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信访局“双语”支教干部冯玉的支教生活
2016年11月,自治区信访局干部冯玉在“访惠聚”驻村工作刚刚结束八个月后,就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号召,告别工作岗位和家人,把不到4岁的女儿托付给外地居住的婆婆照顾,作为首批3000名南疆学前“双语”支教干部之一,背起行囊来到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克孜勒镇喀拉萨村,开始了南疆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支教生活。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支教以来,冯玉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她每天提前一小时在学校门口为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孩子们一点点的成长和进步,她都由衷感到欣慰,用她的话来说“犹如自己栽的树上结了果”。她空手回乌鲁木齐与家人团聚,却大包小包地给孩子们带来了玩具、学习用品。入户走访时,路边玩耍的孩子们看到她,都会远远跑过来给她一个热情的拥抱,她也会自豪地对大家说:“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给孩子们上课
“支教第一天我就懵了,这些新入学的孩子们显然对学校生活‘水土不服’,哭喊声吵闹声不绝于耳,还有好多小朋友拉裤子、尿裤子、自己不会吃饭……。”冯玉说:“虽说我也是一名母亲,但面对一群不满4岁的孩子,我顿时变得慌乱、不知所措。”对冯玉来说,面临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无法与孩子们交流沟通才是最大的困难,由于幼儿年龄小,部分幼儿用母语表达能力还很弱,与孩子们交流只能是一边比划一边说,相处时间久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爱,拉进了她与孩们的距离。
带领孩子们做游戏
支教生活从教孩子洗手、洗脸开始,为培养孩子们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冯玉利用双休日到阿克苏市买回来两个水壶,每天早晨从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工作队宿舍烧好热水提到班里,兑好水温后按照“六步洗手法”逐个教孩子们洗手。一天天下来,孩子们的手越来越干净,而她的双手却变得粗糙、裂口子,而并逐渐养成了洗手洗脸的好习惯。去年12月的一天早晨,刚要开始上课,一个中年妇女提了一壶水满脸歉意站在教室门口:“冯老师,对不起,我是热依拉?夏克尔的妈妈,今天忘给她洗手了……。”
与孩子们一起做手工
家长粗心忘接孩子是常事,她常会把最后几个孩子带回宿舍,先给孩子们做些好吃的,然后再陪他们玩游戏、讲故事。一天下午,其他孩子都被家长接走了,唯有3岁的乃菲赛?艾买尔一直在门口等候,眼看天黑已晚,冯玉将其带回驻村工作队住处,一勺一勺地给她喂饭。
“我的孩子……”。两个小时后,一名妇女大声哭着来到驻村工作队周转房,原来她就是乃菲赛?艾买尔的妈妈,今天她因赶巴扎忘了接孩子,本来就很少接孩子的父亲更是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老师,给你添麻烦了,真对不起。”乃菲赛?艾买尔被母亲紧紧拥在怀里,一边哭一边自我埋怨。“没关系,她吃过饭了,别担心,快带她回家吧。”冯玉说道。
教孩子们认识花草
“她是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人”
一开始村民对这个远道而来的支教老师并不太信任,大城市来的干部、又不是专业老师,不知道会不会带孩子,能对我们这些非亲非故的孩子真情相待吗?阿卜力米提?阿卜啦的爷爷原来也有这样的疑虑,但一件事让他改变了对支教干部的态度。开学后的第三天,他把孙子送到教室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窗外观察了半个小时,刚送入孩子的教室里哭声一片、乱作一团,只见冯玉抱着他正在哭闹的孙子,一边拍着哄着,一边亲吻孩子的脸颊,就像一位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而后,孩子们逐渐平静下来。事后,阿卜力米提?阿卜啦爷爷找到校长说:“我想请冯玉老师去家里吃饭。送孩子到幼儿园来我曾经不放心,可是看到她对我的孩子像我对他一样,我心里很感激,很放心,我想谢谢她……。”
到学生家中入户走访
西任古丽?图尔贡本是一个孤僻的孩子,她每天安静地坐在坐位上,除喝水吃饭、上厕所外,基本一动不动,不与任何人交流,直至下课被家长接走。冯玉发现这个情况后,主动与她交流,有意更多地安排她与小朋友互动做游戏,哪怕她微微张张嘴巴,冯玉也会及时摸摸她的头、拍拍她的肩膀以示鼓励。一个月后的一天放学时,她主动地走到冯玉面前,清晰地用汉语说了声:“老师,再见!”冯玉说:“听到这个,我当时激动极了,孩子心灵的窗户终于被我打开了,她终于战胜了自己,现在的西任古丽?图尔贡已经是一个快乐活泼阳光的孩子了。”
与孩子们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冯玉逐渐与孩子们有了默契。在大多数幼儿教师看来,中午哄孩子午睡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她却有让孩子们很快入睡的“妙招”:摸摸阿卜杜拉?艾尼的头,拉拉买日比耶?买买提的小手、拍一拍排孜丽叶?艾力的肩,对最淘气的阿米热?阿不来提则要说几句悄悄话……
“她是优秀的幼儿教师”
有人认为:幼儿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哄好、喂饱,直到家长下午把孩子接走,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但冯玉却说:“幼儿教师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对孩子一生影响很大,必须用心工作、用情关爱,无愧于这个神圣的职业。”她每天下课后花大量时间在网上查资料、做教案,把教学内容做成生动的课件。为提高孩子认知,她每周到阿克苏市采购教具,居住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教学用品。她把教室布置得温馨舒适、爱意满满,戴着花环的整容镜,快乐游泳的小鱼,五颜六色的风筝、风车,都代表了她对孩子们细腻的、浓浓的爱。
与孩子们欢度六一儿童节
冯玉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设了音乐课,现在她班里的大部分孩子都能用国语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三条鱼》、《打电话》、《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等歌曲,能用国语与人进行简单交流。她细心地发现,虽然每个孩子性格各异,在学习能力方面也不尽相同,但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如伊米然?图尼亚孜踢球传球很有天赋、热依拉?吐迪作画时聚精会神,画的有模有样、娜孜古丽学唱能力较强,儿歌教一遍就会……
现在村民眼中的冯玉老师心中只有她挚爱的学前“双语”教育事业。她每天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健康活动,在幼儿园推广了全国幼儿广播体操,她下载了小苹果、蓝精灵等音乐,课间吸引全校小学生们做韵律操,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
她的无私奉献感染着身边的人——远在山东的朋友为孩子们寄来一箱子图书,连她所在处室党支部2016年评先的奖金拿出捐给孩子们购买篮球、足球、跳绳等文体用品。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她个人拿出1500余元精心为班里的孩子们每人购买一套演出服,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节日。
自治区信访局督查办案处党支部为孩子们捐赠文体用品
以学校为阵地,宣传党的惠民政策
。“自治区在南疆实行了免费“双语”学前教育,连午餐也由国家买单,这是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特别是南疆各族群众的关心关怀”,冯玉同志深知,作为支教教师,肩负着把党的关怀和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责任和义务:家长会,她用图片真实展示了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展示了小班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变化,让家长们真切体会自治区教育惠民的好政策就在身边,让他们了解到各级党委、政府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的倾心投入;她坚持每月对班中学生家访一遍,及时了解和反馈幼儿信息同时,着重倾心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和学前双语教育政策,让每位家长体会到真真切切的实惠,感党恩;她坚持每天在早晨接和放学时间与家长多沟通和交流,通过面谈、家访或电话等将及时将孩子在园的表现及出现的问题向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和教学活动情况。家访中,她发现学龄儿童阿不杜拉?艾尼没有上学,她做通家长工作让幼儿尽快入学,确保“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漏”教育民生保障工程落到实处。她建立了学生家长微信群,每天发送自治区九项惠民政策和孩子学习生活照片,在学生家长中传递正能量。
学生家长送来桑椹
付出总有回报,冯玉在克孜勒镇2016年支教教师公开课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温宿县2016至2017年学前“双语”支教教学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等次。今年5月,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工作队举办村小学“双语”教育成果展示活动,60余名学生家长受邀走进课堂,现场感受学校的教学成果,特别是国语学习成效。在冯玉的引导下,孩子们用国语表演了十余首儿歌和游戏,孩子们的表现把家长们惊呆了,现场人员对孩子们的优异表现频频报以热烈掌声,家长们一一与冯玉握手表达对支教老师工作的肯定和辛勤付出的感谢。
自治区信访局副局长、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兆明说:“双语”学前教育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惠及农村孩子的民生工程,教育成果已经凸现,这项工程比建高楼大厦还要有意义。
夜深了,她还在紧张备课
冯玉用母亲般博大的胸怀,对孩子们倾注了深深的爱。她将自己微信号取名为“大树小树”,时常激励自己要像大树一样为孩子们遮风挡雨,为他们健康成长倾情付出。支教期间,她经历了远在乌鲁木齐的女儿生病、家人住院甚至亲人去世……为了班里的孩子们,她将牵挂和愧疚深埋在心里,从未请过一天假,始终坚守工作岗位,不管多苦多累,每天都打起精神,热情地迎接孩子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