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甸塘北有个“华姐热线”

  “您好,这里是华姐热线,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像往常一样,王华接起电话,语气热情:“好的,我帮你留意一下,这边有很多房源信息,空的话可以过来看一下。”

  原来是有位在附近企业工作的新居民打电话来咨询租房问题。租房子、找工作、讨工资……这样的电话,王华每天都会接到好多个。在雷甸新居民心中,有事就会想到“华姐热线”。

  王华是湖北武汉人,70后,来雷甸已有14年,现在是塘北村的劳动保障员,对塘北的情况十分熟悉。“塘北在册登记的新居民有5000多人,人生地不熟,工作生活上肯定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这是王华开通热线的初衷。

  前几天,一位湖南姓任的工友打来电话来说厂里老板拖欠了他1000多工资。虽然金额不多,但王华尽心尽力,联系该厂负责人,亲自上门做工作,最终工友如愿拿到了工资。

  来自云南的郑大姐2012年来到雷甸,工作安定后,她想把老家的孩子接来上学。王姐得知她的情况后,帮助她向有关部门咨询,办齐了有关证件,先后辗转两个幼儿园,帮郑大姐解决了子女的上学问题。

  就这样一来二去,王华热心给新居民办实事的消息传开了。华姐热线开通3年以来,每周都能接到不少电话,热线记录本也是写满一本换了新的,她和新居民的联系也越来越亲。

  在众多的咨询电话中,王华渐渐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信息、房屋租赁、法律咨询、维权服务等方面。“打铁还得自身硬。”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原本学文科的王华专门参加党校培训,特地学习了法学相关知识及计算机、劳动保障等专业课程。

  “我个人力量有限,现在‘华姐热线’不止我一个人在服务,村里给了我不少支持,我们组成了20人左右的‘华姐热线’服务团,谁专业一点就一起帮忙解决。”王华说,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爱动脑筋的王华觉得只有电话联系还不能增进新居民的感情,于是在她的发起下,青年节活动、端午节裹粽子比赛等陆续开展,华姐热线从“线上”拓展到了“线下”,成为了雷甸镇和新居民的沟通纽带。接下来,王华打算组建一个“华姐热线”的新居民微信群,多一种渠道进行沟通。同事沈国强这样形容华姐:“小身板,热心肠,早就把塘北当成了家,‘家人’有需要她自然第一个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