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让所有的孩子有书念 一个都不能少

   操场上(大连南关岭小学)特别拥挤。

   教室里(大连辛寨子小学),感觉就一个字:挤。

  即使偌大的教室里再难挤进一张桌子,赵继奎还是坚持要把7岁的儿子送进这所已经人满为患的小学读书。“大老远从吉林老家来大连打工,不就是为了孩子能有个条件优越的学校读书吗?”看着手中捏得皱皱巴巴的《劳动合同》、《租房登记》等“四证”,老赵坚定地说。

  在老赵的身后,等候报名就读大连辛寨子小学的家长排开了几十米长队。这时是6月23日的深夜,他们都在等候第二天一早的小学报名。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南关岭小学、奥林小学……在这些城乡接合部小学“入学排队”的表象背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涌入导致报名生源爆满,教育资源不敷所需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虽然教育部门已经采取了挖掘资源潜力、扩建新建校舍等方式应对这一局面,但资源的增长很难跟得上报名生源的“爆发”。

  不堪重负的“夹心层”小学

  “不堪重负”,是记者在走访几所城乡接合部小学时听到的共同呼声。

  6月27日下午,辛寨子小学一年级二班的教室里满满地挤坐着62个孩子。一排排桌椅板凳从教室最后方一直排到黑板前。坐在第一排的孩子必须仰起头才能看到黑板。该校李校长告诉记者,根据我省教育部门对小学教育的系统规划,一个班级学生数应该在40到45人之间。“但是我们学校根本实现不了这个‘生员标准’。”李校长无奈地苦笑。

  按照教育部门的标准,建在大连甘井子区城乡接合部的这所小学学生数应该为1100人左右。但截至目前,学校已经有学生1600人,超员近1/2。新的生源还在不断涌入。刚刚结束的2014年秋季入学报名中,计划招生5个班级的辛寨子小学共收到近400份报名申请。淘汰掉不符合条件的报名材料,符合大连市教育局入学要求的本地生源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仍然达到300人,比计划招生数超出1/3。

  学生总数的大大超标,直接造成了学校教育资源的紧张。最直观的是学校硬件。在这所辛寨子地区报名“最火爆”的小学里,周长200米的操场每次间操都要挤进近1600名孩子。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的4层高新教学楼,满员。为了给孩子们腾地方,老师们让出了办公室,搬进了卫生间改造成的“大套间”……

  “与硬件的匮乏和短缺相比,教育‘软资源’的不足更加突出。”李校长说,这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上。“一个班主任要带60多个孩子,而市内一些小学一个班主任只带30多个孩子。分摊到每个孩子头上的精力能一样吗?”李校长说,她已经记不得上次给老师批假是什么时候了。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同处“城乡接合部”的南关岭小学。在这个有42个班级的小学,平均班级人数52人,同样超出“标准”。正常生员应在1400人左右的学校,学生总数达到2200人。2014年招生数超出计划数1/3……

  蜂拥报名的理由:为了孩子

  将辛寨子、南关岭两所小学的窘况放大到整个甘井子区,小学教育资源不堪重负的情况大致相似。

  来自甘井子区教育局计财处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区1238个小学班级里,平均学生数多数超过50人,很难满足省教育部门的“每班40到45人”标准。从生员增加趋势看,2014年全区新入学生源比2013年增加3000人,其中一年级新生增加10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比52.3%。在辛寨子、南关岭这样的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区,占比更高。”甘区教育局计财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的确,在南关岭小学,户口不在本地的随迁子女已经占到学生总数的75%,辛寨子小学占比84%。“我们学校曾经做过统计:全校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158个县级行政区。刚入学的孩子南腔北调,籍贯何处的都有!”李校长说,2006年之后,非本地户籍生源的入学借读费取消,随迁子女“进城读书”越发容易。为了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又可以“家门口”就近入学,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涌向有限的几所小学。

  吉林梅河口人宋吉斌并不讳言,把孩子从老家接到大连送进小学,就是为了“在城里上学不费事,花钱少,学得好”。老宋有两个孩子,都在大连读了小学。“农村的教学水平和城里没法比。”老宋说,“像辛寨子小学这样,有专门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的小学校,俺们老家那里干脆不敢想。.”就冲这一点,老宋虽然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在大连居无定所,半年换了3个住处,还是咬牙把孩子们接到城里来读书。

  的确,一个“随迁子女”在大连读小学,6年间几乎不用掏一分钱,学费、校服、教材全部由政府买单。记者从甘井子区教育局了解到,目前我市财政每年补贴给小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达到920元。“宋吉斌们”相中的,正在于此。另一个随之出现的新现象是:以往进城务工人员往往是将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照顾,实在没办法才把子女带进城借读。而现在,北三市甚至省内其他一些农村地区,已经有家长在孩子学龄前携子进城,在相中的学校周边租房住下来,有的做点小生意,有的找份零活。招生一开始,就成了报名长队中的一员。

  “同一片蓝天下”裂痕隐现

  大批“外来娃”的涌入,让城乡接合部的教育资源越发紧张起来。而在甘井子区,各学校都在大力推进“同在一片蓝天下”融合式教育,正竭力让本地娃与外来娃融合一处。然而,在“同一片蓝天下”,裂痕隐现。

  “我们多次接到城市家长打来的电话,问能不能把孩子调整到一个外来娃较少的班级。”辛寨子小学的李校长告诉记者,城市家长们的担忧有其现实性:担心“外来娃”学习差,拖累班级整体学习氛围;“外来娃”卫生条件相对不好……而一些把电话打进教育部门的家长说话更直接,“我觉得外来娃的涌入,实际是挤占了我们本地生源的教育资源。”市民陈先生说。

  “同一片蓝天下”的裂痕,不仅出现在城乡之间,甚至出现在同属大连市区的各区之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中山、西岗、沙河口等区,一些报名生源较少的小学都在推广小班制教育。而在甘井子的一些小学人满为患之时,跨区调配不仅会受到报名家长们的抵制,从制度上看也面临重重难题。

  南关岭小学的付校长有个形象的比喻:农村小学、城乡接合部小学、中心城区小学如同环环相套的3个同心圆。“同心圆最外围”的村小由于师资和硬件都无法与城市相比,生源流失严重;而在最核心的中心城区,随着城区的“空心化”趋势明显,一些学校学区内的生源也不多。生源最为集中的,正是辛寨子、南关岭等小学这样位于“同心圆”中间的“夹心层”。

  城乡教育公平才是“终极手段”

  面对日渐增多的入学“外来娃”,教育部门也在努力采取各种办法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加快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深挖现有学校的教学潜力,这些都是‘常规手段’。”甘井子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从“挖潜”一项来看,招生压力大的学校,专业教室甚至老师办公室都改成了教室,而师资力量也早已到了“挖潜”的极限。

  知名社会学者、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柳中权认为,解决眼下“夹心层”小学教育资源紧张的“终极手段”,仍应是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如果‘外来娃’电影盒子在老家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学校一样的优质教育,不会有家长愿让孩子背井离乡,甚至为了孩子读书而进城务工。”此外,柳教授认为,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以及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到来,城乡接合部区域的房子越建越多,吸纳的外来务工者越来越多,配套的教育设施也应该及时跟上。记者从甘井子区教育局了解到,仅在甘井子区,今年即将启用和正在建设的中小学就达12所,未来5年还将投资建设38所中小学。今年9月1日,4所新建小学和1所新建初中将投入使用。但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全力开动的校舍建设在生源的爆发式增长面前相形见绌。在南关岭小学,一名“外来娃”的家长已经送进来3个子女,三妹今年报名入学,大哥即将毕业。这名家长说,小儿子明年也到了入学年龄。“大连的学校好,我得把他也送来念书。”

  (责任编辑: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