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痴迷“广播稿”的日子
前不久,认识了几个曾在母校隆回二中“校园之声”广播站当过播音员的校友,看着她们眉飞色舞地描绘各自在广播站工作的辉煌和骄傲,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那段为广播稿疯狂的日子。
我在二中读书的时候,“校园之声”广播站接收的稿件主要有两类:一是原创类稿件,报道学校和班级的最新动态,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二是文摘类稿件,从报纸上摘抄最近的重大时事新闻,丰富同学们对时政要闻的了解。无论是原创类还是文摘类稿件,一篇广播稿被选中播出并不容易,在二中读了三年甚至六年的同学,一篇广播稿也没有被播过的大有人在。某个班级中了一篇广播稿,就可以在全校的量化评比中获加0. 5分,写稿者还能获得班主任的表扬。要是有同学因为违纪扣了班级的量化管理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写一篇广播稿来弥补。这也许就成了当时大多数同学投稿的动力源泉吧。
初露锋芒
我对广播稿的兴趣是在初中二年级培养出来的。那时我在78班学习,班主任卿松青老师刚从石门中学调入隆回二中,他对班级要求非常严格,希望大家在搞好学习的同时,也能在包括量化评比在内的学校各类活动中崭露头角,甩开对手77班。
78班时期的我,属于典型的学渣,数理化和英语成绩一团糟,偶尔还会突破班规校纪的约束,干点出格的事情。在其他方面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认可的情况下,我也迫切需要某样东西来证明自己,于是就走上了写广播稿这条“捷径”。还真别说,我在这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一是对全校的各类风吹草动格外留心,很有狗仔队员的潜质,说得好听点就是具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二是写出来的东西基本能做到文通字顺、朗朗上口。
举个例子来说说我的狗仔队员潜质吧。1992年上半年,学校举行“十佳班主任”评比,破天荒地由学生投票来决定评选的最终结果。那次有三四十名学生代表参与投票,大家根据每个班主任的简介,结合自己对这个班主任的印象,从全校24个班主任当中选出10名优秀班主任就算完成投票任务。参加投票的学生一般都是学生会、团委会干部,我既不是学生会干部,也没有在团委会任职,奇怪的是学校那次竟然点名要我参加投票,估计就跟现在超女快男选举也喜欢搞一些媒体人士担任投票嘉宾一样,我就属于他们眼中的那种知名媒体人士吧。投票结果揭晓,我选中的10个老师中,有9个最终获得了优秀班主任,我也因为投票命中率排名第一获得了学校的奖励。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平时对周边八卦新闻的关心,我的投票不可能如此精准。评选结束后,我以《我参加了优秀班主任投票评选》为题,写了一篇广播稿并获得了播报。
再来说一个我对周围事物很敏感的例子吧。初二的时候,学校来了一批邵阳师专的实习老师,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实习老师要离开的时候,各班同学都沉浸在痛苦之中,我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题材,以《送给实习老师的礼物》为题写了一篇广播稿,既是为实习老师送行,更提出了“努力学习才是送给实习老师最好的礼物”这个弘扬主旋律的观点。可想而知,我的广播稿又被成功播出了。
碰到学校举行重大活动(开学典礼、元旦晚会等)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喜欢写篇广播稿报道一下活动情况,我这个狗仔队员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中稿的机会,但这样的稿件往往很难被采纳,我写了几篇这样的报道几乎都全军覆没,肺都气炸了。后来我才发现里面的窍门,凡是重大活动的报道,广播站采纳的都是团委宣传部的官方稿件,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通稿,而且都是放在第一篇播出。有了这个发现后,我从此不再和团委宣传部去抢这样的稿子,而是另辟蹊径,你写活动总体情况的报道,我则选择一个小角度切入,照样也能中稿。比如,团委宣传部的通稿报道了国庆晚会的总体情况,我则从晚会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节目作为突破口,谈谈自己对这次晚会的一点感想,这样的稿子自然非常受欢迎。大多数重大活动都会引得大家竞相投稿,可也有个别重大活动却无人问津,这往往成了我一显身手的好时机。记得有天晚上学校组织看电影,活动不可谓不大,大家都没想到为这场电影去写篇广播稿,可我在看完电影后却把感想写给了广播站,结果又给了大家一个出其不意,这小子怎么有那么多东西可写?
我的通讯稿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是能够帮自己班评上“优秀班级”贡献一份力量,不至于让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印象差至极点;二是前来找我说好话,希望让我帮他(她)中一篇广播稿的人络绎不绝,不少人还提出了用钱购买稿件的想法,甚至有很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前来购买稿件,这大大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印象中我的一篇广播稿在当时可以卖五毛钱,相当于学生食堂一顿肉的价格,写广播稿那时也成了我挣钱改善生活的途径,想来真是很有意思。
为伊痴狂
1993年春节开学后,本应进入初三第二学期准备中考的我,面对不堪入目的数理化和英语成绩,留级来到初中79班就读,以图挽救自己的学业成绩。为了显示自己“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决心,我更名为阳帆,希望在新的环境下能够一帆风顺。
那时的广播站开始接受文摘稿件,我在选稿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凡是我选的稿件,基本都能中。为了摘抄到好稿子,我经常替宣传委员贺飞去学校收发室拿报纸,只为报纸到手后就开始选稿摘抄,并且天天都占用上课时间抄报纸,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下午播音时听到我的名字被播出。79班和80班当时和高三年级一起安排在四合院的教室里学习,那里广播的效果有时不是很好,为了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出,我常常站在教室外听广播,直到听到稿子被播出后才回教室。偶尔也有稿件不中的时候,我会感到特别失望,甚至下午上课也没有心思。
我初入79班的表现一举为班集体争得了不少荣誉,尽管班主任魏华习老师对这些东西并不特别重视,但我还是乐此不疲。接连的广播稿播出后,对手班级80班才开始重视这个来自79班的广播稿狂人,班主任米伯良老师为了接招决定新设一个班干职位——通讯组组长,文笔出众的邹宗威同学临危受命,组织发动全班同学踊跃投稿,意图遏制咄咄逼人的79班,确切地说是狙击阳帆这个疯子的势头。经过一番宣传动员,80班的中稿数量虽然在原来的基础上也翻了十番,但充其量也不足我个人业绩的50%,何况79班又诞生了一个和我旗鼓相当的疯子。
有一段时间,班主任安排我和谭洪斌同桌,这位来自苗田的帅哥写得一手好字,跟打印出来的差不多。谭洪斌偶尔也给我摘抄几篇稿子,交往多了以后,我们干脆采取合作的方式投稿:我来选稿,他来抄写,中了的稿子每人算0.5篇。谭洪斌也许觉得能和我这种达人合作感到荣幸,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一时之间,广播中天天都要响起“79班阳帆、谭洪斌来稿”的声音,有人惊呼79班出了两个写广播稿的疯子。
摘抄的时候,文字的书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选稿的诀窍。对于我和谭洪斌这样的组合来说,书写显然已经不是问题,把握好稿件内容,做到百发百中才是关键。当时选稿能有较高命中率的首要原因就是我们能拿捏好重大热点时政问题,比如1993年上半年持续的奥运申办热潮就属于热点新闻,我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外事活动就属于重点新闻。其次就是要注意稿件内容,越和我们的生活贴近,越有可能中稿。比如,有次我在《邵阳日报》上看到一篇《我市举行迎奥运“万人潮”签名活动》,具体内容讲的是邵阳市民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那样的热点话题,又有邵阳人民的参与,我立马告诉谭洪斌摘抄下来,果然中稿。不少同学喜欢去《人民日报》摘抄《北京万人签名迎奥运》之类的稿子,这样的新闻看起来似乎层次更高,实际上不如《邵阳日报》那篇新闻接地气,反而不能中稿。
俗话说,合伙的日子搞不长。不记得具体什么原因,反正我和谭洪斌之间很快就有了矛盾,双方没有继续合作下去了。分裂的后果就是,谭洪斌把我那点雕虫小技学走后,自立门户开始投稿。由于字写得好,加上在我那里得到真传,谭洪斌基本上也能做到一天中一篇,严重威胁我江湖老大哥的位置。为了不败在“徒弟”手下,我奋起捍卫自己的尊严,两人短兵相接,你追我赶,热烈而刺激,一时间,79班在广播稿方面名声传遍了隆回二中。为了应对谭洪斌咄咄逼人的架势,我一方面和宣传委员搞好关系,确保最新的报纸能够第一个到达我手中;另一方面加大原创力度,通过原创稿件拉开和谭洪斌之间的差距。无奈那次谭洪斌也铆足了劲,摘抄稿件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大有一副非把我拉下马的架势,一度搞得我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谢天谢地,谭洪斌没能在合作中学走我的那点原创功夫,加上我也铁下心来要和他干到底,才最终没有在争斗中落败。广播站年度优秀通讯员评比,我以单个学期中100篇的数目险胜谭洪斌,勉强保住了面子,好家伙,他也在一个学期内中了足足99篇。这样的数目,绝对可以说是隆回二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了。
不过,那场精彩的大戏过后,我突然脑袋开窍,专注于书山题海不能自拔,谭洪斌似乎也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加上没有我这个对手陪着玩,他也从此退出江湖。
余音缭绕
走上职场后,由于一时没找到和自己本科专业对口的工作,我基本是凭着在隆回二中积累的那点写作功底谋生。在综合性日报干了多年的编辑记者工作,唯一自豪的就是用英语采访过世界著名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进入省级招考系统工作后,我曾三次深入招生录取现场,近距离感受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并把录取工作的最新动态和突出特点写成新闻通稿,发给各路媒体记者。我做得更多的工作则是聚焦省内外各路高考学霸,把他们备战高考的满满正能量传递给学弟学妹,比如,策划了清华大学降低60分录取寒门少女秦艳玲,云南独臂少年考上中山大学,脑瘫少年莫天池考入中南大学,美少女作家彭魏倬加被浙江大学录取,28岁的大龄考生王建考上武汉大学等一系列重量级报道……其中不少报道还获得了全国招生考试系统优秀新闻稿件的重量级奖项,尤以《自主招生:撑杆一跳入名校》这个报道最为突出,其在2010年度全国招生宣传媒体协作会第16届年会上被评为好标题一等奖。说起来,这也算是我在通讯方面的一点小成绩。我特别喜欢撰写人物通讯,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刻画人物外形外貌功夫不到家,不能通过外貌描写把一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我想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感谢隆回二中的通讯员生活,让我学到了一种可以终身谋生的技能,我现在虽然不是专职写手,但还是有不少人找我帮他写文章、写传记、编书,他们中有成功的商人、省人大代表,也有其他各类先进个人。这让我当起了所谓的文字枪手,不光内心荡漾起小小的成就感,工作之余还能挣点钱补贴家用。
那段刻骨铭心的通讯员生活对我的文风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以至于我无论写篇什么散文,多少都会带有一点通讯腔调,文学色彩欠佳成为多数人对我文章的评价。成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后,我一直渴望自己能够在散文上有所建树,但遗憾的是至今都没有写出特别出彩的作品,这主要是功夫不到家所致,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受通讯风格的毒害。
欧阳文邦,笔名文岳老师,我国著名高考研究专家、青少年生涯规划专家、全国高考志愿规划师认证培训专家、著名学业规划实战派代表人物。1997年高考名列湖南省文科第129名,200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政治学系,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编著出版《网住那缕缕乡情》《网聚乡情》《早春时节》《高考高分金点子》《心理健康教育》《大内高手解密高考志愿》《看就业 挑大学 选专业2018》《志愿填报:速学速成200问》等各类图书合计31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