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0年第8次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2010年第8次新闻发布会

      介绍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有关情况并发布200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发布会现场

      时 间: 2010-11-25

      

      地 点: 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

      

      主持人: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续梅 

      

      发布人: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  

      [ 续梅 ]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教育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主题是和语言文字相关的。语言文字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是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方面,我们国家有一部大法,就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部法律是2000年颁布的,到现在整整10年了,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这10年来我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面主要的进展。  

      

      [ 续梅 ] 从2006年开始,每年国家国家语委都会向社会公布头一年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的报告,一会儿也会向大家发布2009年我们国家语言生活状况的报告。  

      

      [ 续梅 ] 今天请来的两位发布人都是国家语委的副主任,国家语委主任是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这两位副主任是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王登峰司长、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下面,首先请王司长介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年以来的主要进展情况,以及最近准备组织的一些相关的纪念活动。  

      

      [ 王登峰 ] 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十周年的有关活动情况。大家知道,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第1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第二年,也就是2001年的1月1日起开始实施,再过41天,就是这部法律颁布实施十周年。这部法律,科学总结了我国50年以来语言文字工作的成功经验,特别是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 王登峰 ] 当时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 王登峰 ] 第一,当时社会语言生活存在很多混乱的现象,包括推广普通话还没有真正形成社会的风气,社会上还存在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的现象。有些企业热衷于取洋名字、洋字号,在营销活动中乱造音译字。在信息技术产品里面,语言文字使用的混乱现象也很突出。另外,不少的出版物、广告、商店招牌、商品包装和说明书当中存在滥用外文,也存在着用谐音改造成语等现象。这些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焦虑和关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都集中要求为语言文字立法,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加强管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出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主要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规范汉字作为我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二是用法律的形式,确定公民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权利,以及部分从业人员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义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每一个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同时对四大领域,也就是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教育教学和公共服务这四大领域的从业人员要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义务。三是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管理。这是整个法律的一些具体情况。  

      

      [ 王登峰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与宪法和有关法律保持一致,体现了新时期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在宪法里面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二是简明扼要、内容全面、高度概括、重点突出。三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刚柔相济,正确处理了语言文字规范与发展的关系、规范化与保留文化遗产的关系,体现了主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比如为方言和繁体字设置了除外条款,也指出了重点领域与重点人员等等。这部法律是一部实事求是的法律。  

      

      [ 王登峰 ] 以上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我们对这部法律做的简单回顾。  

      

      [ 王登峰 ] 下面,我想就这十年以来,国家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取得的成绩和近期关于纪念这部法颁布十周年的活动安排,给大家做一个通报。  

      

      [ 王登峰 ] 第一,十年以来,语言文字的立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执法监督工作也在深入的推进。  

      

      [ 王登峰 ] 1、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明确要求。这10年以来,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24个地方法规和8个地方政府规章,同时也出台了国务院部门规章,就是《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的规定》。  

      

      [ 王登峰 ] 2、关于执法调研和执法检查。十年以来,教育部、国家语委会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湖北、湖南、陕西、甘肃等8省(市)和广电系统,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情况进行了执法调研,召开了语言文字依法管理工作现场会,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十几个省(区、市)也开展了执法调研和执法检查,进一步推动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贯彻和实施。

      [ 王登峰 ] 十年以来,语言工作机构建设和工作体制建立取得了重大进展。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系统不断地加强组织领导、规划部署、统筹协调、管理监督,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地方法规法律规章的贯彻落实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语言文字工作的工作机构、队伍和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创设并巩固了行政推动、部门协同、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目前有省级语委办32个,有207名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市级语委办有482个,其中工作人员有1022人。 

      

      [ 王登峰 ] 第二,依法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成效非常显著。 

      

      [ 王登峰 ]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测试体系初步建立,为国民语言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手段。目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测试体系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最成熟的也是做得最早的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已经开展了十几年。目前,我们正在试点使用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同时我们正在研发的汉语能力测试也已经开始了试点和取样的工作。到2009年底,全国一共建立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站1296个,培养了国家级测试员有4万多人,累计测试了3000多万人次。通过测试人数可以看到,到2009年有384万人参与了测试,其中参加普通话测试的人数比例,学生是最多的,其次是教师,然后是公务员和社会其他人员,播音员主持人因为这个群体本身就小,所以人数也是最少的。另外,汉语应用水平测试和汉语能力测试体系的研发和试点工作开展顺利,目前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经过了3年的试点测试,已经在13个省(区、市)50多个城市测了将近9万人。  

      

      [ 王登峰 ] 2、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达标评估,这是语言文字工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措施,到2009年底,一共有32个一类城市、191个二类城市、240个三类城市通过了评估,解释一下,一类城市指的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32个占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89%。二类城市是指地级市,占到二类城市的57%。三类城市是指县级市,已达标的占11%。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极大推动了在城市里面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 王登峰 ] 3、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语言文字的教育和普及,学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全国各地目前已经命名了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校597所,省市级的示范校11314所,这也为加强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 王登峰 ] 4、从1998年开始,每年9月的第3周,由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至今已经办了14届,也成为推广普通话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一个重要平台。  

      

      [ 王登峰 ] 5、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里明确规定的四大领域,在这四大领域里面的规范和普及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这十年以来,普通话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而且已经成为公务活动、教育教学、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以及公共服务行业的主导用语用字,成为我国不同民族和地区间主要的交际工具。而且越来越多的公民具备了普通话的应用能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程度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 王登峰 ] 第三,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 王登峰 ] 1.“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国家语委先后研制发布了近20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在语文教学与研究、出版印刷、辞书编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中国文字的国际标准化。  

      

      [ 王登峰 ] 2.基于“珍爱中华语言资源”的理念,开展了语言使用实态监测研究和基于数据分析的战略研究;2006-2010年连续5年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为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开展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对语言资源进行有效的保存和开发。  

      

      [ 王登峰 ] 3.启动了200余项语言文字应用科研项目,为语言文字政策调整、规范标准制定、社会应用管理等提供了学术支撑。  

      

      [ 王登峰 ] 4.积极推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系统网站建设,语言文字工作系统政务信息化初见成效。  

      

      [ 王登峰 ] 5.设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化、信息化项目百余项,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和资源库建设,加强民族语术语规范化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工作。  

      

      [ 王登峰 ] 第四,改革创新迈出了可喜步伐。1、语言文字工作最近几年以来,更加强化社会服务,注重宣传引导,其中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东西部对口支援方面取得很重要的进展。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对农民工进行普通话的培训,另外,最近9年以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分别为新疆等10省区市的30多个民族5000多名教师进行普通话的专项培训。对民族地区的普通话培训,包括普通话的教学,是由教育部的民族司主管,从国家语委的角度也做了一些工作,这只是国家语委培训的教师的人数,并不是全部的少数民族教师培训的人数。  

      

      [ 王登峰 ] 2、最近四年以来,我们推出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也成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刘延东同志对这项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李岚清同志为我们这项活动专门刻制了印章,欧阳中石先生对我们这项活动题词。长春同志和延东同志都曾经参观过我们的新中国六十年语言文字工作成就展,特别在中华诵展区驻足观看,给予高度评价。  

      

      [ 王登峰 ]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建设中华诵?经典资源库,这个经典资源库建设主要把中华经典里面的传世名篇,经过专家的挑选,请名师来讲解、朗诵和吟诵,以及请书法家书写,把每一个经典篇目做成一个四维的、全方位阐释的一个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建成以后,我们将把它免费放到网络上,供全世界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爱好者进行学习和使用。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启动。二是开展了传统节日的诵读活动。从2008年起,分别在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和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诵读晚会和宣传活动。三是推出了“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我们从07年开始到09年底一共有213余万人参加了比赛,各地的诵读比赛举行了1万多场,参与活动的总人数有570多万人。四是中华诵的经典书写大赛。去年第一届,今年第二届,一共有2000万大中小学生参加了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而且创下了吉尼斯的世界记录。五是从2009年开始举办中华诵的夏令营,第一届在江苏泰州,第二届在山东的潍坊,明年第三届在江苏的张家港。六是中华诵进校园。主要是两项活动,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推出了中华诵?经典诵写讲进校园的活动,目前有15个省市、1万多所大中小学参加了中华诵?经典诵写讲的试点活动,也就是在学校里面开展中华经典的诵读、书写和讲解活动。  

      

      [ 王登峰 ] 整个中华诵的活动,刚才介绍了六个方面,其实主要是三大板块、两个目的、三个目标。三大板块,即:建设资源库、开展传统节日期间的诵读活动以及中华诵的群众性活动,包括诵写讲进校园,诵读、书写大赛,包括夏令营、进基层,还有古词新韵的活动。两大目的,即:为了亲近经典和承续传统,所要打造的三个目标,首先从国家语委来说,我们要作为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形式,同时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和提高公民的个人素质,包括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 王登峰 ] 第四,最近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十周年的相关活动。首先,在11月底前后,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领导将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座谈会将总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贯彻实施十年以来取得的成就,规划未来语言文字法制建设的蓝图。座谈会以后,还要召开语言文字法制建设的工作论坛,这是纪念活动的一个重头戏。其他宣传活动,包括在报刊发表纪念性的文章,最近我们正在制作一个纪念法颁布十周年的公益广告,另外还要张贴宣传画,开辟了纪念法十周年的专栏,分别在教育网、教育信息网和中国语言文字网开设了专栏。 

      

      [ 王登峰 ] 我的发布就到这里。今天正好是11月25日,是西方的感恩节,我们虽然不过洋节,但是我借这个由头,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们语言文字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 续梅 ] 谢谢王司长的介绍。下面有请李司长发布200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 李宇明 ] 各位媒体朋友,下面我发布2009年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特别是要提倡语言服务的理念,引导社会语言生活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次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是第五次向社会发布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年语言生活的概貌我们可以用四句话形容:一是语言文字工作扎实深入、全面拓展。二是语言生活生机勃勃。三是社会语言生活广受关注,语言文化的争论时有发生。四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语言资源”、“语言服务”这些理念逐渐受到社会重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2009年度语言文字的工作。  

      

      [ 李宇明 ] 首先,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工作不断拓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扎实、深入、有序地进行。“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进一步深化。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取得实效,普通话水平测试深入拓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取得初步成效,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并且还调查了城市外文使用情况。  

      

      [ 李宇明 ] 二是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工作也在深入推进。2009年发布了4项国家语委规范,有《汉字部首表》、《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GB13000. 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并且还用绿皮书的方式发布了6项规范草案,主要是两类,包括《日本汉字汉语读音规范》,还有跟语言信息处理相关的规范,比如说语料库一些元数据的规范等等。  

      

      [ 李宇明 ] 三是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在江苏省进行试点,首批试点通过验收,第二批试点工作启动。少数民族有声数据库建设的试点工作在云南启动。为了保证这项工作有序进行,发布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的各项技术规范与工作规范,印制出版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同时,中国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与相关单位每年都要发布主流媒体的十大流行语。在民族语言工作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最重要的就是2009年7月份,国务院发表了一个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有4条都谈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立了全国彝语的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并且成立2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下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基地,一个是维吾尔语文研究基地,一个是藏语文研究基地。同时,少数民族研究的一些重要项目完成研制工作。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还启动了康巴藏语节目的译制工作。  

      

      [ 李宇明 ] 四是新闻出版方面,2009年主要进行了全国教育教学辅助类报纸编校质量检查,教育类、辅助类报纸、全国行业类报纸的编校质量不断上升。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电视剧使用方言的通知》,这是针对目前语言生活的重要举措。  

      

      [ 李宇明 ] 汉语国际传播规模稳步扩大。像孔子学院的建设,志愿者的派遣等等,这些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不仅国家语委和国家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地方语委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为了世博会的顺利召开,编制发布了公共场所的英文译写规范。天津市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受国家语委委托,在马来西亚成功举行了两场普通话水平测试,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朗诵水平等级考试也在上海开展。地方语委语言文字工作也是亮点不断。  

      

      [ 李宇明 ] 第三,2009年三类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一些情况。这三类媒体是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主要是新闻。我们总共统计了120多万个文本文件,10亿多字次。 

      

      [ 李宇明 ] 一是汉字使用情况。高频字使用非常稳定,字种的数量有所增加。  

      

      [ 李宇明 ] 二是词语使用非常有意思,不同的媒体年度使用的词语相似度很小,报纸的用词、广播电视的用词和网络的用词,这三类媒体的用词差别很大。这反映了这三类媒体在语言使用上和对事件的关注点上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很多高频词语的变化,体现了年度的特色,比如当年出现的一些新的事件,这说明语言对社会生活的反应非常敏感。通过语言的分析,可以如实地看到2009年我们的社会生活。  

      

      [ 李宇明 ] 新词语是语言生活蓬勃发展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语言智慧。2009年,我们在语料中提出新词语396条,对这396条词语进行分析,发现三音节词占多数,过去我们都说汉语双音节是主要构词形式,现在看起来汉语新词的产生主要是三音节。从构成的材料来看,主要还是用汉字构成的,占主流,98%都是汉字构成的词,说明新词语还遵循了汉语构词的习惯。  

      

      [ 李宇明 ] 新词语结构方式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偏正式构词能产性最高,这些年来经常用准后缀的构词法,比如什么门,什么族,什么客,构词仍然非常方便,而且叠加方式构词明显多。但是从使用频率来看,新词语进入高频词的不多,个别进入高频词,说明我们语言生活一些新词语还是在一般层面一些特殊人群中使用。  

      

      [ 李宇明 ] 第四,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新闻发布已经五年了,我们对五年来的情况也做了一些比较。  

      

      [ 李宇明 ] 首先,我们发现这五年来,高频字使用非常稳定。看看05年到09年使用的情况,覆盖整个语料80%、90%、99%的高频字,用字数量基本上差不多。而且在最常用的3500字里面,这五年来有3358个字是相同的,说明语言生活用字比较稳定。  

      

      [ 李宇明 ] 二是每年的语言生活出现一些有特色的用字。这些有特色的用字,都反映了当年的重要事件。  

      

      [ 李宇明 ] 三是年度用字总表与现行规范字表之间的差异。比如最常用的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这是上个世纪制定,7000通用字。但是现在媒体里面,有661个字没有在这个字表里面出现。这种情况也说明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同时,也说明了现在用大规模的语料统计方法看语言使用情况,提供很大的支撑。从词语来看,总体上高频字稳定使用,但是每一年高频词都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会体现当年的语言生活的变化的情况。  

      

      [ 李宇明 ] 第五,今年我们对8套小学语文教材的用字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大陆6套、中国台湾1套、中国香港1套。这8套小学语文教材用字总共出现的字是3855个,其中生字出现最多的是人教社的新课标版,出现生字2997个,出现生字最少的是台湾的康轩版,2238个。这8套教材当中,在生字表里面共有的字是1397个,占总生字数的36.24%;有很多字是在其中一套教材里面出现,有505个,占13%。这个情况说明我们教材里面用字量虽然差别不大,但是哪个教材用哪些字,差别很大。要知道这是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用哪些字应大致差不多,但是通过统计,我们发现情况很不一样,每一套教材里面用哪些字差别比较大。  

      

      [ 李宇明 ] 首次出现生字的情况。小学第二个学期、第三个学期、第四个学期是出现生字的高峰,也就是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是识字的高峰。由于各种教学方法的不同,人教社新课标版生字起伏比较大,台湾康轩版生字出现曲线比较平稳。这可能是教学方法不一样产生的。  

      

      [ 李宇明 ] 今年对2009年少数民族语言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是藏语和维吾尔语。藏语,主要是对小学藏文语文新课标教材用词情况进行统计,这是我国首次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教材使用状况进行调查,为教材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一些定量的参考,也为藏文的量化字词教学提供一些根据,为今后更好地提高藏语文教材的编写质量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为藏语的双语教学服务。我们调查藏语教材,用的是青海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五省区语文实验教材的教科书。

      

      [ 李宇明 ] 藏语文教材每一册的生词是双音节词最多,词长比例呈现这样的不等式,双音节词>单音节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

      

      [ 李宇明 ] 从课文用词来看,我们调查12册教材里面共出现藏语词种9000多条,词种总数97万左右。学习词种的数量不断增加,说明藏文小学课文的编写还是比较重视词语使用的科学性。我们还调查了高频词使用情况,特别500高频词的情况。还进行了其他的调查项目。 

      

      [ 李宇明 ] 维吾尔文的情况。使用的主要是9大网站的语料,有新疆政府网、昆仑网、天山网、教师网、医学网等9大网站。采集语料的时间跨度是从2006年到2009年。语料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有政治、经济、科学研究、教育、健康等多个方面,总共的语料数量不是很多,词符种数20万条,词符频次547万次、文本数15878个。调查了符号使用情况,总共使用了38种符号。维吾尔语构词非常有意思,有词干和词尾,我们对词尾的情况作了一些调查,有一个词表,很多专家觉得通过这样的调查加强对维吾尔文使用情况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维吾尔文用词呈现出低频词种数庞大,说明维吾尔语还是充满活力的,词的数量很多。但是,使用起来还是相对集中,高频词使用集中,这些情况跟汉语的情况基本差不多。维吾尔文字母长度很长,1-4个字母的词比较少,使用4个字母以上的词为主。  

      

      [ 李宇明 ] 少数民族语言用词调查工作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资料收集困难,电子文本没有汉语电子文本多。二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平台问题,在怎么分词、怎么用计算机统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但是,调查的意义重大,调查得到的语言数据都是实态的,及时地发布数据可以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提供科学的支撑,也可以为科学研究和相关单位的决策提供参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研究中心高度重视民族语言文字的监测与研究工作,今后这项工作还要继续进行。对今年的年度生活状况报告已经开始着手分析了,到明年我们再发布今年的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情况。谢谢各位。  

      

      [ 续梅 ] 谢谢李司长。国家语委对我们今天的发布会非常重视,我们语用司的张世平副司长、语信司的王铁琨副司长、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都在座,也非常的欢迎和感谢他们。下面的时间留给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提问。  

      

      [ 北京考试报记者 ]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教育部调整和规范了高考加分之后,使大多数奥赛获奖的学生不能走保送这条路了,一些奥赛的培训机构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这是大家比较喜欢看到的。但是,这些以前走奥赛道路的学生,现在有可能要转战自主招生,这些奥赛的培训机构又开始转型,做自主招生的培训。请问教育部有何政策和措施来确保自主招生的健康发展,不至于变成一条高考之外的捷径,使它成为考生和家长的一种负担?第二,现在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峰期,教育部一直有一个11月20日是高校招聘进校园的解禁日,但是现在在就业压力普遍比较大的情况下,高校对企业的招聘只能配合,我想问教育部对此有没有调整的设想?谢谢。  

      

      [ 续梅 ] 这位记者关注的两个问题,都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但我还是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 续梅 ] 第一,关于自主招生,大家都非常的关心,高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我们媒体朋友很关心,老百姓也都非常的关心,因为每年高考涉及大概1000万人,影响非常的重大。总体来说,我们高考改革还是要坚持这样一个原则,首先要立足国情,同时要积极探索,还有就是要平稳有序的推进,这是高考改革的一个大的原则。  

      

      [ 续梅 ] 最近媒体非常关注自主招生,我们也关注到了这些报道。我想,自主招生本身的设计就是为了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途径,这条途径就是为了确保能够把那些学有所长,某个方面很有特长,综合素质很全面的优秀学生,选拔到学校当中来。所以,自主招生应该是一个新的途径,一方面要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要体现高考的多元标准的评价取向,这是我们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  

      

      [ 续梅 ] 至于这位记者谈到,会不会又成为一个新的小的高考的问题,我想基于设计的初衷就是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和渠道,应该是不会的。目前,大概有80所高校在进行自主招生,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 续梅 ] 关于第二个问题,11月20日是企业进校园的解禁日。因为大学生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还是有不少课程的,我们考虑把每年招聘工作的启动、就业活动的启动还是安排在11月下旬这个期间,因为过早地启动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基于这方面考虑,我们一般会把时间安排在11月20日左右来启动,包括上周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视频会议,从用人单位也好、学校也好,还是要考虑到保证学生正常学习不受到到影响,所以尽可能在这个阶段启动毕业生的招聘工作。 

      

      [ 法制晚报记者 ] 请问明年的高招对小语种招生的计划,是否会全部取消单招?  

      

      [ 续梅 ] 小语种的考试的确像这位记者所谈到的,我们从2011年开始,所有原来面向高中学校单独命题、单独招收小语种学生这种方式将会得到改变,也就是改为全部要参加高考,在提前批次或者正常批次进行录取。可能大家会关心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因为我们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当时小语种人才极度匮乏,为了解决小语种人才缺乏的问题,教育部从80年代开始,陆陆续续批准了25所高校进行小语种的单独命题、单独招生。  

      

      [ 续梅 ] 发展到现在,大家可以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推进,高校外语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小语种人才不再存在短缺的问题,所以有一些高校提出来希望进行改革。教育部前几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08年就提出来要用一两年的时间进行调整,逐步过渡到首先通过高考,再进行批次录取,在高考的前后小语种可以组织单独面试,因为要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进行相关的了解。到2010年,已经有18、19所学校进行这样的改革,到明年应该说全部完成这种调整,也就是说,全部转为通过高考在提前批次或者正常批次进行录取。我了解的情况就是这样。

      

      [ 续梅 ] 我还是希望大家更多的关注今天的主题——语言文字,我们把两位语委的副主任请过来也难得。 

      

      [ 新华网 ] 我有两个问题请问两位司长。第一,有很多地名的音译和汉语拼音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导致地名音译中存在一些问题,请问如何规范?第二,在这次人口普查当中有很多人的姓是比较特殊的,难以出现的,还有报道说有“熊猫姓的联盟”,在很多银行系统中有一些姓名中的生僻字打不出来,有的人用星号来代表名字,请问人名中的用字是否会进行规范?另外还有生僻字在人名中的使用造成的这些麻烦以后能否解决?谢谢。

      

      [ 王登峰 ]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请李司长回答。 

      

      [ 王登峰 ] 中国的地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应该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不存在英语音译的问题。汉语拼音是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这个规定国家民政部在《地名管理条例》当中非常明确。而且在地名的标志上,民政部立的所有的牌子都是严格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就是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但是现在有一些交通标志上,在地名的标注上有的是把通用名变成了英文,比如“王府井大街”,前面“王府井”还是用的汉语拼音,但是“大街”就没有用汉语拼音,而是用了英文的“street”或者其他的。这是不符合我们相关的法律规定的。 

      

      [ 李宇明 ] 人名用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姓氏用字,一部分是人名用字。姓氏用字由于有历史的传统性,表示一种血统关系,所以在姓氏用字的实现方面,只要有这个姓氏,而且这个姓氏起码有两代人来使用,就应该保证这个姓氏用字的使用。人名用字情况有一些特殊,人名用字既是个人用字,也是社会用字。所谓个人用字,就是表现父母对孩子本身的愿望,为了避免重名会有很多生僻字使用;说它是社会用字,因为很多人要使用这个名字,如果是名人,报纸还要登载他的名字;不是名人,医疗、卫生其他方面都会用到名字。如果人名用字是一个真正的字,有明确的读音,有明确的意义,而不是一个生造的字,我想就应该去实现它,这个实现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  

      

      [ 李宇明 ] 我在这儿再介绍一个信息。据说有项调查,发现音序经常排在后面的人成功率不如排在前面的成功率高。汉字有没有这种情况?不知道,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名字非常难读、非常难写,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增加很大的社会负担。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年轻的父母,在给孩子命名的时候,最好不要起谁都读不出来的字,这样给孩子的发展也带来麻烦。关于人名用字和地名用字的情况,它是我们社会生活特别是信息化社会语言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语委和相关部门,包括技术部门会认真地对待和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 北京日报记者 ] 第一,刚才李司长介绍情况的时候,说8套小学教材里面的生字分布不是很平均,请问出现不太相同生字的情况,对小学语文教学或者汉字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此,语委的官员有没有相关的建议?第二,我注意到刚才语言生活里面也提到了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里面有44个汉字的字形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关注,请问征求完意见以后目前的进展情况,什么时候可以颁布实施?第三,最近有媒体报道,教育部要加大博士论文的抽查力度,请发言人给我们介绍一些具体的情况,比如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和方式? 

      

      [ 李宇明 ] 国家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实态的理念,就是要正确地反映语言生活状况。小学语文课本的抽查情况,目前的使用情况是这样的。我自己的看法,在小学生识字方面,如果字种差别太大,不是一个好现象,这说明教材的编写者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语言文字在基础教育里,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里面的作用。我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我们也会把相关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  

      

      [ 李宇明 ] 2009年,按照国务院指示,我们就《规范汉字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范汉字表》第一级用字是3500字,这3500字就是根据现代语言生活情况来满足基础教育需求的,如果有了这个新调整的字表,我想在解决语文教科书的教材编写、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的教材编写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  

      

      [ 李宇明 ] 关于44个字征求意见的情况。整个社会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工作,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其中,对44个字的字形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我们也都注意到了,而且及时地给了回应。我们现在处在信息化时代,字形已经成为工业标准,这44个字主要是针对机器里面用字情况提出来的,因为如果字形不一样,机器在检索的时候就很难检索到这个字。比如我经常举“户”这个字,“户”字上面是一点还是一横,对机器的检索都很重要。我们今天生活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里面,字形问题主要针对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提出的修正方案。我们注意到了社会的意见,我们在字表修改完善的时候会处理好这个问题。但是字形标准化的工作,应该是当务之急,必须抓紧。谢谢。  

      

      [ 李宇明 ] 现在字表的整理和修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正在走行政程序,等行政程序结束以后再公布具体的情况。  

      

      [ 续梅 ] 我来回答关于博士生论文抽检工作的有关情况。我们也注意到有关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我也向学位办进行了了解。关于博士生论文的抽检这项工作大概从2000年开始,已经成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校、学位授予单位,包括导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能够确保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 续梅 ] 今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纲要当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了适应新的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年还会进一步地加大博士生论文的抽检工作。具体来说,原来是由学位授予单位直接报送材料,今年为了体现公正公平,也为了减轻报送单位的负担,我们直接从国家图书馆调取资料,因为按照学位方面有关的法律规定,所有博士生的论文都要存放在国家图书馆。今年加大了抽检力度,另外也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至于结果,会由教育部反馈到相关学校和学位授予单位。媒体报道当中提到反馈结果的运用,下一步将怎么把抽检的结果更好的运用起来,据我了解到的情况,记者可能是从相关的研讨会获取的一些专家的建议,因为今年的博士论文抽检工作教育部已经开始做了,但是没有下发过任何的文件。所以,这也只是专家方面的建议,但是教育部会积极的考虑专家的合理建议。 

      

      [ 北京电视台记者 ]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据近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重庆酉阳阳光技术学校虚报学生的学籍来骗取财政资助款,请问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处理这一事件?第二,近日一些跟校规有关的事件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说川大锦城学院要求学生上课的时候要背书包,学院表示作为学风建设的一部分,学生能够更好地安心上学。另外,山东一个中学对女生有一个“短发令”,该校一名女生因为不符合短发要求被老师三次赶出校门,而后自杀身亡。请问教育部对于各校在制定校规的时候有没有统一的规定?您认为什么样的校规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 续梅 ] 第一个问题,重庆酉阳这所学校骗取助学金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了解,当天晚上《焦点访谈》报道以后,我也看到了,第二天我们相关部门向当地作了了解。这所学校是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批的一所民办技工学校,按照重庆市政府的规定,一般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工作是由当地资助中心来负责审核、发放,但是技工学校的这项工作是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也就是说,对学校的查处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来负责。我们也了解到,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经介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已经吊销了这所技工学校的办学许可证。 

      

      [ 续梅 ] 对于大家关注的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的发放问题,教育部高度重视,这几年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制度建设方面、加大监管方面,以及现在推行学生个人资助的专用银行卡,这样可以确保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学生的卡里。  

      

      [ 续梅 ] 针对个别学校出现的违规情况,或者是骗取国家助学金等情况,教育部下一步会继续加大监管力度。比如减少中间的发放环节,采用一种集中发放的模式,以省地为主,而且主要是由省统一发放学校的助学金,避免一些违规现象的发生。另外加大对获得资助的学生的公示力度,随时调整,随时公示,而且要求地方教育部门每个月经常抽检职业学校助学金发放情况。对于人民群众的举报,我们要求举报一起、调查一起、查处一起,确保这项惠民政策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 续梅 ] 第二个问题,关于学生的服装和发型问题,我想任何一所学校对于本校的学生在管理方面都有学校的校纪、校规,制定校纪、校规也是为了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不管是发型方面的要求还是服装方面的要求,教育部没有统一的规定,各个学校依据自己的情况提出一些明确的校纪、校规,我想作为学生,不管是小学阶段、中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的,都应该遵守学校的有关校纪、校规。

      

      [ 中国教育报记者 ] 请问王登峰司长一个问题,目前社会上对于使用普通话和方言存在一些争议,您如何看待这些争议?目前在中小学用方言开设一些校本课程,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 王登峰 ] 目前社会语言生活中比较热的几个问题,一是外文过分使用的问题,二是普通话和方言的问题,三是繁体字的使用,还有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字的使用。对于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问题,目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界定的四大领域,即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和教育教学,应该依法进行规范使用。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使用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因此,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也没有任何特殊情况可以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是在全国各地,包括不同的方言区、不同的民族地区,都有它的通用地位。当然,少数民族还有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实际上在这部法律里面已经给方言的使用留下了空间,只是在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四大领域当中必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王登峰 ] 目前有些学校用方言教授校本课程,按照法律的规定,应该是属于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就应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就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续梅 ]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有问题的话,会后再问。借今天发布会的机会,我还有两件工作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 续梅 ] 第一,教育部将在11月27日-12月3日,举办教育系统2011届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周。这次招聘周,主要是满足教育系统用人单位的需求,开拓教育系统和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渠道。招聘周期间,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和学生的求职信息,将会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和东北高师就业网盟网进行免费的发布。这次招聘周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为了提高招聘的效率和就业签约率,第一次大范围的使用了视频系统,进行远程的招聘。而且,采用手机、网络等新的技术实现移动就业和视频就业,我们相关的材料里面都作了介绍。据目前初步的统计,参加这次招聘周的教育系统的单位大概有2300多家,预计提供13万个有效岗位。所以我们也提醒有志于在教育系统工作的毕业生,关注相关的网站,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的朋友们广而告之,使大家能够积极寻找到这种就业的机会。 

      

      [ 续梅 ] 第二,由教育部组织的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知识竞赛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这项活动得到了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和腾讯网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对这四家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通过知识竞赛活动,在全国教师当中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热潮。据我们了解,参加答题的教师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我们共收到答卷44410份,参加竞赛的老师远远不止这个数量,因为很多地区是集体报送,是在普遍进行参加竞赛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筛选才给我们提交了一部分的答卷。有的地方,像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教育局寄来的邮件重达75斤,包括7000多份答卷。河北省宁晋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老师参与答题。辽宁师范大学组织1300多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了答题。经过我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在全部答对的答案当中抽取了100名幸运奖获得者,同时评出了35个优秀组织奖的单位,获奖名单将在近期的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腾讯网和教育部门户网站上公布。

      

      [ 续梅 ] 顺便提一下,最近教育部门户网站进行了全新的改版,突出了政府信息公开,强化了服务性,各位记者朋友经常关注教育部网站,希望大家对改版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我们网站上的电话、邮箱进行联系,也可以通过教育部新闻办联系,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网站,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 续梅 ] 另外,今年教师节期间,启动了教师之歌征集评选活动,据了解,社会参与非常踊跃,报送了很多作品,有的是歌词,有的是曲,有的既有词又有曲,还有的请专业歌手进行演唱,录制了DVD,这个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因为到明年上半年才结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踊跃的参与征集活动,到明年教师节的时候会组织专门的颁奖,也会组织专题的晚会。 

      

      [ 续梅 ] 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