,这些中介收费通常在3000美元~4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万元至26万元)之间,并承诺一定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高级顾问佩吉·布鲁门萨尔(Peggy Blumenthal)认为,这些所谓的教育中介、留学申请专家并不是海外求学的“必需品”。她说,“如果一个学生的智慧足以在美国读大学,那么他无须借助留学机构的帮助,根据美国大学网站的公开信息,搞清楚申请的流程并完成申请。”
南加州大学的招生负责人蒂莫西·布鲁诺德(Timothy Brunold)表示,这些申请机构“把我们的招生系统当游戏,妨碍我们选择最适合的学生”。他透露这样的申请欺诈“一直存在”,并不是中国学生的专利。
中国厚仁教育的首席发展官陈航称,2013年以来,已经有约8000名中国学生被美国大学开除。开除的原因除了考试成绩不及格、学术作弊外,还包括被发现申请材料作假,以及找人替考等。
“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美国获得成功。”陈航说。
美国招收中国学生“上瘾”
1981年,当艾斯佛·刘进入布兰代斯大学读本科的时候,他是该校历史上第二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我被看做来自红色中国的珍稀动物,”他对《外交政策》杂志说,“一个从月球上来的外星人。”从2000年起,这种情况再没出现过。
“美国大学对招收中国学生‘上瘾’了。”弗吉尼亚州基础教育顾问派克·穆斯(Parke Muth)告诉《大西洋月刊》,“他们考试成绩好,通常不会闯祸,不热衷于各种派对。学校能获得大笔的钱,而且坦率地说,学校并不比为接受中国学生付出多少额外努力。”
《纽约时报》称,国际教育研究所公布数据的65年来,中国是首个在国际学生占比如此庞大的国家。
中国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引起的忧虑包括,担心中国学生无法融入美国的校园和社会生活。高校管理者注意到,中国学生倾向于待在中国人组成的小团体中,而不是与更多的人接触。越来越多的大学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中国学生融入,比如伊利诺伊大学就用中文播报足球比赛。爱荷华州的Tippie商学院五分之一的学生来自中国,因此该校雇佣专职人员纠正教授读中国学生名字时的发音。
虽然存在挑战,布鲁门萨尔依旧认为,中国学生的涌入是一个积极的现象。“美国将长期和中国打交道,中国将是美国及其合作伙伴的竞争者。”她说,“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和中国的同龄人打交道,对于美国学生来说,可以获得进入社会后必需的交往技能。”
美国政府也表示,交换学生是民间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进入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构建了中美之间的桥梁。”赖安说,“当美国校园有足够多的中国人,中国校园也有了大量的美国人,我们两国的纽带就加强了。”
不过,有专家担心,随着中国政府对大学投入的增加,中国大学的竞争力将逐步赶上美国。而美国大学与中国学生的“各取所需”的关系并不具有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