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家园信任”怎么建?
万象幼儿园的“家园信任”怎么建?
“孩子,今天你过得好吗?”
在幼儿园放学后,每一个幼儿家长都会询问或观察孩子今天的状态,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幼儿园几乎是每一个人走进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不放心”似乎是一种本能,甚至会产生对幼儿园的“不信任”。
因此,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家园”关系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这份“信任”却显得有些脆弱。
“家园信任”是儿童健康成长基础
幼儿园除了教育幼儿的基本责任以外,还承担着幼儿的安全责任,承受着家长的密切关注。对于孩子来说,家长与幼儿园互相信任的关系是让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会通过幼儿园是不是公立幼儿园、社会口碑、办园历史等多方面考察幼儿园,并对幼儿园建立信任感,不会轻易造成家长对于幼儿园的信任“崩塌”。
“以前我一直心比较大,而且女儿上幼儿园之后一直都没有排斥的情况,但是上了几个月之后早晨起来她就说不想上了,正好那段时间一些幼儿园的恶性事件在网上发酵,我就有点担心。”来自河北的谷女士的女儿今年4岁,刚上完小班。
但她表示,幼儿园的一些做法让她渐渐安心。“他们会定期组织校园开放日活动,还有定期的家园沟通机制,这样我不仅可以观察老师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还了解到老师的工作确实非常辛苦。在老师与孩子的互动中我们能看到孩子喜欢老师,这是装不出来的。另外幼儿园里有监控,还有家长轮流值班的监督机制,避免了安全问题的发生”。
不少家长表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信任十分重要,互相防备最终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在来自北京的家长薛女士看来,大多数老师还是爱孩子的,然而一些焦虑情绪导致幼儿园对孩子不敢管。“有的老师对孩子太好了,过于溺爱。比如冬天,一些幼儿园就取消户外活动,都是室内活动,因为怕把孩子冻着,怕生病了冻伤了,家长有意见,可是国外的幼儿园都会有户外活动的”。
如今,不少幼儿园安装了全面监控系统,在有些幼儿园,这些监控录像甚至可以时时同步到家长手机中。然而,一些家长和教育专家表示,不间断地监控视频在缓解家长焦虑心情方面的效果十分有限。此外,有专家表示,所有家长都能看到别的孩子,这对于孩子的人身安全和个人隐私也是极大的威胁。
李先生是一位5岁孩子的父亲,他表示,一些老师因为怕家长看到管教孩子的视频而找到自己,可能会冷落孩子,放任孩子的错误行为,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十分不利。
“家园信任”需要家长的理解与参与
幼儿是一个需要特殊保护和照料的群体,一方面,幼儿具有爱玩好动的天性,好奇心极强;另一方面,幼儿的思维和行动都还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生活经验。作为幼儿园,既要考虑幼儿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家长的心态,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服务表示满意。2018年3月至4月,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开展的“幼儿园现状广州市民评价”专项民调显示,在读家长人群对自己小孩正在读的幼儿园的服务水平给予肯定评价,满意度达61%,其中明确表示“满意”的人为40%,“一般”为24%,不满意度为10%。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幼儿园园长单金雪不久前撰文指出,家园关系的确会出现一些摩擦。“比如,家园双方对合同关系中权利与义务认识不清;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不清楚,缺乏对孩子教养问题的解决方案;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内容多停留在具体事件而非幼儿发展上,家长得不到教育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当社会上出现个别幼儿园的负面新闻时,家长就会异常焦虑,家园关系出现嫌隙”。
此外,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缺席”,同样会增加家长对于幼儿园的不理解、不满意、不信任。事实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家园关系的重要性及合作内容、做法作了明确阐述:“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北京立城苑小金星幼儿园园长董婷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所幼儿园有多种和家长沟通的方式,就是为了消除家长的不放心,包括公开园长电话、班级家长会、家园约谈、全员家长会和园长接待日。“然而这些所有的活动,每个班总有一两名学生的家长从来不参加,然后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越容易形成信任危机”。
董婷表示,近年来家长对幼师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认可度与家长个人的学识程度、育儿观念以及家园的沟通频率有关。“现在的沟通渠道多,然而不沟通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方面我们需要丰富沟通渠道,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放下工作走近幼儿园。”
仲坤国际幼儿园园长姜凡表示,幼儿园每隔一段时间有家长体验日,让家长来幼儿园当“孩子”,体验孩子睡觉、上课、午餐、课间休息、玩耍,以此消除家长的担忧。“我将这叫做‘真实教育’。我认为只要幼儿园管理体制健全,制度完善,是不会出现信任危机的”。
来自河北廊坊的蔡秋香的儿子正在上小班。她表示,一些家长对于幼儿园的不信任也反映出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席。“送孩子去上幼儿园并不是将孩子完全推给了老师,其实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有的家长总想着将责任全部推给了园方,却忘了反省自己平时疏于沟通”。
“家园”信任,需要用“温度”来建立
“蓝天白云下有一个家,我们在这里快乐长大,花园里开满美丽鲜花,美丽幼儿园我们的家……”这首《幼儿园是我家》是不少幼儿园的必学曲目,歌中描述的幼儿园可能没有花哨的活动、高级的玩具或华丽的环境,有的是家长和幼儿园给予的温暖与爱。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妈妈杨美娟表示,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是在离家最近的幼儿园上学,幼儿园老师和环境怎么样从孩子每天上学的状态就能看出来。“孩子每天上学都很开心,走的时候也会和每个老师说再见,有时候也会主动和我提起自己最喜欢哪个老师,哪个老师最受欢迎,我能感觉出来老师是爱孩子的,所以我很放心”。
对于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园沟通机制,单金雪建议:“首先,幼儿园需要开辟形式多样的家园沟通渠道,主动向家长公布幼儿园工作计划;其次,要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办园行为,如幼儿园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幼儿膳食管理等方面的做法等。”
构建相互信任的“家园关系”,不仅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卸下相互防备的外壳,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师待遇不高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在不久前表示,“我们要相信和信任大部分幼儿园老师是敬业的、热爱孩子的。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必须互信合作,才能更好地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想象一下,如果家长对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抱着基本不信任的态度,孩子能够对幼儿园、对老师、最后对社会形成信任感、安全感吗?”
刘焱强调,要办让家长放心安心的学前教育,治本之道是切切实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让他们拥有职业的尊严和自豪感,珍惜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另外增强幼教行业的社会吸引力,让更多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学生投身幼教事业。
“不论是否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幼过程监管,我们都应该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需要用‘温度’来建立。这个温度,传递在教师每一天的观察笔记里,传递在老师与家长沟通的一个个电话里,传递在家长开放日的活动中,传递在家长委员会开诚布公的会议里,传递在孩子最纯净的眼睛里,但绝不会建立在‘监视’中。”刘焱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叶雨婷实习生李晓盼杜鹃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