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货币”为教具给孩子上财富课
2011 年,我选择“货币”为教具,给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家长和孩子上财富课。从寻找货币到帮孩子“创建货币王国”,短短的 3 个课时,4通过货币带动起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等多学科的互动式学习,把平时看似离孩子很远的市场学、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等知识借助货币传递给孩子。
货币天天在我们身边流动,但它却一直被家庭和学校教育排斥在外,因为它的另一个名字叫“金钱”。
中国传统教育不主张和孩子谈金钱。因为我们对钱爱恨有加,心里矛盾,情绪混乱,几乎“羡慕嫉妒恨”俱全,眼睛惊叹“有钱能使鬼推磨”,鼻子高度警惕金钱的铜臭味,怕孩子被诱惑。我们采取隔离法、屏蔽法,结果,蕴藏在金钱世界的学问、智慧和财富,也被我们关在教育的大门之外。英国人和美国人,从孩子 3 岁起就开始传授货币知识。
认识货币,给孩子世界眼光
认识货币是开启财商智慧的方便法门。货币不但和生存需要密不可分,也和财富知识、世界经济紧密相连。经济学看似深奥,但用小小货币就可以敲开经济学、金融学、市场学等诸多专业的大门。
美国人认为,在日常生活里教孩子管理金钱,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从小在运用金钱的过程中学习尊严、独立、选择、责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所以,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为此发表了关于教育需要的声明,确定了财商启蒙和少儿理财教育的目标:
3 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
4 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培养孩子对价值的感知。
5 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 岁:能计算数目不大的钱,能数大量硬币。
7 岁:能看价格标签。
8 岁:知道可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
9 岁:能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 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使用。
11 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 岁:能制订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 岁至高中毕业: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尝试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英国、法国、德国的一些教育机构和媒体还邀请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和作家为孩子撰写有关货币、财富知识方面的教材。像法国的《货币》德国的《小狗钱钱》英国的《货币转转转》,还有《货币上的名人《货币上的动物》等等。通过这些书,让孩子从多种角度了解货币与经济、政治、商业、文化的各种联系,通过货币给孩子开辟财富的大视野、大格局。
一个人的视野多宽,格局多大,在于他对世界的认知世界有多大。所以,英国人在给孩子讲货币时,会把货币与转动全球经济联系起来。
“什么是货币?货币是交换媒介,我们可以用它买东西。”
“货币是储值手,我们可以把货币存起来,以后用它来买东西。”
“货币是计量单位,可以用货币来表示物品的价值。”
“钱是如何让各国的商品交流互动起来的?”
“钱又是如何让整个世界转动起来的?股票交易、经济贸易、金融市场、创业之路、全球经济等。”
18—19 世纪,转动地球的是英国人的手。
220 世纪,转动地球的是美国人的手。
21 世纪,转动地球的应该是中国人的手。
选择货币为教具,激活多元智能
地球上有哪些货币的载体和等价物?
纸币、硬币、信用卡、支票?
地球上有多少种货币?
货币为什么以世界名人、珍稀动物、植物及著名建筑为图案?
小小货币真的可以为孩子做“数学、地理、历史、外语”的入门导航吗?
钱币是购物和交往的媒介,世界各国的钱币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蕴含各国的历史文化。在地球村时代,通过认识各国的钱币,可以帮助孩子轻松地了解世界地理历史和经济文化。
1.通过认识钱币,让孩子了解在物品之间有一个媒介叫“钱币”,带孩子走进世界钱币王国。
2.通过货币做媒介,轻松掌握世界各国的国花、国鸟、国树及世界名人。
3.借助地图和地球仪寻找货币家园,帮孩子建立初步的地理概念。
4.通过货币游戏,让孩子尝试买卖和货币兑换,帮助孩子了解钱币的用途和价值。
5.通过认识货币,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
小小的货币里,不但蕴藏着丰富的学问,还集合了世界宝藏。比如,美元从5 美分硬币到 100 元纸币的图案连接起来就是美国的简史。如 100 美元面值上的人物富兰克林,他是 18 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读货币上的人物,由此认识各个国家的名人。
读货币上的动物,由此认识世界上的濒危动物。
读货币上的植物,由此认识各个国家的珍奇植物。
读货币上的建筑,由此认识世界上的经典建筑。
读货币上的花鸟,由此认识各个国家的国鸟国花。
以货币为媒介,激活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乐趣。通过货币帮孩子构建“联动世界地理和历史”的学习模式。
选择货币为钥匙,开启数学之门
一些孩子学数学困难,父母总觉得是孩子大脑不灵光。世上有数学天才,但那是万人挑一,多数人要靠训练,训练的方式不当,孩子会厌倦数学。
让孩子喜欢数学,必须让孩子感到数学有趣;有趣的事物都在生活中,都具有流动变化的特点。所以,带孩子走进“货币王国”,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的特点,以兑换货币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做数学游戏,以货币为载体进行财商启蒙,试一试,你就会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一举多得。
古今中外的钱币多种多样,与钱币有关的数学课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趣味无穷。以流通的人民币为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讨论与钱币有关的各种问题:A——认识硬币的面值:1角、5 角和1 元。同时,记住图案,玩快速记图游戏,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B——认识纸币的面值:1角、2 角、5 角、1 元、2 元、5 元、10 元、20元、50 元和 100 元。同时记住图案。到网上搜索有关图案的故事,延伸孩子的思维触角。
为什么货币的面值里没有 3、4、6、7、8、9 这些数字呢?
这个问题,孩子一定非常喜欢,用硬币、纸币和孩子一起做数学游戏,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和孩子做数字组合游戏,让孩子研究 1、2、5 怎样变成 3、4、6、7、8、9。
3 = 1+2 = 1+1+1
4 = 1+1+2 = 2+2 = 1+1+1+1
6 = 1+5 = 1+1+2+2 = 1+1+1+1+2
7 = 1+1+5 = 2+5 = 2+2+2+1 = 1+1+1+2+2
8 = 1+2+5 = 1+1+1+5
9 = 2+2+5 = 1+1+2+5 = 1+1+1+1+5
这组数字的结果回答了前面提到的问题:为什么货币的面值里没有 3、4、6、7、8、9 这些数字呢?
货币上的面值是一组与实用数学有关的组合。人们通过数学计算发现在实际应用中 1、2、5、10元面值的货币,能够组成所有数额货币换算找零的最小面值差额,而 20、50、100 等大额面值货币组合则更加方便了实际生活中的现钞使用。
告诉孩子印刷钞票也需要很高的成本,同时还需要很多的人力,所以国家印钞票尽量做出最优化的方案,只印刷最必需的面值。第一组游戏玩完了,和孩子玩寻找 50 元面额的钱币兑换成若干张1元.2元,5元钞票的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