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介入”主题研讨会在南京锦创艺术空间水西门馆举办
2021年6月12日,“双向介入——新媒介交互艺术国际交流展”在锦创艺术空间水西门馆正式拉开帷幕,同时针对展览的作品与主题,主办方邀请到曹恺、顾维洁、杨溟、童芳、徐志君、朱轶灵、孟尧、徐轩露、吴东、侯宇轩、王文文、刘铭扬十数位业内相关学者和专家展开一场专门的学术研讨会。当代艺术展览搭配讨论会,是当下比较时髦的“理论+实践”组合。这种方式有几点好处,首先丰富了展览的学术性,其次可以对展陈作品进行定向阐释,再者拓展作品外推的渠道,最后可由点及面的涉及其他学术问题。开展研讨会的最大难处,则在于受邀专家的专业方向能否与展览主题达成一致,以及跨领域讨论的可能性。但是,面对“新媒介”——一个定义尚不明确且辐射面又广的术语,难处反而成为优点。
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亦是以理论与实践同时切入,探讨“新媒介”所使用的技术表达与视觉表征之间的关系。开放的主题,贴合了作品呈现的技术广度,以及“新媒介”所涉及的理论深度。
侯宇轩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批评博士、本次研讨会主持
我们看到,“双向介入”的作品,搜集了几种当下的热门技术。从虚拟现实和游戏编程,到脑电波与视听结合,展览中的科技气息相当浓烈。这一方面再现了策展人王文文与刘铭扬对“新媒介”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于大部分的作者是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硕博士。因此,研讨会邀请的嘉宾,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创作者,而非常纯粹的理论家。下面,我将对诸位嘉宾的发言要旨进行概述。
策展人王文文
策展人刘铭扬
讨论的开端是对“新媒介”一词的界定。如曹恺老师所言,“新媒介”的使用方式及其概念应该有限定条件,他将这个概念限定在2003年-2013年的十年间,标志是2002年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的建立,到十年后新媒体系并入跨媒体学院。当下则使用了更为宽泛的“媒体艺术”,指代以往的“新媒介”艺术。
曹恺 媒体艺术与电影的实践者与研究者
事实上,任何带有“新”或“后”等前缀的术语,都是极具危险性的概念。来自南艺传媒学院的朱轶灵老师就表示,“新”是不断推陈出新的意思。从词的构成上说,既然有了“新媒介”,那么就应该回答什么是新?旧的媒介又是什么?其内涵又有何变动?
朱轶灵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互动艺术专业主任
与此同时,媒介对照的英语是media,其又可以翻译为“媒体”,当我们使用一般“媒介”的概念或在格林伯格的“媒介”语义下分析media之时,“新媒介”的内涵便更加模糊。因此,顾维洁女士表明,北京的展览更多使用了多媒体或者直接使用英文单词,以避免“新媒介”的语义空泛。
顾维洁 中国艺术权力榜创始人、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资深媒体人
尽管“新媒介”的概念有待商榷,但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应该是它无法避免的选项。为此,研讨会邀请了生物智能研究方向的专家杨溟先生。他在会上复述了个人的研究项目,以及对互动艺术的理解。从物联网的底层逻辑,到生物智能的研究,他的话语里透露了科技领域的前沿状态。当基于尖端科技的思维介入到“新媒介”之时,会反向迫使我们思考,“新”是否还能称为“新”?这又涉及到跨界创作的基础命题,即A领域的创作使用了B领域的元素,对于A而言是桃花源式的豁然开朗,但之于B领域却已然是历史典故。不过,艺术的底层逻辑是获得认知世界的新方式,它无法如实用技术般立即生效,但作为人文训练的一种,它有时甚至会引导未来科技的发展。对此,杨溟先生也表示,把理工科和人文社会学科截然对立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杨溟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
在南艺各个院系之间,将艺术与科技结合最为紧密的不是美术学院,而是设计学院与传媒学院。作为南艺设计学院的教授,童芳老师从教学实践角度谈论了中国美院的跨媒体学院、央美的艺术与科技专业、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课程设置,以及开设教学工作坊的事宜。从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目前不少院校的艺术专业,都在进行跨界的教学,以期将学生培养成多方涉猎的人才。这种方式之于“新媒介”的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哪怕是不再那么前卫的影像制作,也需要囊括制片、后期、材料的多方磨合,毋宁说杨溟提及的生物与科技了。当美术学院的教学依旧停留在素描、油画的训练上时,学生如何理解编程和声光电的技术介入?当然,这涉及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无法纸上谈兵。只是如几次南艺520毕业展演所示,面对其他学院的作品,传统架上绘画的能量已然式微,这是无法忽视的现象。
童芳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数字媒体设计系主任
由朱青生老师领导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以每年一辑的方式,记录着中国当代艺术每年的变化,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的便利。作为执行编辑的徐志君老师,谈到了当代艺术面临到人与技术的关系时,大致面对的三种情况:一类是利用科技发展为创作提供新的媒介、展示方式,它并不要求观念上的突破,仍然可以产生令人享受的“美术”作品,这对于艺术改变大众的生活是重要的;另一类主要由科学家在实施,即探索如何使“科技”自己完成“艺术创作”,这同样不要求艺术观念方面的突破,但它是对于AI所表征的人类想象力,以及当AI可以独立“创作”时何为“艺术”的双重追问;第三类是科技发展对当地生活带来的改变和对这种改变的焦虑,如何在创作中呈现出来。这种呈现构成了通过艺术的途径对于当代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
徐志君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
同样是纸质媒体的《画刊》杂志,自’85思潮改版以后,成为了国内报道当代艺术现状的重要纸媒之一。此次研讨会当中,主编孟尧表达了对艺术行业创造力贫瘠的担忧,这种担忧表征为两种,一是艺术家创作时,以技术掩盖他对技术的不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的不足。二是过于依赖技术,且需要理论话语的过渡阐释,以掩盖艺术创作能力的不足。为此,他提议应该建立一个包含教学、杂志、美术馆的沟通环境。实际上,这也是霍华德·贝克尔与维多利亚·亚历山大在讨论艺术界时,谈及的核心人员组织网络,这种组织关系决定了艺术界的走向。美术馆显然又处于这个组织网络的中心地带,它不仅是艺术家展出作品的空间,也是一般观众接触作品的重要渠道。
孟尧 《画刊》主编、资深媒体人
南艺美术馆的徐轩露老师,复述了他们在央美全国艺术博物馆年会当中提到的“文科实验室”概念,既要展示各种实验结果,也要将结果传递给广大观众。徐轩露老师考虑观众接受程度的问题,是当代艺术无法避免的难题,同时也是此次“双向介入”的展览策展人主要考虑的问题。
徐轩露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信息工程部主任
综上所述,本次研讨会邀请的专家,包括实验影像的制作者、科学家、艺术媒体、学院教师和美术馆人员,虽然各不相同,但大多于“家族相似性”之下,最大限度的丰富了此次讨论的话题。再者就南京当代艺术而言,大多是传统的架上绘画融入观念性元素,而“新媒介”更偏向于此次“双向介入”展中呈现的数字媒体、跨媒介的方式。
吴东 锦创艺术馆馆长
锦创艺术空间的成立,无疑为南京的艺术界开创了更加先锋的空间,锦创艺术馆馆长吴东先生也表示,锦创艺术空间水西门馆,将会致力于数字媒体化的展览。这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也为南京的当代艺术埋下了一颗有意义的种子。
举报/反馈