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2021年教育重点政策回顾

  

  我国不断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我国职业教育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也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2021年首次以党中央名义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也出台了较多的举措以巩固职业教育的定位、发展更多职业教育类型,也更加明确了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与认同,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

  本篇文章将为各位梳理我国在2021年针对职业教育出台的重点教育政策内容。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月12日—13日,首次以党中央名义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会前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相关内容可查看公众号往期文章: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提出要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目标是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职业教育法发布

  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是25年来的首次“大修”,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法律基础。

  

  文件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通互认等作了规定。并在6月与12月,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会议对修订草案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进行相应的修改与完善。

  

  深化 “三教”改革

  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

  推进 “三教”改革,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2021年主要聚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面向“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学,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教学创新改革实践,促进人才培养。

  构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2021年8月4日,教育部 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加强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件提出,聚焦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要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把“三教改革”、1+X证书制度、教师企业实践等作为重点内容。

  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过程中,教育部遴选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单位及开展课题深入研究,通过打造高水平国家级创新团队,示范引领省级校级团队整体规划和建设布局,推动 “三教”改革落实落地。

  

  立项建设单位名单(部分)

  

  课题立项推荐名单(部分)

  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材体系

  完善高职国家课程标准:2021年4月1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

  推进中职学校课程教材更新:2021年7月2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使用的通知》,最终遴选了17家出版单位的44种教材入选建设名单,从2021年秋季学期到2022年秋季学期期间陆续公布书目并投入使用,推进中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与应用。

  

  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目录(部分)

  面向“十四五”的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全国教材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2021年12月7日,教育部印发了《“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与《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遴选工作的通知》,以规划教材为引领,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

  

  “十四五”期间,要分批建设1万种左右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指导建设一大批省级规划教材,加大对基础、核心课程教材的统筹力度,突出权威性、前沿性、原创性教材建设,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以规划教材为引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

  规范技能大赛,引领教学创新改革

  为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范化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2021年10月21日,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大赛建立学校、省级、国家三级竞赛体系,在原本高职组别中新增了本科层次,并对赛制、赛项承办与参赛选手条件上也进行了新的修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年举办一届,是教育部发起并牵头的一项公益性、全国性职业院校师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已经成为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全国性、综合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检验教学成果、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效延伸。

  

  规范与拓展职业教育发展

  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专业

  3月,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教育部先后印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本科职业教育的制度框架基本建成。

  组建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此外,教育部还公布了“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2025年)”和“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2021—2025年)”组成人员和工作规程的通知,以充分发挥专家组织作用,以高质量的研究、咨询、指导、服务,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研究院观察

  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重在通过强化内涵发展,要切实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先导、以强化教材科学性先进性为基础、以改进教学方法为重点,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要积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作用,推动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促进专业升级改造、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师生应用青鹿研讨互动智慧教室开展实践教学

  此外,聚焦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基于工作场景中的实践应用性,促进学生将课堂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实现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相转化电影蜜蜂,并以信息化应用在同伴、教师的双向互动交流中,强化操作要点、促进技能实践,既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

  

  

  青鹿优课教学平台支撑师生资源共享与课程综合评价

  信息化系统应用也能够对师生的教学过程实现过程性记录与存储,以多维的数据记录支撑学生综合评价,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支撑与保障。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实施,职业教育受重视程度与社会认可度逐渐得到提升,正迎来新的跨越式发展。但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也仍面临着较多的问题,需要持续创新与推进。

  2022年我国将持续健全制度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办学、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办学和才培养质量水平,注重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下一篇文章将为您分享2021年我国出台的高等教育重点政策内容,请您持续关注!

  文/兰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