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隔代教育毁孩子一生?只需4招,轻松破局隔代教育之痛
无论是祖辈还是父母,都是望孩子好,希望孩子长大成才。而这,就是破局隔代溺爱的关键。
作者:马梦舒
据说50%的中国家庭正经历同一个困局:一面老人辛苦抚养孙辈,一面子女抱怨老人带孩子有问题。
由隔代教育产生的家庭矛盾,已经是当下中国家庭最主要的矛盾。
有激烈人士喊出:隔代教育正在毁掉孩子的一生,必须拒绝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真的罪孽深重么?
其实,这是你打开的方式不对。
只要做好管理,隔代教育完全可以让三代人共赢。
01
隔代教育的经典反例:贾政越严厉,贾母越溺爱,宝玉越巨婴
隔代教育的矛盾,其实由来已久。传世经典《红楼梦》里,描写了一个隔代教育造就巨婴的案例。
贾宝玉自幼便养育在奶奶贾母身边。贾母对宝玉无比溺爱,不但在衣食住行上给了宝玉最高待遇,还处处插手父亲贾政的管教。
比如贾政叫宝玉到大观园试才情,老太太三番四次打听消息,随时准备把宝玉“救出魔爪”。
贾政出差前留下作业,宝玉贪玩没有完成,贾母就鼓励姐妹们替他写字糊弄功课。
第三十三回里,两代人的冲突达到至高点。贾政听说贾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恨得暴打宝玉。
然而贾母却不问缘由,只是口口声声:“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
以孝道的名义指责贾政,贾政只能苦苦叩头认罪。从此,父亲对宝玉的教育上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
贾母溺爱宝玉是有底气的,因为她认为她可以给贾宝玉平安喜乐的未来。
一则贾府有足够的势力庇护宝玉,二则她已经为宝玉留下足够丰厚的私房钱,还为宝玉娶了位既温柔稳重又懂得经营的妻子薛宝钗,这足以让宝玉安享富贵。
然而她却没有料到,抄家大祸后,贾府资财散尽,贾宝玉沦落为一个乞丐,“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
因为离开贾府,这个巨婴毫无谋生能力。
若是贾母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后悔当年没有让贾政好好管教宝玉。
02
隔代教育的现实警钟:错误的爱,竟会导致自闭症?
《中国教育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以妈妈的视角,描述了孩子如何因为外祖父过度保护而有了自闭症倾向,又被妈妈艰难治愈的全过程。
文中的妈妈以为,让退休的父母来照顾孩子,既可一解老人思孙之苦,也能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呵护,还能让自己腾出精力拼事业,一举三得。
在最初几年,父母不辞辛苦照顾外孙,孩子健壮成长,年轻父母安心打拼,这个三赢计划似乎达成很完美。
然而到了小明四年级时,妈妈发现孩子有自闭症倾向。
起因是二年级的某一天,班主任偶然讲课拖堂,外公冲到教室里,骂了老师并拉走小明。
外公认为保护了外孙,却不知外孙从此以后被同学孤立。
班主任说:“小明和其他同学相比,身上有非常明显的隔代抚养的特征:内向、寡言少语、不合群、不自信、注意力不够集中等。”
老师给出建议:“最重要的是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
妈妈忍痛把父母送回老家。从此把工作外的几乎所有时间都给了儿子。
空闲时候,带儿童书籍让小明与小朋友们分享。晚上陪他做作业,做游戏。
临睡前陪他读经典,背英文。一年后,孩子终于慢慢恢复到健康活泼的状态。
这么严重的情况虽然少见,然而被老人溺爱的孩子,自私、任性、大吼大叫的例子却比比皆是。
至于老人不顾父母的禁令,偷偷给孩子吃糖、喂饭、买零食、打游戏更是家常便饭。
更让很多父母气愤的是,每当自己想要管教,老人往往横加阻拦,最爱说的话就是:“他还小呢,大了就好了。”
正因为此,才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熊孩子”。
03
只要遇到智慧祖辈,隔代教育也有赢家
隔代教育,其实也教育出许多名家。
著名主持人倪萍年幼时跟着姥姥生活了3年。
在那个全民挨饿的年代,姥姥却想尽办法,让倪萍总有“吃不完的好吃的”,还有“听不完的好故事”。
姥姥的故事都是出自《三国》、《水浒》、《聊斋》,简单的大白话却把真、善、美,假、恶、丑讲得明明白白。
倪萍说,每次与姥姥的谈话都让人受益匪浅。即使长大成名,她依然在精神上依靠着姥姥。
英国哲学家罗素父母也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由于父母早逝,所以他从三岁时就接受祖父母的教育。
高官祖父给与他人生指导,祖母安娜·玛利亚为他制定了严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并鼓励他博览群书。
正是有了祖母的鼓励,罗素才得以进行大胆的怀疑和勇敢的探索,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学者。
去年热播剧《幸福有配方》里,归亚蕾也完美演绎了一段成功的隔代教育。
奶奶到大儿子沈越家生活后,经常辅导孙子小驹的功课,让他成绩进步了不少。
然而在小驹不满妈妈出尔反尔竟离家出走后,宋玉华没有替他撑腰,而是对他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
网友纷纷表示赞同:“终于看不到溺爱孙子的熊奶奶了。”
这些隔代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都有一个智慧祖辈。
这些祖父母们不但以自己的人生智慧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以丰富的知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赢得孩子的尊重。
04
只需四招,轻松破局隔代教育之痛
调查显示,在全国有半数以上的孩子在接受隔代教育。
一线城市中,北京比例最高,约71%;上海的比例是55%-62%。
在劳务输出地区,这比例更高,有的村落甚至达到了100%。
虽然隔代教育的确存在祖辈过分溺爱、过分关注、过分表扬、老人教育观念陈旧等缺点。
但也要承认,隔代教育能帮助年轻父母腾出时间拼搏事业,能慰藉老人晚年时光,而老人特有的耐心陪伴,也是年轻父母无法做到的。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祖辈还是父母,都是望孩子好,希望孩子长大成才。而这就是破局隔代溺爱的关键。
1、年轻父母占主导
凡是隔代溺爱严重的家庭,肯定是父母缺位,所以祖辈才会补位。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说:
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缺少父亲的照料,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没有母亲的关心,会使孩子缺乏幸福感和亲切感;以上两者的任何一方缺少都会使孩子在前途的选择、人际关系的沟通上产生障碍。
所以父母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尽可能多地陪伴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的成长。
何况相比起老人而言,年轻父母都参加工作,文化程度比较高,接触面更广,接受能力强,更善于学习科学育儿观念。
父母的陪伴更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广博见闻,增长知识。
祖父母要甘居次要位置,把教育主导权让给父母,督促年轻父母多多陪伴孩子。并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和育儿观念,以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
2、良好沟通很基础
相信多数家庭都有过这样的争吵:
妈,书上说这样做不对! 怎么不对了?我不是就这样把你养大的么? 你过时了,得听我的! 你没养过孩子,得听我的 !
于是观念的沟通变成了权力的斗争,非要争个输赢。
其实如果换成婉转的方式沟通,效果会好得多。
比如再次见到奶奶追着孩子喂饭,年轻父母不妨先夸赞一句:“妈您辛苦了,先歇会儿。”
再用鼓励的语气说:“我们看宝宝能不能做到自己吃饭。”
奶奶一定会停下手,充满骄傲地说:“我孙子肯定行。”
宝宝也一身干劲地自己吃饭,证明已经长大了。于是目的达成,过程其乐融融。
或者反向利用老年人迷信微信的特性,三天两头在家族群里发《XX专家表示应该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XX专家指出孩子这样做更聪明》……
很快你就会发现,那些你死活也讲不通的道理,已经被奶奶自发自动地贯彻,并充满优越感地向她的老伙伴们炫耀了。
3、统一战线是关键
父母最崩溃的事情是什么?就是熊孩子闯了祸,你高高举起了巴掌,爷爷奶奶闯过来抱走了孩子,还急赤白脸的骂你:“你小时候不也这样?我打过你么?”于是前功尽弃。
家庭教育中,统一战线很重要。
因为孩子天生会趋利避害,知道如何利用长辈的溺爱获取不合理要求,知道如何利用长辈的心软逃避惩罚。
所以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每个家庭一定要选出一个三观正的爸爸或者妈妈承担主要教育角色,在是非问题上给与孩子以正确引导,合理奖惩。
在这过程中,老人们尽量不要干涉年轻父母的教育方式,年轻父母也要照顾下老人的心理感受,不要太过激烈。
如果实在需要严厉管教或者老人总是忍不住出手关涉,不妨把孩子带到外面一个安静的角落,充分予以进行管教,并等到双方情绪都平静后再回到家里。
相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持续教育,一定会达到好的结果。
4、每周给老人放个假
每个周末,是我和孩子的亲子时间。我和老公会带上孩子,去大型游乐场玩耍,去博物馆增长见识,甚至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这些,是爷爷奶奶无法做到的。
孩子天生喜欢这些新奇的感受,所以他热烈地期盼着每周的亲子时光。
也就在这完全属于父母和孩子的快乐玩耍中,很多价值观、生活习惯、礼仪规矩潜移默化地被灌输给孩子。
而被放假的爷爷奶奶呢,这天他们不必卡着点急急忙忙去接孩子,也不必小心翼翼照顾全家的口味做饭,更没有人指责他们这里那里做的不对。
他们想收拾家务也好,想找老姐妹老兄弟聊天打牌也好,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自由时光。
于是一天下来皆大欢喜,大家也更有干劲开始新一周的生活。
隔代教育是一场三代人的团队作战。只有三代人共同参与,孩子的世界才完整;只有三代人步调一致,各司其职,团结合作,孩子的教育才会走向成功。
只有三代人的同心,才能取得三代人的共赢。
作者简介:马梦舒,富书专栏作者,爱读名著的职场宝妈,深度结论症患者,与你一起聊人生;本文首发爸妈精读,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