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青岛盲童学校珍贵老照片,九十年风雨成就闻名全国的特教学校

  前期,热心网友“涧中细流”再次提供了当年“青岛盲童学校”的一组珍贵老照片,这些照片由台湾文化档案馆珍藏,中央通讯社记者拍摄于民国36年(1947年),真实地记录了那个年代我们很少了解,在历史资料中也很少看到的一些感人场景。

  青岛盲校作为一所特殊学校,承载了太多人的喜怒哀乐。 他(她)们虽然不能亲眼看见色彩斑斓的世界,但并不妨碍盲童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今年,也是青岛盲校走过的第九十个春秋,让我们随着珍贵旧影,一起回顾青岛盲校那些难忘的历史瞬间。

  

  青岛盲童学校

  192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确定青岛为特别市,直隶行政院管辖。青岛成为与南京、上海、天津、汉口并列的全国五大直辖市之一。1931年12月,沈鸿烈出任青岛市长。沈鸿烈主政青岛期间对教育非常重视,在他任内,青岛市政府每年均拨出专款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将重点放在兴办小学普及国民教育上,不仅推动了青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城市发展所需人才,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进步。

  

  1933年青岛盲童学校成立一周年,中间戴墨镜者为盲童学校校长杨纯。

  1932年9月,在登州路40号,由青岛特别市政府出资兴办的青岛市立盲童学校诞生了。建校之初时有校长、教员各一人,职工四、五人。招有男生17名、女生11名。这是山东省第一所公办的盲童学校,是青岛市唯一一所寄宿制盲人学校。校址原为德国侵占青岛时的兵营和马厩,在进行了部分整修后,当时学校校舍还是较为简陋。但学生食宿全部公费,学校开设了国语、算术、常识、手工劳动等课程。市立公办性质与职业工艺特色是其两大特点。

  

  图为杨纯校长在授课

  青岛市立盲童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是一位盲人,名叫孟守信。一年后,其继任者杨纯接任。杨纯也是一位盲人,他是青岛盲校任期最久的校长,从1933年一直到建国后的1952年。

  1934年,青岛市立盲童学校改名为青岛市立盲童工艺学校,学生实行半工半读。针对盲童的实际情况,学校侧重于职业技术训练,兼施文化教育,使学生能“获得人生基本知识与谋生技能”成为“有用之国民”,做到自食其力,“以达彻底救济之旨”。

  

  青岛盲童学校藤器编织技艺

  

  青岛盲童学校学生编制的各式藤器

  

  青岛盲童学校藤器编织技艺

  

  青岛盲童学校学生

  青岛市立盲童工艺学校是一所学制6年的完全小学,学校除了开设国语、算术等常规课之外,还因地制宜的增设了劳作课和艺术课。劳作课教盲童纺织裹腿、扎腿带及粗棉布的技术,后来又增添了藤器编织技艺。学生的劳动成果,产品种类繁多,编制精巧,式样新颖,很多投入到市场上销售,很受欢迎。

  

  青岛盲童学校的学生在进行中西器乐的训练

  

  青岛盲童学校的学生在进行中西器乐的训练

  

  青岛盲童学校的学生在进行中国传统乐器的训练

  

  青岛盲童学校的学生在进行中国传统乐器的训练

  

  青岛盲童学校的学生在进行中国传统乐器的训练

  音乐课,也是盲童工艺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学校非常重视中西器乐的训练,盲童民乐队演奏的广东音乐,在当时的青岛还小有名气。1938年,盲童工艺学校成立了铜管乐队,该乐队经常应邀到校外演奏,很受市民欢迎。1947年又设雅乐(民乐)部,作为职业训练项目之一。

  青岛解放后,盲童工艺学校由市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拆除了残破的旧房舍,新建了包括有4个办公室、6个教室的楼房一栋。1957年又在学校西院建教学楼一栋。1982年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拨款20万元筹建学生宿舍楼,安装暖气等设备。

  1954年盲童工艺学校与青岛聋哑学校合并,定名为“青岛盲哑学校”。1959年增设了初中班。1971年“青岛盲哑学校”再次分开,分设“青岛盲童学校”和“青岛聋哑学校”。

  从青岛市市立盲童学校,到青岛市市立盲童工艺学校,到青岛市盲童学校、青岛市盲哑学校、青岛市盲校,经过五次更名,学校走过了九十年的沧桑岁月。

  

  1988年11月18日,新中国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此前,时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的王震与美国前总统卡特签署了特教师资培养的国家级合作项目,从1988年起至1992年的五年时间里,由卡特基金会提供培训经费与师资,为中国培养高层次特教师资与管理人才,选定青岛市盲校作为视障师资培训一年班项目的培训地。全国各地特殊教育领域的生力军、后备军齐聚青岛市盲校一年,9位中国和美国特教领域的学者轮换授课。

  1993年,为推动特殊教育向高层次发展,中国残联与青岛市政府联合办学,在青岛市盲校试办了中国第一所盲人普通高中,填补了国内盲人教育高中办学层次的空白,培养了一批综合文化素质过硬的盲者,练就了一批盲人高中教育的师资队伍。

  1993年1月8日,教育部、中国残联委托山东省试办盲人普高,建议青岛市盲校办班的公函下发,中国第一所盲人普通高中的创办被写入历史。

  1996年,“青岛市盲人高级中学”的校牌挂在了校门口。它真正成为我国盲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同年,第一届高中生毕业,8名同学获得由中国残联评选出的学习成才奖,1人被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录取,其余10人被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录取。1998年,教育部和中国残联发给青岛市盲人高级中学的贺信中写道,“举办全国第一所盲人普通高中,填补了我国视障教育的一项空白,是为发展盲人高级中等教育,提高我国盲人素质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2005年4月29日,全国第一支盲人女子柔道队和第一支盲人足球队在青岛盲校成立。盲校还培养出中国第一位盲人钢琴家金元辉,以及青岛市第一位残奥会冠军吴春苗。

  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这所原本只有几间矮小破旧平房的学校如今已成为拥有小学部、初中部、普通高中部、按摩职业中专部、多重残疾特训部等5个学部,闻名全国的特教学校。

  

  2020年青岛盲校迁入黄岛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青岛盲校(启明学校)新校,新校园面积是原校区的十倍,200余名学生在新校区迎来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青岛盲校新校区是市财政的重点建设项目,占地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新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配有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楼、体育馆、游泳馆、校园广播电视台、学术交流中心、艺术教育中心、运动训练中心、按摩实习中心等教育教学活动场馆,配有能满足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实践学习需要的理化生实验室、感统教室、康复训练室、视功能训练室、按摩教室、解剖教室、足疗教室等实验室和专业教室三十余个。

  随着新校区的落成,已走过90个春秋的青岛盲校再次迎来了崭新的机遇,一座高水平有特色的学校正在持续蓬勃发展。

  青岛盲童学校老照片,中央社記者陈西玲摄于36年(1947年)11月1日,由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文字编辑源自:《盲人月刊》、青岛盲校、青岛新闻网等;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敬请扫码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